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自然
每个孩子的世界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对于美的想象与表现也不一样。在我园开展的古法造纸活动中,孩子们对花草纸展开了多种游戏,其中留白创作形式的出现,让大班孩子更加喜爱并积极表现出自己对花草纸作品的独特见解。活动过程中,我从艺术审美的可能性和内容表达的独特性方面,思考如何激发孩子的多层审美情趣。
一、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艺术之美的感受和体验
在结合传统文化和自然材料的艺术活动中,往往不乏艺术美的出现,造纸是中国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古代造纸的原材料也丰富多样。在游戏区里,有造纸经验的孩子自己动手,模仿古人将园子里找到的树枝树皮,秋天里的落叶,还有班级中各类废旧纸张,撕碎、混合、搅拌、晒干,变成了各色各样的花草纸。《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在和大自然及社会文化的亲密接触中,他们感受每一片叶子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触感,体验着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但在过程中,我观察发现,孩子们喜欢一边思考一边操作,嘴里经常说:“这里还没有满。”“那里还空了一块。”“我想把它们全部都摆上去。”虽然植物材料丰富多样,但美的形式单一,于是我思考如何拓宽孩子的艺术审美可能性,引导他们体验不同的艺术之美。
利用晨谈时间,我向孩子们展示了他们的近期作品,其中一张特别的花草纸引起了热烈讨论,这幅作品上只有一株来自种植区的绿豆苗,一根茎,两片叶。于是我请小作者介绍了他的创作动机,原来他把叶子想象成了一朵向日葵,正等待着早晨的太阳。孩子们觉得非常有意思,还有的孩子觉得它就像一盏夜晚的路灯。为什么这幅留出了大量空白的作品,看起来也赏心悦目呢?其实该构图方式属于艺术作品中的留白,比起填满的画面,适当的留白也具有丰富的吸引力。
二、在艺术审美中,引导幼儿用心灵去发现和想象
陈鹤琴先生说:“鼓励儿童去发现他们自己的世界。”于是,我继续转动这幅作品,鼓励孩子们尝试对画面中不同方位的叶子进行充分想象。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像一条鱼的尾巴。”“像超市的摄像头。”“还像小鸟的窝。”《指南》中提出: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他们在互相分享时,为自己和别人的想象感到惊喜和快乐,萌发了再次创作的愿望。于是我引导孩子们从选材、构图等方面做更深一层的思考,鼓励他们发现花草纸的新视界。
其实留白的方式多种多样,留白后的效果也因想象而不同,有些给人以平衡感,有些则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于是,我引导幼儿欣赏了具有留白构图典型特点的大师作品。在对构图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孩子们利用花草在纸上的不同摆放,思考自己的作品更适合居中式、偏移式还是呼应式。他们带着设计和想法,有目的地去园子里寻找合适的树叶。在这一次的花草纸创作中,大部分孩子对材料都出现了取舍,不再以鋪满作为唯一的审美标准,更多的希望自己的花草纸是独特的,是美的,也是有趣的,花草纸变得美美不同,美美共存。在幼儿期,孩子们对各种艺术形式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们应把握这个契机,鼓励幼儿积极展开思维活动,创作出新颖、独特的带有个人特色的作品。于是幼儿园里普通的落叶,自然角里凋谢的花朵,变成了孩子们作品里的“路灯”“回旋镖”“电话”“棉花糖”等,数不胜数的新鲜想法下是孩子们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交流。
三、在留白构图中,鼓励幼儿对空间进行再创作和表现
留白的特点是“以虚显实”“无中生有”,留白的空间往往引起人们无限的想象。同一幅作品,不同的孩子对它留白的空间想象也不一样,你看着像下雨天的遮雨棚,我觉得是夜晚的路灯。除了平日里玩游戏时言语上的沟通交流,孩子们思索如何将自己想象的留白空间具体展现出来。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指南》中也指出:“教师应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于是在美工区里,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着留白空间,添画、泥工、滴色,勾线笔、纸黏土、植物染料,每一个行动都充分体现出他们在艺术表现中的大胆与创新。作为活动的支持者,我和孩子们再次探讨了“同一幅作品如何多重想象”的解决方案,封塑膜成为展现的好伙伴,透明的封塑膜给孩子们提供了多次创作的空间。新的留白作品再次诞生,这一次的空间可以是你的也可以是我的,这样的留白既保持了作品的独特性,又留给了孩子们不断创作的愿望。
四、在充分的体验中,丰富幼儿的审美情趣
从一开始孩子们相似的花草纸制作,到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不断尝试,创作出一张又一张独特的留白作品,在不断地体验中,丰富着自己的审美情趣。《指南》中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独特的笔触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孩子们喜欢自己的创作,乐于向他人分享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于是我将孩子们稚嫩的话语记录下来,成了“花草纸故事”。
同时在户外造纸时他们发现,剩在碗里的纸浆被太阳晒干后变成了纸碗。“纸浆变成纸碗啦,去娃娃家盛饭咯。”“我们多造一些漂亮的纸浆碗吧。”“我家碗里的图案,有些在碗底,有些在碗边。”孩子们欣喜地把纸浆铺在碗里、盘子里、玩具筐里,他们迁移留白的经验,在构图中做丰富的表现,晒干成型后带去娃娃家、美食店,利用造纸环境中的材料服务游戏。
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具有开启幼儿创造能力的重要作用。在此次的花草纸留白活动中,绘画技法是否娴熟不再成为幼儿表现美的限制,一片片叶子、一朵朵花留在孩子的纸上,更装进了他们的心里,变成一颗颗美的种子。教师应抓住幼儿美感的特点,欣赏多样性的作品,丰富幼儿的审美情趣。留白的创作尚未完结,孩子对于美的表现与创造也永不完结,生活中有更多的留白,等待着孩子们用想象去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