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银娟
摘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天生,需要靠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着力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267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此趣,能有效的诱发学习动机,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天生,需要靠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着力培养。低年级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累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实践操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大多好动,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动手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摆一摆,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时,我首先让同学们从日常生活中收集好各种形状的盒子以及各种球类和玩具柱子放在一个大袋子里。上课了,先请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东西分好类,学生开始动手分,最后大部分同学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在了一起,球和圆柱分在了一起。这样就让他们自己体会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方的有角、球以及圆柱是圆的不同特征;再让他们把这些图形搭建的最高最稳,课堂一下活跃起来,谁不想拿第一呢?比赛结束后给第一名发一份小礼物,让他介绍他得奖的经验。同学们从而明白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放稳,球不能放稳的道理。这样通过实践操作,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各种竞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争强、乐胜的心理,适时、适当的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比比谁最聪明”、“谁的方法最好”….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以不断深化学习动机,把学生从对分数的竞争引向追求知识、提高能力的竞赛,从而达到增添学习兴趣,扩展思维的目的。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的融人问题中,积极地投人到自由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如在教学“7”的加减法时,让7个同学上台模拟到超市付款的生活场景,选取的7个同学有不同的特征,各买了自己爱吃的零食,性别上有男有女,有带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买的零食里多数同学手中有方便面和火腿肠以及饼干。这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出多个数学问题。台下的学生通过观察提出了“共有几个人?"“有几个男生?”“有几个女生?”“戴红领巾的有几个?"“买方便面的有几人?"“买火腿肠的有几人?"“买饼干的有几人?"等多个数学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四、通过媒体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相对薄弱,他们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活动极容易受到兴趣因素的支配和左右。因此、在面对一群群个性鲜明、生动活泼的小学生,要通过声色图文和谐一体的名媒体优势功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思维,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在教学“平均分”内容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设备适时演示了“兔妈妈分苹果的”动画故事课件:有一天,兔妈妈买来了3只同样大小的苹果准备分给宝宝们吃。她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等分,并把其中的一块分给了小灰兔,他很高兴,小白兔看见不高兴了:“妈妈,苹果太少了,我想要2块。“接著兔妈妈就把第二个苹果分成了8等分,分给了2块给小白兔子,他很兴奋。对此、十分贪婪的小黑兔子不干了:“妈妈,妈妈,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兔妈妈又把第三个苹果平均分成了12块,并分给了小黑兔子3块,她高兴地跳起来。此时,老师发问:“兔妈妈这样分苹果公平吗?”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小学生欲罢不能的投人到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之中了。
五、用数学的应用价值调动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断时,可设计让学生很快翻书找到指定页码的练习;应用题的练习,要尽量设计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家超市,里面摆了好多商品,琳琅满目,选一位小朋友扮演售货员,其他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使课内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关。
参考文献
[1]周长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点做法[J].龙岩学院学报.2006,(7):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