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清音的保护与传承综述

2021-09-16 17:42曾淏楠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8期
关键词:革新综述传承

摘要:四川清音是一种活态的精神文化遗产,四川清音已走过近300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历代劳动人民共有的文化成果。而作为四川地区重要的曲艺形式,四川清音于2008年2月被成功入选了“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是在对四川清音现状研究的基础之上探索清音的传承与革新的方法,由此形成了此篇文献研究的综述。

关键词:四川清音;现状;传承;革新;综述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369

四川清音简称清音,是流行于四川各地的一种说唱音乐。据记载,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在商贾云集、贸易繁忙的四川叙府(今宜宾)、泸州一带及四川其他地方就已经广为流传。清音最初以清唱方式沿街卖唱,后进入茶楼方有了坐唱,并加入了伴奏乐器。现在多以女演员左手打板,右手执筷子敲打竹鼓站唱为主。

一、清音的现状与思考

关于四川清音现状这一题,由苟利芝发表于《音乐大观》2013年第3期的《四川清音的传承与革新研究综述》、邓敏和杨小维发表于《北方音乐》2013年01期的《四川清音传承模式探索——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最具代表性,作者们对四川清音现状进行了透彻分析,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四川清音不断走下坡路的根本原因,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变革

四川清音在几百年间对各地戏曲、曲艺、小曲充分吸收并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变迁,受到政府、受众人以及大环境等的影响下,清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成都政府对旧文艺、旧艺人的改造:①旧艺人成为了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②自由职业和班子等变为剧团演员,并实行工资制;③将娱乐消闲为主的演唱形式变成了以教育和宣传为主的演唱形式,消减了清音的娱乐性。

2、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将清音有效的保留了下来,因受到记忆力、个人艺术能力素养等的限制,相比于其他有形资料的收藏,其音乐传承的内容具有不稳定性。

(二)受众和传承人的困惑

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一些民间演出机构濒临破产,传统文化市场需求匮乏,各种技艺更是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四川清音面临着被其他新的音乐形式取而代之的危险。

1、受众:首先,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对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而独具特色的四川清音也在不断被现代化的市场化同化,“快餐文化”快速占据市场,更具有深沉内涵和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之作品备受冷落。其次,四川清音的传播力度和被关注程度很低,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模式下的表演形式与风格,很难与大众达到成共鸣。

2、传承人:正是由于受众口味的多元化,清音演出市场相对冷清,为了谋生,很多清音艺人放弃了原本的专业,改行营生,导致了四川清音在巨大的多元化环境压力下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缺乏创作和创新,久而久之这颗独具艺术魅力的星星便只能陨落,因此对四川清音的传承与革新更加迫在眉睫。

二、清音的传承与革新

面对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四川清音所造成的重大创伤,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守护者应该积极的面对,有效的对清音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以张洪才发表于《中国文艺家》2018年09期的《四川清音现代传承方式及创新融合路径分析》、李琴发表于《黄河之声》2011 年第 5 期的《四川清音传统传承方式浅析》这两篇文章分析的最为透彻:

(一)使用西方记谱法

首先要坚守自身的发展初衷,口传心授的最直接的办法,但人类记忆力有限,可以通过掌握西方先进的记谱方法,利用科学的媒介介入,解决了清音艺人的记忆困难,学习难度也降低了,大众也可以加入其中,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

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之下,清音要想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就需要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平台来传播,例如微信、QQ、抖音、唱吧、嗶哩哔哩等等,让清音走进大众的生活,通过这些平台让大众了解清音,激发对清音的兴趣,还可以使用立体化的形式保存如手机、摄像机等,为四川清音走进千家万户提供了可能性。

(二)与民间音乐教育组织相融合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的重要作用,四川清音作为四川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受到当地各个音乐教育机构的重视,可以将四川清音纳入培训项目之一,使得爱好者以及非专业清音传承人能够受到更为系统且专业的培训与学习。

(三)群众活动

除此之外,在邓敏和杨小维发表于《北方音乐》2013年01期的《四川清音传承模式探索——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中提到四川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正是具备开展群众活动的好条件。可以在每一个社区、广场等地举办活动,都能够引起群众的广泛关注。

(四)借助“高雅艺术进校园”

学校教育在四川清音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的音乐院校及办学单位就传承的规范性来讲是最具权威性的,在苟利芝发表于《东方教育》2016年11期的《四川清音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研究》和康宏发表于《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24期的《“非遗”进校园的实践——以“四川清音”为例》中对于借道“高雅艺术进校园”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好办法,作为当地特色、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进一步倡导“扎根民族沃土,弘扬中华文化”。

三、小结

作为四川独有的曲艺特色,保护与传承我们义不容辞,只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能将它发扬光大,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一代的接班人应当为其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邓敏;杨小维;四川清音传承模式探索——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J]北方音乐;2019年01期

[2]李洪才;四川清音现代传承方式及创新融合路径分析[J];中国文艺家;2018年09期

[3]苟利芝;四川清音的传承与革新研究综述[J];音乐大观;2013年06期

[4]李琴;四川清音传统传承方式浅析[J];黄河之声;2011年05期

[5]李洪才;四川清音的音乐形态及传承方式[J];参花(下);2017年11期

[6]康宏;“非遗”进校园的实践——以“四川清音”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24期

[7]朱玉洁;赵彬;吉国强;中国声乐与四川清音的近现代历史沿革比较研究[J];黄河之声;2017年08期

[8]苟利芝;四川清音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研究[J];东方教育;2016年11期

作者简介:曾淏楠,女,1995.12,汉族,四川雅安,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钢琴)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猜你喜欢
革新综述传承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复旧运转
澳大利亚革新专利制度会否走向“末路”?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