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1-09-17 01:53刘莉
医学概论 2021年11期
关键词:血液净化安全性

刘莉

摘要:目的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采用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2月-2020年2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IHB治疗)和观察组43例(采用CB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观察组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H(动脉血气)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该组治疗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极高安全性,可有效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和治疗效果提升。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安全性

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ARF;患者多因机体肾小球率过滤突然下降(或者持续下降)引发机体内水电解质等物质平衡紊乱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急性肾功能衰竭易发人群为老年人群,尤其是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基础肾脏病的人员。ARF具有病发快和病情发展凶猛等疾病特征,如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身体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临床上,针对ARF常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其净化方式主要有IHB(间接性血液净化)与CBP(连续性血液净化)两种。下面,本文将对急性肾功能衰竭采用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现对研究阐述如下: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2月-2020年2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IHB治疗)和观察组43例(采用CBP治疗)。对照组22例男患、21例女患;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5.8±7.3)岁。观察组21例男患、22例男患;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6.7±6.8)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未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入院后,均给予两组患者以血容量补充、心力衰竭、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纠正以及抗感染治疗和必要营养支持等;同时为两组患者建立临时血管通道。对照组4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间接性血液净化(IHB)治疗,每分钟血液流量为200ml-300ml。如患者无出血倾向,则给予患者以全身性肝素抗凝;如患者有轻微出血倾向,或者血液血小板减少则不使用肝素治疗。以透析碳酸氢盐治疗,每间隔5小时进行1次;刚刚开始时需进行2小时诱导,并间隔1日才能再次开展治疗。观察组4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采用连续静脉血液滤过法评估患者病情,并应用3000-4000/h前稀释法进行输液。每分钟血流量150ml-250ml,给予患者以肝素抗凝治疗;初次使用时,应将剂量控制在25U/kg-50U/kg之间;保持量处于750U/h-1500U/h。如患者有轻微出血倾向,则需将肝素抗凝剂量为1000U-2000U,保持量处于100U/h-300U/h。行透析碳酸氢盐治疗,每分鐘血流量200ml-300ml;4L-10L/h(置换速度)。

1.3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及pH(动脉血气)实验室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评价两组治疗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为评价标准。若患者脱离透析且血肌酐<116μmol/L,则为显效;若患者脱离透析且血肌酐>116μmol/L则为有效;若患者需依托透析治疗且血肌酐>442μmol/L,则为无效。

1.4分析统计学

本次实验数据录入spss18.0统软件中处理。

2.结果

2.1对比两组各项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两组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及pH(动脉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H(动脉血气)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2.2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临床上,针对ARF治疗许尽早;因通过早期透析治疗可有效保证生命安全,预防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肾功能。一般情况下,ARF分为肾前性与肾后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如患者为前者,需要及时进行血容量不足纠正质量,这样才能促进尽早促进其肾功能康复。如患者为后者则需要尽早进行梗阻缓解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血液净化治疗别应用在是ARF疾病治疗当中,目的在于实现预防性透析治疗。

作为ARF治疗重要手段,血液净化不仅可以将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及时排除,还能够将其体内残余尿毒症毒素清除,防止患者机体因此出现新的损伤[2]。此外,血液净化还可帮助改善患者其自身存在高钾血症。但在实际治疗中,血液净化方式的选择与应用是治疗ARF的重点所在。若想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治疗有效率,那则应结合患者实际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净化方法。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IHB,观察组采用CBP;治疗后,虽然两组实验室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该组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及pH(动脉血气)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得出,在ARF治疗中,IHB、CBP都可起到良好效果,但CBP效果更好,其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并在排除多余水分、清除毒素的同时还能够给予患者以必要营养支持,使患者治疗期间可得到足够营养与热量补充;进而达到提升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的目的,防止患者发生低血糖。

综上,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极高安全性,可有效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和治疗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喆,肖蓓,王佳.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和间歇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1):70-72.

[2]谈定玉,王兵侠,耿平,等.尿毒清对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后肾功能部分恢复状态的治疗作用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9,20(9):728-731.

猜你喜欢
血液净化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透析液钠浓度与尿毒症患者血压和心脏功能的研究
老年急性肾衰竭病因及血液净化的疗效分析
血液净化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分析
舒适护理运用于血液净化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效果浅析
探讨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