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的人才掌握国外语言工具,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来讲十分重要。长期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认可。这种教学组织方式帮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束缚,有效培养学生在词汇、语句方面的基础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写作与口头交流综合能力。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本文就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如下探索,希望能够给各位同行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有效应用
【作者简介】田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中学。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机会增多,有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在合作中建立友谊,促进班级关系和谐。合作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的英语探究潜力和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认可,在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模式概述
合作学习最初由美国学者威廉·格拉瑟提出,他倡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相互配合、合作来展开共同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为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语言本身是用于交流的,合作学习法运用在这门语言教学中具有天然便利。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细化,引导学生结成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互帮互助、共同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培养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初中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全面发展。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难以摆脱应试教育束缚。 目前很多初中英语教师都意识到合作教学的应用优势,大力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现实中的英语课堂构建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合作学习与语言能力训练内容的结合还不够深入,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初中英语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有必要在合作教学的研究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以借助教学模式的科学化,促进初中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
2.写作能力提升困难。充分的语言积累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完成一篇优质作文,准确表达学生思想的前提。如果学生不能够理解中英语言逻辑的差异,那么在作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语不达意的现象。想要在英语作文中游学创新和进步,首先需要学生积累词汇和语句,词汇是组成英语作文的基本要素,优美的语句让阅览者眼前一亮。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在开始之前,教师往往会在课前要求学生听写词汇。对词汇拼写的看重,帮助学生有效积累了词汇量,但是学生可能并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词汇完成一篇优质作文。因为他们将大量的精力放在记忆方面,课下的合作学习往往仅限于互相帮助联系词汇听写,而很少去思考和讨论这些词汇该如何应用。所以作文时,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笔,构思得很好,却写不出来。
3.学习存在功利性。很多人将中考视为人生的小分水岭,如果能够顺利考入重点高中,则意味着有很大的机会接受大学教育,如果不能顺利考入高中,则意味着可能从此离开校园走上社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很少能够使用到英语,所以他们会将英语视为叩开高中大门的敲门砖,为了考试而被动学习。由于意识不到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表现得比较消极,甚至会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耽误彼此记忆词汇、学习语法的时间。这种错误的认知和功利性的学习,阻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难以提升。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追根溯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效率难以提升,主要来自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因素。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实施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对教学实施策略进行调整。此外,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他们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英语学习的认知,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促使他们明白并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对于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分层合作学习模式,改变学生认知。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认知的差异,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拟定针对性合作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切实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扭转他们对这种学习方法的片面认识。分层合作学习,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进来,并且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有所收获。收获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获得学习成就感,转变对其的错误看法。
例如:鉴于学生对词汇积累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首先运用在帮助学生学习新词汇方面。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围绕购买行为展开讨论,涉及关于描述颜色、大小、价格的描述商品属性的词汇,教授这部分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分层合作学习法。首先,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组学生为学习能力相对较好、对小组合作学习法接受程度比较高、有语言能力训练的内在需求的学生,B组学生为拥有一定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C组为感觉英语学习压力较大,词汇记忆困难的学生。A组学生以训练词汇应用能力为主,负责协调小组内成员的学习任务,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对话设计。B组学生以培养学习兴趣、训练语句表达能力为主,负责辅助A组学生设计具体语句,并检查是否有語法错误。C组学生以培养学习兴趣、掌握词汇拼写为主,以掌握特定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的应用为辅,由他们来检查对话是否有词汇方面的拼写错误。其次,教师则总揽全局,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视频资料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视频中的任务设计对话,并完成对学生的分组。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习能力也很强,当他们的兴趣被完全激发起来,产生内在学习需求,他们的各方面语言能力提高会很快,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很大,教师需要高度关注学情变化,对分组和学习内容进行调整。
2.以小组整体实力为基础,进行分组。教授比较复杂的内容时,需要保证每一个合作小组都具有不同能力特长的学生,从而顺利完成不同的学习项目。处于各个层次、具有不同英语特长的学生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也能够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完成學习目标。课本是初中学生接触最多的英语阅读材料,展开课文阅读教学时,让学生进行题解,并根据学生探究意愿和学习特长进行分组,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个性化发展。
例如: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单元围绕食物制作展开讨论,这个话题对于学生来讲陌生又熟悉。人们每天都在制作食物、食用食物。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很少有接触具体食物制作过程与方法的机会,所以这部分课文对于学生来讲,保持着适当的神秘感和熟悉感。首先,学生根据课文题目对课文内容进行推测,并根据自己的猜测,大致选择想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其次,教师展示议题,学生速读课文。在学生速读课文之后,与教师一起将议题进行细化,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议题进行讨论。根据学生的讨论意愿,将不同能力特长、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分到同一个议题讨论当中。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议题讨论。负责同一个议题的小组,可以彼此交换讨论成果,对议题讨论结果进行完善。接着,选出主讲和助理人员,负责不同议题讨论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讨论结果,并担任教师角色展开讲解。如此,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议题任务当中,负责不同议题任务的小组之间相互讲解交流,学生就可以掌握本堂课的其他知识点。最后,进行学习总结。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哪些收获,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的同时,促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的重要性。
3.朋友型合作学习,促进有效合作。友情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缕阳光,友情的建立促使彼此之间更加配合默契,以朋友为基础进行分组,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更加顺利。彼此合作也是产生友谊的土壤,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存在感比较低,相应的他们的朋友也比较少,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友谊的建立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采取自由分组和按座位分组相结合的分组方式,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例如: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这一单元为学生呈现新的词汇、语法知识的同时,对文明交际行为进行讨论,通过这一单元课文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并能够在日常交际中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和礼仪习惯。教授这部分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积累关于文明交际的感性体验,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体现英语的人文特性。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课文内容,为学生构建生动的课文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其次,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角色扮演活动。每个学习小组需要结合课文为人物设计对话,并进行表演。表演的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礼仪习惯,帮助学生理解地域文化差异,而且将这种尊重风俗礼仪的意识传递给学生。最后,进行拓展训练。师生之间就我国不同地域的风俗展开讨论,结合讨论结果、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即兴对话练习,帮助学生将英语知识变成面对面交流能力,促进英语工具性功能的发挥。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相互融合与渗透,人们在各个领域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新时代的人才掌握国外语言工具,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来讲十分重要。虽然地球村的形成令各国文化呈现出相互融合趋势,但是语言产生于人类的长期实践过程,其地域性特点仍然十分鲜明。英语教师应抓住学科特色,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新词汇、新语句,培养口头交流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樊惠菊.基于合作学习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3):246-247.
[2]徐彦斌.浅析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1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