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2021-09-17 00:18张一琪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追星星空偶像

张一琪

谁是你的人生偶像?岁月流转,星斗漫天。从董存瑞、雷锋,到钱学森、陈景润,再到“四大天王”和周杰伦……到了思想观念多元的00后一代,已难再有統一的答案。偶像的更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与外延。实际上,真正的偶像不会只满足你片刻审美的愉悦,还能寄托你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督促你见贤思齐,使你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请阅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

追星追到疯狂的地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见。为了见自己的“爱豆”一面,在宾馆或者机场守一夜;为了听一场演唱会,不惜飞到国外……对于粉丝而言,这些似乎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近些年来,媒体屡屡报道一些因为追星而产生的悲剧,有的人伤了身体,有的人伤了财产。因为追星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这不禁让人唏嘘:追星可以,但不要太疯狂。

社会在发展,追星也在变化。“妈妈粉”“女友粉”“黑粉”“路人粉”等不同的粉丝类型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每一类粉丝追星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行为上也就千差万别。但是不论怎样,在追星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一个度,让追星能够和学习、工作、生活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影响,这才是追星的真谛之所在。

追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媒介的丰富为“造星”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条件,同样也为追星提供了方便。通过媒体或者其他粉丝获得偶像的信息,然后乘飞机、高铁去偶像所在的地方,只是为了见上一面,甚至不惜请假、旷工。这就属于盲目追星,因为追星而把自己的生活搞乱。还有的粉丝为偶像盲目消费,结果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很拮据,这也是得不偿失的。

追星可以释放压力,但不要让追星成为压力。说到底,追星是一种社交活动,通过追星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一些事情,这样追星的意义就超越了追星本身,可以舒缓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压力。但不要把追星变为自己的压力,因为追星而把自己变得焦虑,为了追星而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让自己陷入困境而无法自拔。

追星更应该注重精神效果,学习偶像好的品质,让自己变得更好。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更何况是聚焦在镁光灯下的明星们。有的明星具有社会责任感,经常做公益;有的明星专注事业,磨炼技能。既然能够成为偶像,他们也一定有独特的地方。学习这些品质、能力,把追星内化到自身的成长中,像自己所崇拜、喜爱的明星一样,在自己的岗位和领域做出成绩。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星空可谓是一语双关。它既是布满星星的天空,同样也是自己崇拜喜爱的偶像,对于追星族来说,仰望偶像的“星”空,更要脚步踏实,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奋斗,做出成绩。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自己所追的“星”。

(选自人民网,有改动)

【读后思考】

1.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的理解。

2.读了文章,你觉得怎样才算“文明追星”?

猜你喜欢
追星星空偶像
全球拍天宫 “追星”少年拍不停
大众偶像
Task 4
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编辑部追星日常
追星不如追艺术 赶上看展览的漫步人生
星空
你也爱吃仰望星空派吗?
星空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