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密特朗访华二三事

2021-09-17 10:41王金圣
当代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密特朗孔夫子会见

王金圣

1981年2月11日,密特朗等法国朋友游览长城。(新华社图片)

1981年2月9日至14日,以党的领导人弗朗索瓦·密特朗为团长的法国社会党政治代表团应我党邀请来华访问,与我党建立友好关系,从而使该党成为西欧社会党中第一个与我党建立关系的政党。我作为翻译有幸参加了接待工作,见证了这段历史。

法国社会党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1905年饶勒斯创建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1971年,在密特朗的领导下,法国社会党进行了重建,调整了政策和战略,扭转了战后20多年来力量不断下降的局面,成为拥有20多万名党员、800多万张选票、得票率占37%的法国议会第一大党。

法国社会党政治代表团是在该党处于上升时期来华访问的。当时的密特朗踌躇满志、雄心勃勃,满怀信心地要在3个月后(1981年5月)的总统选举中同前总统德斯坦一决雌雄。密特朗由于被推举为社会党总统候选人而辞去了党的第一书记职务,这一职务改由随密特朗访华的利奥奈尔·若斯潘担任。随密特朗访华的还有该党元老加斯东·德费尔,足见社会党对这次访华的重视。

与我党领导人友好会见

我党对法国社会党派出如此高级别的代表团访华给予了很高礼遇。代表团抵京当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就前往钓鱼台国宾馆看望了代表团。胡耀邦表示,希望在代表团访华期间双方能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友好、自由、充分的交流,认为这将对中法两党、两国人民和世界范围的人民友好合作产生影响。密特朗说,法国社会党领导人很久之前就想访问中国,他们注意到中国及其领导人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他本人一直关心中国的发展,1961年曾来华访问。若斯潘作为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有必要直接了解中国,因此随他一道来华。法国社会党领导人同中共领导人建立友好联系、法中两国友好合作将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若斯潘说,他对能访问中国感到非常激动,法国社会党派最高级代表团访华是一个“历史性事件”。

这次访问的中心活动是两党会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李先念主持会谈,中法两党就各自的国内工作和国际形势友好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在会谈中,密特朗高度评价中国自1949年以来在世界舞台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中国的人口、历史和现在的地位以及今后的发展是一切国际政策的一个中心点,他这次访华的目的就是要直接了解中共的规划以及对一些重要国际问题的立场。密特朗介绍了法国社会党反对经济、政治等各种形式的帝国主义,坚持维持力量均衡的立场;主张工业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应更大胆些,积极解决第三世界的债务问题,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让第三世界有更多的参与权。双方表达了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方面加强合作的愿望。密特朗说,尽管法中两国相距遥远,但希望两党能建立经常性联系,增进相互了解。

邓小平的会见把法国社会党代表团的访问推向了高潮。一见面,密特朗就兴奋地对邓小平说:“非常高兴能见到您!”邓小平从战略高度论述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谈到了战争与和平问题、世界力量均衡以及欧洲问题。他对密特朗说,只要大家联合起来,是能维护世界和平的。密特朗再次表示结识邓小平很高兴,希望今后能保持友好联系。邓小平回答说,他赞成今后增进相互交流。

邓小平会见随团记者

随同法国社会党政治代表团访华的有来自法国各大报社、电台、电视台的28名记者,他们密切关注着代表团的一举一动,以记者特有的敏锐捕捉一切可以获取新闻素材的机会。当他们得知邓小平将会见他们、接受他们的采访后,个个都很兴奋。记者们对邓小平并不陌生,十分了解他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十分期待与少年时期曾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邓小平见面。密特朗很了解记者们的心情,所以他告诉记者们在邓小平会见他们时不要错失良机。

1981年2月12日下午,28名随团记者以及法国常驻北京的记者早早来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门外大厅,背着录音机和照相机,举着摄像机和话筒,拿着纸笔,做好采访的准备。这时,邓小平正在福建廳同密特朗会晤。记者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福建厅的门,唯恐失去第一时间领略邓小平风采的机会。时间过了许久,福建厅的门终于开了,邓小平神采奕奕,迈着稳健的步子,微笑着走出福建厅来到记者中间。记者们顿时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拥到邓小平身边,一下子把他围在中间。然后就是连珠炮似的提问,从密特朗访华到中共与法国社会党的关系,从国际问题到对“四人帮”的审判,邓小平都从容地一一作答。记者们不停地记着,把话筒伸过来,把这历史的声音录下来。邓小平风趣的讲话不时引起记者们的一阵阵笑声,使得会见的气氛愈加热烈活跃,在平易近人的邓小平面前,记者们显得无拘无束。

1981年2月12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由密特朗率领的法国社会党政治代表团。(中联部图片)

会见一结束,记者们便急忙向法国国内报道会见情况。法国社会党党刊《团结报》社社长、社会党中央指导委员会委员克·埃斯迪埃高兴地说:“我们对邓小平能够会见并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表示感谢。”《巴黎晨报》记者评价说:“邓小平很机敏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他思路很清晰。”法国电视三台记者说:“法国听众愿意听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中国的观点是举足轻重的。”《世界报》记者说:“如果这次听不到邓小平的答记者问,就等于白来北京一趟。可惜时间太短了,要是有两个钟头就好了。”

密特朗执意要在北京的小胡同里走一走

一天中午,密特朗同李先念会谈结束后,按原定计划要同代表团全体成员以及中方陪同人员到西单绒线胡同的四川饭店共进午餐。不知是哪一位法国的“中国通”拐弯抹角地找到藏在小胡同里的这家中国餐馆,把它介绍给密特朗,让他亲自体会一下中国人的食辣能力。

密特朗步出人民大会堂南门,一辆黑色红旗轿车开到台阶下,但密特朗并未急着上车,而是缓缓地望着眼前的景物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若有所思,然后同围过来的几个法国人交谈了几句,就走下台阶信步而去。代表团中有人告诉我们说,密特朗不坐车了,要步行去饭店。中国陪同虽然对他的这个决定略感突然,但也不想令他扫兴。只是告诉他,从人民大会堂到四川饭店大约有二三公里路,要走将近半个小时。他不以为然地表示,就是想在北京的胡同里走一走,领略一下异国风情,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是啊,许多外国人对北京的胡同简直着了迷,甚至觉得无需把这个词译成法文,而干脆以音译的形式叫它“Hutong”。

1981年2月11日,中联部和文化部举行文艺晚会,欢迎法国社会党政治代表团。图为代表团团长密特朗同演员交流。(新华社图片)

1981年2月13日,密特朗率领法国社会党政治代表团一行在山东曲阜参观。(新华社图片)

二月的北京,春寒料峭,好在没风,阳光也好,所以并不觉得很冷,阳光下反倒有点暖洋洋的感觉。密特朗兴致很高,边走边欣赏着路边的景物。大门后立着影壁的四合院、嬉戏的孩子、卖糖葫芦的老翁都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把我叫到身边,问了一些关于北京风俗的问题。我陪他边走边谈。后来话题转到了我,他问我法文是在哪里学的、学了几年。当得知我曾在法国南部的埃克斯城进修法文时,他很兴奋地说埃克斯是社会党控制的城市,并问我对这个城市的印象。我答说,那是个很干净很美的小城。他听后颇得意地说,社会党人在他们执政的城市很注意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就是这位走在北京小胡同里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心的人,3个月后当上了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

未来的总统“朝拜”孔夫子

密特朗在华逗留期间,北京之外唯一的外地访问是去山东曲阜——孔夫子的家。访问曲阜是应他的要求安排的,他去的目的就是“朝拜”孔夫子,看孔庙、孔林和孔府。密特朗在法国也享有作家的盛名,读过不少书,對中国的儒家学说也略知一二,并对孔夫子颇为赞赏。密特朗这次访问孔圣人的家乡,鉴赏着具有鲜明东方建筑风格的孔庙和孔府,思索着这雕梁画栋的建筑艺术怎样同孔夫子的思想融为一体,造就了这么一位圣人,似乎想要从中得到些启迪。

密特朗在当地主人为他和代表团举行的晚宴上祝酒时说,他是慕孔夫子之名而来到曲阜,想在北京的政治活动之后来一点“超凡脱俗”,到这个儒家圣地进行默祷。密特朗从孔夫子的学说谈到中国古老的文明,强调孔夫子的思想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部分。那天晚上,主人用丰盛的山东菜招待法国贵宾,一共十几道菜,都很可口。密特朗在孔夫子的家乡,吃着孔夫子的家乡菜,兴致勃勃,谈笑风生,一再感谢主人的热情款待,频频举杯祝愿法中两党友好关系不断发展,祝愿中国人民幸福。

密特朗在离开曲阜回到法国3个月之后竞选获胜,当上了法国总统。他在孔夫子家乡的祈祷是否起了什么作用,不得而知。但有意思的是,密特朗当选总统后不久,法国社会党领导人在见到我党领导人时一再感谢我党邀请密特朗访华,说那次访华给密特朗带来了获胜的运气。

作者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八局原局长

猜你喜欢
密特朗孔夫子会见
神秘人约在几点碰面?
市领导会见
市领导会见
圈里事儿
宁夏中卫:建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亲情会见制度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创意
与小人为伍
倾听龙的声音
浪漫的总统和总统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