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6-009-01
一、什么是脑部肿瘤
脑部肿瘤是指生长在颅脑内的生物,又称颅内肿瘤、脑癌,可起源于脑、脑膜、神经、血管及脑附件,或由身体的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侵入颅内而形成。
二、脑部肿瘤隐匿症状
有部分肿瘤会隐藏成为一些常见症状,如果稍不注意有可能就会和普通的生病混淆,就有可能给脑部肿瘤留下可乘之机。
(1)头颈痛≠颈椎病
脑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晕和头痛,但如果肿瘤发生在颅脑后方,也有可能会出现颈部疼痛,并且这种疼痛会逐渐向眼部放射,由于是颈部疼痛,所以很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是颈椎疼、脖子疼等,尤其是久坐的上班族,常常不会引起重视,给肿瘤增大埋下隐患。而脑部肿瘤引起的头痛多表现为脑部深处胀痛或隐隐作痛,一般会长时间反复发作,在头颈部转动时疼痛会加剧,一般会发生在凌晨4-6点钟,而患者往往会被痛醒,而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加剧。
(2)恶心呕吐≠肠胃疾病
脑肿瘤患者往往也会出现呕吐类症状,一般会伴随头晕头痛出现,也会单独出现呕吐。这是由于肿瘤患者颅脑内压力过大,有可能刺激调节内脏活动的延髓中枢,从而导致出现恶心呕吐,这种呕吐与普通肠胃不适的呕吐不同,主要呈现为喷射式,且往往不会伴随腹泻等其他肠胃疾病,与饮食也没有明显关系。
(3)视力下降≠眼部疾病
当肿瘤过大时有可能会压迫视神经和视觉传导感官,有可能会引起视力下降,且如果脑部肿瘤压力过高也可能导致眼静脉回流不畅,使眼底出现水肿现象,更严重时还有可能会损伤眼底视网膜上视觉细胞,甚至直接损伤视神经,导致失明。因此当视力异常下降或是觉得眼睛模糊、眼袋异常等,就要开始考虑是否是脑部肿瘤的原因,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检查,避免病情加重。
(4)突发抽搐≠癫痫类疾病
由脑瘤引起的脑水肿,有可能会刺激神经细胞异常放电,使局部肢体或全身抽搐,且脑肿瘤如果压迫到四肢对应的功能区域,也会使身体出现无力感、走路不稳、失语、或情绪和性格突然变化等,因此当身体出现异常时不能掉以轻心,有可能就是肿瘤的潜在危险。
三、脑部肿瘤危害和症状
(1)精神失常,如果颅脑压力增强,造成神经系统异常会使患者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减退,有可能会诱发痴呆症和性格行为改变等,由于患者记忆力减退,有可能出现出门迷路、无法辨认亲人、丢三落四等现象,尤其是对年龄较大患者,更严重,且危害性更大。
(2)引起瘫痪,由于大脑是身体神经系统的管理中心,如果脑部出现肿瘤,且随着肿瘤随之扩大会压迫神经,使其对于四肢控制能力下降,起初会出现轻微偏瘫,而随着肿瘤增大或压力增强,有可能出现重瘫甚至全瘫。
(3)突发死亡,其原因多因为脑部肿瘤引起颅脑内压力增高,压迫呼吸循环中枢,使呼吸系统出现异常,导致呼吸过快或过慢,进而使心脏供氧不足,甚至会因为窒息而突发死亡。
(4)出现昏迷现象,脑部肿瘤有可能会引起脑疝,而脑疝有可能会引起患者昏迷,轻则昏迷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便会清醒,重则会长期昏迷甚至变成植物人,无法苏醒。
四、脑部肿瘤原因
(1)滥用药物,某些药物会刺激大脑细胞等,会使细胞突起,长期以往服用药物会导致细胞病变成肿瘤。
(2)强烈撞击,如果脑部收到强烈撞击,会使脑部组织异常,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用处理,有可能会使脑组织缠绕等,会引起肿瘤现象。
(3)长期高血压等,长期高血压本身和脑部肿瘤无直接影响,但如果造成血管破裂等,有可能会造成淤血形成肿块,进而造成肿瘤。
五、如何预防脑部肿瘤
(1)定期体检,体检是人体自查的最重要方法,能够明确检查出自身有无肿瘤、有无异常、有无损伤等,还能够检查出人体潜在的疾病和威胁,因此最好做到定期体检,可以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体检一次,做到自查,如果发现疾病可以及时治疗,避免因疾病恶化而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2)戒烟限酒,吸烟喝酒会使得人体呈现出酸性体质,酸性体质比较容易导致肿瘤的发生,所以要想避免脑肿瘤的出现一定要积极戒烟限酒,保证身体避免出现酸性体质,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3)保持心情愉悦,不要有太多烦恼和压力,如果负面情緒太多,容易使身体出现一种高压力状态,容易产生疾病,且如果长期处于高压力、焦躁、抑郁情绪,还有可能会患上抑郁症。
(4)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而免疫力提高了可以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能够避免某些疾病诱发脑肿瘤。
(5)生活保持规律,要减少或避免熬夜,保持精力充沛,有足够休息时间,在休息时,身体内的器官也会休息,因此会减少分泌、减少功能运转,如果长时间熬夜,身体器官也会超负荷工作,影响分泌系统和健康系统,容易导致分泌不足,进而增加脑肿瘤发作风险。
(6)饮食要规律、合理,少食用高热、高油食物,如炸串、烧烤等,这类食物有可能会增加致癌风险,而致癌风险增加后脑部肿瘤风险也会随之提高;可以多食用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这些食物一方面能够补充身体营养和体内维生素,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癌症发病率,进而降低脑部肿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