文晓园
摘要:近现代以来,随着古筝的迅猛发展,古筝教学方面也备受关注,其中就包括古筝重奏方面的教学。古筝重奏是除独奏之外的另一种重要演奏形式,且各声部的曲谱不尽相同,并具有一定的和声编排。在重奏教学中,各声部间的平衡性十分重要,而平衡指的是一种协调能力,是需要通过后天训练的。本题以重奏作品《翡翠》为例,浅要阐述了如何通过教学来训练各个声部间的平衡,包括音准、音色、节奏、强弱和情感四个方面,并根据作品中各声部的特点和音区等因素进行具体的教学训练,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声部之间音响效果的平衡。
关键词:古筝重奏 声部间平衡性 《翡翠》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6-0082-03
一、古筝重奏的概述
(一)重奏的定义及演奏形式
单从重奏本身来说,其演奏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相同乐器的重奏,另一种是不同乐器。相同乐器的重奏就是各个声部都是由相同的乐器演奏的,因此各个声部之间的音色融合度是极高的,所以从演奏的角度来说,要更多关注作品中各声部间旋律的配合以及作品本身的音乐风格等。这时,声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交错突出作品的主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不同的乐器重奏就是各个声部由不同的乐器演奏出来,由于乐器各不相同,所以音色的融合度较低,这就需要专业的乐器编配调整融合度,在这里就不再详谈了。
除了乐器种类的划分之外,在声部的数量上还可以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以及多声部重奏。二重奏就是两个声部的重奏,也就是说作品的主题是由两个声部交替进行或来回穿梭的进行,具体的内容就要看作品本身了。三重奏是指有三个声部的重奏。相对于二重奏来说三重奏较为复杂一些,在主题的表现形式上和简单的二重奏大不相同,不能混为一谈。四重奏相对二重奏和三重奏更为丰富,从和声结构来说,四声部是比较完整的。单从人数上来说,四声部演奏的渲染力也是二重奏和三重奏所不能比较的。四重奏的组合形式有很多,例如由两个声部作为主奏声部来突显主题,另外两个声部作为伴奏声部,配合主旋律演奏,之后我们要分析的重奏作品《翡翠》就是这种组合形式。
(二)重奏的教学现状
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的何宝泉教授组建了第一支古筝合奏、重奏方式的演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古筝合奏的开拓者,因此,古筝专业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早前,古筝教学大多还是传统的一对一授课的模式,近年来,随着演奏形式的多样化,传统的独奏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开设重奏课程是必要的,并且还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重奏能力。
不过,现在有关于重奏的教学还不太完善,很多人都不够重视重奏教学,并且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没有意识到古筝重奏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技术水平受到了限制,缺乏集体意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较少,并且最终影响到了学生在重奏方面的音乐素养水平。
二、古筝重奏《翡翠》的作品简析
(一)作品简介
古筝作品《翡翠》是根据王丹红创作的同名弹拨乐的合奏改编而来的。作曲家运用了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通过和声的色彩变化、人声哼鸣的交融,呈现出一幅玲珑剔透、色彩斑斓的美妙画面。该作品打破了民族器乐传统的曲式结构和创作模式的束缚,注入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新元素,同时也向前推进了传统民族器乐的写作和发展。该作品曲调韵律十足,曲风清新动感,就如同“翡翠”的寓意。整首作品的创作紧凑,主题突出,和声肢体完整,节奏明快,除了运用了较高难度的技法,还加入了大量的变化音,凸显出非常鲜明的民族特点。
(二)作品风格及分析
这首重奏作品的整体结构和传统民族器乐的曲式结构有所不同,与对称的五部曲式相似,作品首尾是对称性质的多段结构。
乐曲的 A 段(1~24 小节)作曲家运用古筝特有的指法“摇指”来呈现,第一段的主题鲜明,持续的旋律音型凸显了强弱的情感转换、音响上的色彩交织,旋律风格呈现出朦胧飘忽的美感。B 段(25~46 小节)在速度上与 A 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乐曲的整体情绪也变得激动起来。
Ⅱ、Ⅳ声部左手加入了低音区八度“大撮”技法,旋律的节奏感和律动感增强,为后面的旋律埋下伏笔。B1 段(52~70 小节)是齐奏,重复了 B 段的音型,并且成为主旋律,Ⅰ、Ⅱ、Ⅲ声部通过八度的声部加厚加强了齐奏的气势,使旋律的律动感十分突出。C段(75~116 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片是第75到84小节,下片为第85到116小节,其中上片部分为节奏引入,Ⅰ声部持续弹奏一个音,Ⅱ声部用左手拍击琴盒,Ⅲ、Ⅳ声部则是移码转换调式。
在背景音型的持续下,转调十分自然,形成很好的过渡,为下片(85~116)奠定基础。之后的下片(85~116 小节)调性明确,旋律较为平稳。连接2(117~128 小节)部分前五个小节,Ⅰ、Ⅱ、Ⅲ、Ⅳ声部分别进行了调式转换,为下面的 B1(129~147小节)做准备。连接 1(148~155小节)加入了人声,将下一个段落A1(156~175小节)推向高潮。连接 3(176~179小节)运用了“点弹”的技法,在高音区重复,节奏鲜明、颗粒感强。
结尾(180~182 小节)在主音上持续弹奏,使调性更加明确,突显出结尾的稳定性,旋律的走势不断增强,最后结束加入人声,更凸显了作品的人文色彩。
三、平衡性的教学研究
(一)“平衡”的含义和重要性
“平衡”这个词从字面意思上看,我们可以理解为两个或者是多个的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各个力的作用相互抵消,使物体形成相对静止的状态,也就是泛指稳定、平衡。而平衡性是指一种协调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出来的。从古筝重奏的广义上讲,“平衡性”可以是指音响以及音量上的平衡,也可以指各个声部之间数量上的平衡,还可以指声部之间的平衡性,而在乐曲作品当中的色彩性的平衡也是“平衡性”的一种。本文将以《翡翠》为例,阐述在古筝重奏中各个声部之间的平衡性。在演奏中,平衡是构成优秀的古筝重奏的条件之一。在古箏重奏中,各个声部的分工都是不同的,找准各个声部中的演奏规律和角色,促使各个声部演奏出的旋律平衡发展,从而各个声部促进和带动整个乐曲的演奏。每个声部都各归其位,各尽其职,才能使重奏更加完美。在古筝重奏中,能影响各个声部之间的平衡因素有很多,例如力度或者音响效果的对比,音色的变化,通过作品要求来表现的情感和强弱对比,还有各个声部间节奏的控制及配合等等。
(二)音准的训练
1.音准的释义
在这里音准是指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定音(定弦或者调音),定音是实践排练或者演出前重要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在重奏中,古筝之间音准频率的一些细微的偏差都会非常明显,所以定音要做的更加充分才可以。除了解决基础调式的定弦问题,还需要注意到乐曲的中间是否有转调的需求,而作品《翡翠》就需要转调,教师需要在课上跟学生强调,在各个声部中分别在哪个地方转调,在转调中需要变动的琴弦提前画上记号,同时还要注意把变动琴码的预留位置留好,方便在演奏中变调。第二个方面就是左手的音准,古筝的重奏是由多个声部同时进行演奏,所以说音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古筝的调性比较特殊,许多变化音都是通过左手的按弦来表现。所以,在重奏教学中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控制左手,因为这些音的音高都是要靠左手按弦的力度或深浅决定的,一个学生弹奏出的音偏高或者偏低都会影响到整体演奏的效果。而在古筝重奏作品《翡翠》中,有大量的变化音,所以,在实践课上教师需要单独训练学生的音准问题。
2.音准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音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古筝调音器进行训练。首先是准备工作,在上课前,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好一个古筝调音器,然后让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的声部画出所有需要左手按出的变化音。
作品《翡翠》一共有四个声部,所以首先要分四个小组单独练习。其次,打开调音器的十二平均律,让学生每按一个音都要在调音器上对音,直到调音器上显示准确后再换音练习。先让学生自行练习一段时间后,老师再从一声部到四声部逐个检查,听一听各个声部的学生一起弹的时候,音准是不是很齐的对在一起,如果听到有个别学生按不准,就单独拉出来练习。因为音准的准确和统一也是可以直观影响到各个声部之间平衡性的。最后,让学生回去之后也要运用古筝调音器的十二平均律这个方法进行专门练习,并且要求学生每次在练习《翡翠》这首曲子之前,都先用这个方法练习音准,保证每个音都要准确无误。这样系统性的训练,为这个作品以后的练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防止左手出现“怪音”或是“音不准”的现象,避免了音乐风格出现的偏差而导致各个声部之间的不平衡,保证了以后在重奏中的音响效果的平衡,也更可以突显出学生以后表演的专业性。
(三)音色的训练
1.音色的释义
音色代表了一个古筝乐团的基本气质,也是保证各个声部之间平衡性的重要条件之一。首先,要确保各个声部的学生演奏出来的“基础音色”是保持一致的。那什么是古筝的基础音色呢?就是能把古筝的最佳声音给演奏出来。而影响音色的因素是有很多的,例如,触弦速度、触弦方式、触弦角度等等。但是音色它并不是单一的,它可以是润泽的、柔和的,也可以是跳跃的、轻快的,甚至偶尔狂躁或者虚幻的音色也可以给音乐的音色增加不一样的色彩,不过这些变化都是在保持“基础音色”的条件之下进行的,这样才可以保证音色的统一,达到最佳的音响效果。
2.音色的教学方法
在音色的基本训练中要保证“托”“抹”“勾”“打”分别弹奏出来的声音一致。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单个手指单独进行系统训练,这个部分其实是应该在一对一的教学课上进行的内容。古筝有两种弹奏方法,分别是夹弹法和提弹法。例如可以先练习“托”的夹弹法,我们可以运用“离离”和“贴离”两种触弦方式来练习,然后再练习“托”的提弹法,运用“贴离”的触弦方式练习,根据学生的弹奏情况来定速度,一般来说可以节拍器 80 的速度,以四拍一个音,两拍一个音,一拍一个音,一拍两个音,一拍四个音这五种速度来练习。其他三个手指也同样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练习,最后要保证四个手指在同一根琴弦上弹奏出来的音色和音量是相同的。
(四)节奏的训练
在重奏中,节奏对于各个声部之间的平衡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节奏也是引导古筝作品中情感转变的重要因素,并且,频率快慢和变化方式都和节奏息息相关。在古筝重奏作品《翡翠》中,节奏变化非常的丰富,一共有 5 种节拍,分别是 2/4、3/4、4/4、5/4、6/4。因为该作品的節奏型较多,所以学生很难把握。在弹奏中如果有一个学生节奏错误,就可能导致整个乐曲的节奏错乱、失衡。由此可见,节奏的训练是多么重要了。关于节奏的训练,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针对节奏感的具体训练,这个教学过程必须要循序渐进,节奏型的数目从少到多,速度也要由慢到快。在乐曲中,想要按照作曲家原定的速度,把节奏较为复杂的一部分处理好,可以有两种比较通用的方法:
第一:把较复杂的节奏还原成简单的节奏,在学生熟悉节奏特点之后,再按照之前的节奏练习。合奏的时候需要对位,要严谨的练习,特别是每个声部中出现的重音一定要一致。
第二:放慢节奏来练习,放慢一倍或者是两倍的速度。例如,十六分音符时值比较短,放慢一倍之后变成了八分音符,放慢两倍之后就变成了四分音符,或者可以放得更慢、时值更长的音,这样的话处理起来就会比较容易。
(五)强弱即情感的训练
在拿到一首重奏作品时,最开始应该去查阅资料,详细地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内容等,还要了解这个作品的作曲家和创作背景。在演奏一首古筝作品的时候,如果只是把作品的旋律弹出来,那是没有情感的,没办法让听众进入你的弹奏中,甚至不能吸引他们听你的演奏。那些优秀的演奏家们,往往对他们演奏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这些大师们不仅仅是用手去演奏,而是用心去演奏,弹奏出的音乐是富有情感的。所以说,教师在排练重奏作品时,一开始要明确的给学生讲一下音乐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简介,包括怎么去表达情感等,尽可能地让学生们对这首作品有更清晰的理解,方便学生找准自己声部的定位,使各个声部在演奏时,可以有一定的情感交流,例如声部之间的强弱对比,肢体上和眼神的交流等。
四、结语
虽然古筝重奏在现如今走向了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但是许多重奏教学并不是很完善,人们对重奏的教学也不够重视。重奏的形式在未来会成为很重要的演奏形式,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演奏能力。
本文通过对重奏作品《翡翠》的教学研究,分析在重奏中平衡性的训练方法。探索在古筝重奏中演奏技巧、方法等对平衡性演奏的重要影响,通过对音色、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针对性的教学训练。为了促进古筝重奏方面的教学,需要我们对各种重奏作品展开分析和研究,学习他人优秀的研究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各个方面学习研究,探索在重奏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古筝是我国的传统民族器乐,身为古筝专业的本科生,有义务学习和研究古筝的音乐艺术,向大众普及古筝音乐的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予希.王丹红两首古筝重奏作品创作技法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2]李萍萍.论古筝重奏作品的艺术表现——以《汉江韵》《蝴蝶泉边》《锁风沙》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
[3]方青.古筝重奏作品《秋望》创作及演奏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