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有时也会引起发热

2021-09-17 14:48雷敏等
保健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张云抗结核感染性

雷敏等

张云今年3月份因咳嗽、咳痰、气促在当地医院进行了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双肺感染性病变、左肺多发实变影,被确诊为肺结核。在住院治療后居家服药治疗期间,张云虽一直坚持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但发热症状从未停止。接连几次去医院就诊都未查出原因,在排除感染新冠肺炎后,为求进一步诊治,张云来到了湖南省胸科医院就诊。

入院后,医护人员为张云进行体格检查,发现他的体温为39.2℃。医护人员在经过仔细询问后得知,张云已出现发热症状20多天,体温最高曾达40℃,用了很多消炎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发热症状仍一直没有得到控制。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医生为张云进行了一系列的详细检查,在排除了肺结核本身的发热,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原因后,将发热的原因聚焦在张云所服用的抗结核药物上,怀疑是药物热所致。

“药物热?当地医生也怀疑我是药物热,停了抗结核药物2天后我的发热症状仍然没有控制住。”当张云再次听到“药物热”这一病名时也觉得很疑惑,甚至出现了拒绝治疗的抵触情绪。

针对张云的情况,医生为其制订了精细的治疗方案,暂停了他所有的抗结核药物,并将所有药物依次重新试用。经过半个月的试药,终于找到了引起患者发热的元凶——乙胺丁醇。调整了治疗方案,张云的发热症状得到了控制,咳嗽、咳痰及气促情况也明显好转。

专家提醒

药物热是一种药源性疾病,是指在直接或间接使用药物过程中引起的发热反应,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药物热最常见的发病机制是药物过敏,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

如果在治疗期间,病情已改善,体温下降或已趋正常之后再次出现发热或热度上升,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一般在停用过敏药物后发热症状消失。由于药物热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因此临床上不容易判断,也常被忽视。

药物热与一般感染性发热不同,药物热一般是持续的高热,为39~40℃,但此时患者的一般情况尚好,与热度不成比例。药物热一般在停用可疑药物后发热症状随即缓解,极少数病例可能因严重的过敏反应导致肝肾衰竭而危及生命。某些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药物热在停用可疑药物后7~10天仍可能出现反复的发热。

如果结核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反复发热,应及时到结核病专科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发热的病因,避免因病情隐匿而造成漏诊或误诊。

猜你喜欢
张云抗结核感染性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A Clever Bird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基于纳米孔单分子技术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的检测新方法
豪华墓地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
对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报道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抗结核药+保肝药≠预防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