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背景下农产品物流“堵点”与“痛点”的成因及疏解策略

2021-09-18 06:18陈谷平
物流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需求侧农产品物流供给侧

陈谷平

摘  要:受小农模式、农业特点和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产品物流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开发不足、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广应用滞后、信息化和数智化运作水平较低、标准化和规范化缺失、资源错配与浪费、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堵点”及“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瓶颈,导致服务能力不足、效率低、损耗大、成本高等“痛点”,需要加以有效疏解。在对云浮农产品物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及疏解路径,从加强政策供给与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加强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疏解策略,以形成高效、集约、协同、共享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关键词:供给侧;需求侧;农产品物流;堵点;痛点;疏解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fluenc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including small-scale farming patterns,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re are some bottleneck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such as imperfect infrastructure, insufficient market development, lagging i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low level of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intelligence operation, lack of standard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misalloca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imperfect social service system, and so on, leading to insufficient service capacity, low efficiency, high loss, high cost and other“pain point”, need to be effectively addresse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Yunfu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peration mo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based on“internet+”and the solution pat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policy supply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tegrating the logistics resources, innovat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strengthening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equipment, strengthening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etc., to form an efficient, intensive, collaborative and shar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system.

Key words: supply side; demand side;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blocking point; pain point; release

鄉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农产品物流是支撑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发展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对促进农产品产供销的有效对接和一体化运作,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1]。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2];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完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3]。中央一号文件也连续多年强调要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冷链物流和终端配送体系,构建高效、集约、协同、共享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实现农产品物流降本增效,疏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快速响应并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1  农产品物流发展概况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农产品提供运输、加工、包装、仓储、冷链、配送、信息处理等服务活动的总称[4],是衔接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实现农产品增值至关重要,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的普及与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2019年农产品物流总额达3.86万亿元,2020年突破4万亿元。一方面,随着技术创新发展,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线上+线下”的结合度更加紧密,农产品电商物流和冷链物流逐渐兴起,物流服务范围、密度和能力有较大提升[5]。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冲击,农产品物流也面临着发展困境,根据2020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全国邮政农村投递路线10.1万条,比上年末减少1 265条;农村投递路线长度(单程)410.4万公里,比上年末减少9.5万公里,农村每周平均投递5次[6],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产品物流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电商、新零售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及物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并且有了更多要求和更高标准,农产品物流的“堵点”与“痛点”更加凸显,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需要加以有效疏解。

2  农产品物流“堵点”与“痛点”及成因分析——以云浮地区为例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云浮特色农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品牌农产品。截至2020年底,云浮拥有国家级驰名农产品商标1个、地理标志产品16个、“粤字号”品牌农产品40个,无公害农产品39个,绿色农产品32个、有机食品6个。目前,云浮正立足并发挥粤北生态区优势,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发展,促进流通销售,着力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安全供给地”和物流“高效配送地”。长期以来,受到小农模式、农业特点和农村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重生产、轻流通”的意识还比较强烈,云浮农产品物流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堵点”与“痛点”,制约了农产品物流的有效供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和消费升级需求。主要表现在:

2.1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之堵”,导致效率低、效益差“之痛”

云浮地处粤桂交界,农村地域和人口分布较为分散,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村立体化交通网络不够完善。2019年云浮市完成村道硬化550公里、村道拓宽改造315公里;84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邮政快递,918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农产品运输、装卸、搬运等物流活动对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冷链设施具有依赖性,不仅直接影响配送距离和配送量,也影响物流成本。由于农产品运输距离远、单次运输量少、运转环节多、装卸次数多、耗时耗力等,农产品物流市场分散且规模小,难以形成物流资源集聚基地和规模经济效应。根据快递物流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大部分物流企业快递配送到城镇的时间通常是1~2日,而配送到农村则需要3~4日,说明农产品物流成本与配送距离具有正相关性;另外,当服务站点日均配送量小于10单,平均物流成本约为4元,10~20单之间成本约为3.5元,大于20单,成本约为3元,说明农产品物流成本与配送量具有负相关性。因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之堵”导致了农产品物流效率低、效益差“之痛”。

2.2  农产品物流盲目重复建设与瓶颈短板并存“之堵”,导致资源错配与浪费“之痛”

截至2020年底,云浮已建成了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中心起步区,包括1个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4个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17个乡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10个村级仓储保鲜设施,但与云浮农业总量和物流服务需求相比,冷链、冷藏车的应用比例和人均冷库容量依然偏低。随着特色农业发展和品牌农产品产销量增加,农产品物流需求也得到了快速释放。由于缺乏政府统筹规划及政策引导,云浮农产品物流还存在盲目重复建设与瓶颈短板并存的现象,如冷库、冷藏设施种类不合理,仓储性设施建设较多,而流通性冷库、冷藏车等设施建设较少;设施分布区域也不够合理,主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点,如大型冷链设施大多数集中在区域性中转中心,而乡镇服务站及村级末端物流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瓶颈依然突出,导致农产品物流资源错配与浪费严重,物流节点分布不合理,村级末端物流网点的连通率和覆盖面不足,农产品仓储、运输和订单管理存在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剧了农产品物流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的矛盾,需要补齐末端物流短板。

2.3  农产品物流市场开发和服务体系不足“之堵”,导致服务功能薄弱及价值贬损“之痛”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消费能力增长和农村电商发展,农产品物流需求快速增加。由于农产品具有季节性,生产周期较长,旺季和淡季明显,供给与需求经常处于不均衡、不稳定状态,这也导致了农产品物流供给与需求的波动性较大,容易形成“牛鞭效应”,进一步加大了农产品物流市场开发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对农产品物流市场进行大规模投资开发或增设农产品物流服务网点。截至2020年底,云浮建成了242个農村电商服务站,新增和改造物流服务网点30个,与潜在的农产品物流服务需求相比,物流市场开发力度依然不足,农产品物流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这也导致农产品物流配送渠道狭窄而散乱、环节多、时间长、服务设施不足,服务功能薄弱,服务能力有限,严重阻碍了农产品流通与销售,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物流服务需求和消费升级需求,造成物流服务价值贬损难以实现增值。

2.4  新技术与新装备推广应用滞后“之堵”,导致信息化与数智化运作水平较低“之痛”

众所周知,生鲜农产品具有时鲜性,经过采摘、储运、装卸等一系列环节之后损耗率较高。据统计,我国农产品损耗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农产品损耗率在10%以下,差距较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不足。云浮农产品种类丰富,尤其是禽肉、蔬菜、沙糖桔、无核黄皮、沃柑等产销量大,这些生鲜农产品对信息、保鲜等新技术及冷藏、冷链设施等新装备具有高度的依赖性。目前,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云浮农产品物流中的推广应用依然滞后,范围和力度不足,缺乏具备数据采集与分析、信息交换与共享、智能决策、实时监控与动态预警等技术服务平台,容易导致“信息孤岛”及“黑盒化”现象,物流信息无法及时、精准地进行传递和共享,各个利益主体难以作出科学决策和快速响应;同时,云浮农产品冷库、冷藏车等新装备的配备比例仍然较低,能提供专业化冷链服务的物流服务商数量也偏少,导致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和数智化运作水平较低“之痛”,难以及时响应并满足农产品物流需求,也增加了损耗和成本。

2.5  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缺失“之堵”,导致协作不畅及供需结构性失衡“之痛”

农产品的多样性、时鲜性等,导致农产品物流也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一是农产品种类丰富,生产方式多样,对仓储、保温、湿度等有不同的技术及服务要求,导致农产品物流服务和技术层次具有多样性;二是农产品由生产地向销售地流通销售的过程中,产业链条长、环节多、流程复杂,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即生产地、中间商(物流、批发市场、零售商等)、消费者等,导致农产品物流具有复杂性,物流业务操作复杂;三是农产品产供销整个流程和各个环节存在不同的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不同层级的市场主体之间因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利益间隙等往往处于彼此独立、分散运行的状态,导致农产品物流具有层级性。农产品物流的特异性导致标准化与规范化缺失,如物流服务流程、容器规格、包装、储运、温度、冷链技术等还缺乏统一的、相互认可的标准与规范。而农产品物流作为中间环节,衔接着生产、营销和消费,由于标准化与规范化缺失,各个主体缺乏纵向与横向之间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产供销在时间、地域上容易产生“断裂点”,难以形成供应链协调机制和一体化运作体系,执行、考核与监督也缺乏科学依据,无法有效匹配物流服务需求,制约了物流协作水平和效率,加剧了农产品物流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矛盾。

3  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背景下农产品物流“堵点”与“痛点”的疏解路径及策略

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方面,需要相互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实效。针对农产品物流中存在的“堵点”与“痛点”及其成因,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的视角,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有效疏解“堵点”与“痛点”。在技术创新推动下,农产品物流逐渐转向平台化与集成化运作,朝协同一体化或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通过借助“互联网+”或“云平台”的优势,构建集数据采集与分析、信息处理与共享、仓储管理、高效配送、决策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及公共服务平台,运用冷链等现代物流技术及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装卸、配送、销售、消费、信息处理等进行整合,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流程及相关信息的有效衔接与互动[7],消除“信息孤岛”,实时监控与动态预警,建立健全农产品全生命周期查询系统和政府监控及追溯系统,实现农业生态链闭合运行[8],从而构建高效、集约、协同、共享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实现“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目标,促进降本增效,有效疏解农产品物流“堵点”、“痛点”及“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瓶颈,提升农产品物流供需适配性,如图1所示。

3.1  加強政策供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延伸服务网络和链条,提升物流服务供给能力

物流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产品物流发展,提升物流服务供给能力的基本条件和保障。要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和服务网点布局,将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避免盲目重复建设,补齐末端物流短板;进一步完善农村交通、电力电讯、信息网络等设施,重点建设农产品冷库、冷藏车等,使仓储、物流网点更接近农村、接近产地,将物流业务延伸到农村田间地头,对现有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等零售市场进行改扩建,尤其是在销售旺季,可以通过互助、整合等方式优化各个物流网点的运力,提升末端配送效能;通过政府协调,特许建立统一的服务网点,延伸服务网络和链条,提供“一站式”服务,畅通配送服务“最初和最后一公里”,保障农产品的时鲜性。如菜鸟物流将物流骨干网延伸到村级的田间地头,开设农产品前置仓,将农产品的物流效率提升了约50%,成本降低了约10%。

3.2  整合物流资源,实现资源聚合效应,提升农产品物流资源利用效能、连通率和覆盖面

基于农产品物流的战略定位,进行资源整合,提升农产品物流资源利用效能。坚持优势互补原则,通过兼并重组、组建联盟、合资合作等方式,有效整合并发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比较优势和作用,引导并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社、物流企业、电商服务网点建立合作联盟,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共建共享物流资源,重点以村级服务站点为基础和切入点,充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剩余劳动力的积极性,以众包方式推进农产品物流资源整合,实现农产品物流与快递流量的聚合效应,提升农产品物流资源利用效能及村级末端服务网络的连通率和覆盖面,形成以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基础设施网络;建立基于信息服务平台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发挥大型农产品批零市场、冷链物流规模化和协同优势,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物流园区、公路、港口、铁路物流等渠道,延伸农产品物流服务链条,优化农产品生产地、批发地物流配送网络、路径和服务功能,开展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提升物流配送效能。

3.3  创新农产品物流组织管理模式,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物流服务空间和增值潜力

传统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难以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消费升级需求,需要创新农产品物流组织管理模式,实施一体化运作及绿色供应链管理,对农产品上游、中游、下游各个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建立多元化的综合业务模式,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物流服务空间和增值潜力;发挥农村电商跨越时空和距离的优势,打造“短平快”的直供通道,实现农产品生产端与消费端的精准对接,形成高效、集约、协同、共享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如邮政搭建的“邮乐购”模式,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模式;阿里巴巴的“村淘”+“菜鸟”模式延伸了农产品物流链条;拼多多的“拼农货”模式,采用“农货智能处理系统”+“轻仓储”实现了“农村直连社区”的“农产品上行”通道;京东的“农村超市”+“农村推广员”模式;“供销e家”的“农村电商+仓储配送中心+村级服务站”模式;顺丰的“地网”+“天网”模式,开展无人机配送;圆通的“共享无人机”模式;申通的冷链物流和同城配送服务模式等。

3.4  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及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提升信息化和数智化运作水平

信息化和数智化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及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疏解中间环节过多的“堵点”,有效提升物流服务响应度。积极推广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如利用条形码与智能识别技术,精准连接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配送中心、车辆、中转站、快递柜等整个物联网体系,实现数据高速自动输入、高读取率、低误读率等,有效疏解数据采集、分析、传递的“痛点”;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新装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如物流机器人、无人卡车、无人仓、无人配送等,采取“无接触”配送模式,有效疏解“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瓶颈,增强客户粘性,丰富农产品物流末端生态;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数字货仓和数字货运等新型运作方式,全方位采集货物体积、重量、温度等数据,并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信息化、数智化物流管理平台实时、动态地对在途运输情况进行可视化监管,及时传递和共享信息,提升信息化和数智化运作水平,对农产品物流供给与需求进行动态预测和实时监控,便于各方进行科学决策和合理安排,减少返程空驶率及资源浪费,提升物流效能。如中储智运平台,将农产品信息、货运车辆及司机等信息都共享到平台上,平均节省时间约69%,节省成本约10%,车辆空驶率降低约20%,实现了降本增效。

3.5  加强农产品物流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提高农产品物流协作水平

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是提升物流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协作水平的有效办法之一。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动农产品物流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形成多层次的标准体系。加强生产环节的标准化建设,推动农产品全程绿色化、标准化生产,提升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质量和能力;加强流通环节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尤其是加强冷链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预冷、质量分级、分类加工、标准包装、冷藏储运、冷链配送、产品追溯等环节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细化和完善各环节的温度、湿度、能耗、效率、成本等控制标准和指标体系,推广可循环利用的标准化包装,提高绿色包装和保鲜水平;推动农产品物流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绿色认证、市场监管体系等宣传和实施,实现互认互通,形成法规制度、标准与规范的刚性约束,提升标准和规范的一致性,打通标准、规范不统一、不衔接的“堵点”,如建立经营公约、统一服务承诺、严格规范物流流程,统一标识和车型等[7],有效疏解农产品物流协作不畅的“痛点”,提高物流协作水平。

3.6  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功能,提升物流服务价值

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建立健全社会化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物流需求侧管理,顺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消费升级需求,积极培育社会化农产品物流服务组织,调整和完善农产品物流服务功能,充实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和机制[9],从传统的单一功能扩展到基于核心业务的多种服务功能叠加,提供包括农产品精深加工、分拣分类、包装分级、冷链仓储、配送服务等整个物流方案制定与实施,开展个性化物流定制服务、“门到门”服务、“套餐”服务等,提升物流服务的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及服务效能,促进农产品产供销的有效对接和一体化运作,减少经营风险,提高物流服务价值;加强农产品物流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诚信档案,加强行业自律,合法有序经营,创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尤其是培养具备“互联网+新农业+农村电商+智慧物流”等跨界思维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疏解农产品物流“堵点”与“痛点”提供人才支持和有效解决方案。

4  结束语

发展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对促进农产品产供销的有效对接和一体化运作,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产品物流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物流市场开发不足、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广应用滞后、信息化和数智化运作水平较低、标准化和规范化缺失、物流资源错配与浪费严重、基层末梢服务网点布局不合理等“堵点”及“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瓶颈等,导致农产品物流运行不够顺畅、服务能力不足功能欠缺、效率低、损耗大、成本高等“痛点”,严重制约了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加剧了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矛盾。结合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背景,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及疏解路径,同时从加强政策供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实现资源聚合效应;创新农产品物流组织管理模式,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提升信息化和数智化运作水平;加强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需求侧管理,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了疏解策略,以此构建高效、集约、协同、共享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提升农产品物流服务效能和附加值,疏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快速响应并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树磊,毕鹏,王欣兰.“互联网+”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创新机制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6(2):7-9.

[2] 余金艳. 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解读[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6):78-79.

[3]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J]. 中国农民合作社,2021(3):7-13.

[4] 王波. 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优化研究综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44-45.

[5] 刘运芹. 中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主要差距及原因探析[J]. 对外经贸实务,2014(11):85-87.

[6] 国家邮政局. 2020年邮政行業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1-05-12)[2021-05-30]. https://www.mot.gov.cn/tongjishuju/youzheng

/202105/t20210519_3594476.html.

[7] 张喜才. 电商背景下村级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2):80-86.

[8] 艾小玲.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探讨[J]. 物流科技,2018(2):83-89.

[9] 张照新. 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J]. 农村经营管理,2020(4):11-12.

猜你喜欢
需求侧农产品物流供给侧
流通发展新常态下的“需求侧”改革思考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发展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探索提升业扩报装服务水平的管理办法
“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业的大数据策略研究
双向流通模式在农产品物流模式中的构建及运行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