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保出了华夏大地的绿水青山

2021-09-17 13:30
绿色中国 2021年8期
关键词:天保天然林林区

天然林是森林类型中的精华,是不可替代的陆地生态系统。

1998年,为彻底遏制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做出了英明决策,拉开了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的序幕。2000年,全国17个省(区、市)全面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天保工程,是我国大区域生态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历经23年,天保工程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路径,用取得的卓越成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坚如磐石。

天保工程实施23年来,天然林资源恢复性增长持续加快,林区重现美丽青山、幸福蓝天。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2018年)结果显示,天然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全国天然林面积净增4.28亿亩、天然林蓄积量净增37.75亿立方米,各省(区、市)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全國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增加到现在的23.04%,生态屏障得以巩固。

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保护了我国大江大河安澜。据监测,青海三江源区近10年来水资源量增加80亿立方米。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含沙量逐年减少,随着天然林生态功能的提升,江河两岸森林发挥的水源涵养作用更加明显,保障着我国淡水安全与国土安全。

天保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野生动植物生境,为创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2015年我国境内野生动物监测结果显示,野生东北虎数量从1999年的14只上升到了27只;东北豹从1998年监测到的10只增加到43只。海南长臂猿1980年监测只有7只,现在是33只。西双版纳的亚洲象,天保工程实施前只有100多头,现在已恢复到300多头。大熊猫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接近濒危,现在野外种群数已经达到1864只。最近在北京向北100公里处又发现了已经消失多年的华北豹。

增加碳汇能力是实施天保工程的本质要求。据监测,我国森林每年释氧量10.29亿吨,很好地发挥了森林减排作用,其中来自天然林的贡献占80%以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最新科研成果表明,我国陆地生态圈的巨大碳汇主要来自重要林区尤其是西南林区和东北林区在夏季的固碳贡献。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只有持续保护好天然林,才能确保实现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美丽中国。

猜你喜欢
天保天然林林区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天然林保护问题与对策
中办国办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向日葵的故事(下)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炭灵记
浅析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