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云鹏
媒体融合的视域下,各种媒介平台共同开拓新媒体市场,摄影记者作为时代的记录者要紧跟媒体融合的脚步,尽快适应新环境,迎接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
全民摄影时代给传统电视新闻记者带来的挑战
全民摄影增加了新闻传播的实效性
抖音短视频、微博、微信等作为普通大众日常社交,接收、发布信息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传统摄影记者传播渠道向新媒体平台转移。一些突发性的新闻事件报道中,电视台新闻记者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即使赶到现场摄影工作人员人手不足不能多角度地呈现新闻事件的全貌,这时使用智能手机的普通大众可以完成新闻视频或图片采集发布,诸多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报道中都有普通大众的摄影作品。
普通大众的摄影作品新颖独特
在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摄影记者虽然手持专业的摄影摄像器材,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性,拥有新闻报道权,还具备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但是,很多电视新闻记者表示仍然无法在全民摄影时代胜过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受到报道内容和时长的限制无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导致很多新闻摄影作品无法发挥更大的价值。摄影本身为记录而生,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特征。全民摄影时代,摄影作品在各媒介平台一经发布就可能获得全民的分享与转载,画面记录的是路人和邻居组成人梯,搭救把头卡在窗户外的三岁男童的施救过程,这个由拍客拍摄的《最美人梯也获得山东新闻奖。普通民众的原创作品用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进行个性化表现,从内容和深度上进行挖掘,用具有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和富有独特情感的内容迎合了受众的审美体验。其中,李子柒打造的爆款短视频就是成功的典范,其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一定的文化价值,又满足了受众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穿插琵琶、古筝、笙等传统演奏乐器,同时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给受众美好的体验和感受。
新闻摄影作品与受众互动更强
庞大的手机用户量为全民摄影时代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普通的受众不再满足于被动观看新闻视频的需求,而是要求与拍客和新闻摄影者进行各种互动,全民摄影时代的新闻摄影作品在时代的选择与市场竞争下也日趋专业化。普通的拍客的作品已经不再单一地展现和满足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向新闻性方向进行延伸;摄影作品中也具有社会性特征,其倡导社会的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通常用手机来拍摄,地形拍摄条件恶劣就用航拍技术来捕捉绝美的画面,很多业余的摄影爱好者具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更广阔的领域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通过自学和实践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新闻摄影技术。新媒体环境下也踊跃出诸多互动性强的新闻摄影摄像作品,分析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迎合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通过多种形式和受众进行互动,引起观看者的共鸣。很多摄影作品记录的就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事,关注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新媒体平台上的新闻摄影作品也在尽可能大众化、平民化,使新闻报道真正走到普通老百姓的心中。
电视摄影记者在
全民摄影时代的机遇
电视新闻摄影走进智能化报道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传统电视新闻摄影节目生产模式的改革,丰富了电视新闻摄影的图片和视频内容。媒体融合的脚步越来越近,把电视新闻摄影工作者带入了智能化报道时代,他们通过互联网搜集新闻线索,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以微直播的方式呈现滚动的新闻现场图片、文字、视频资料,跟受众进行积极互动,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传统的电视媒体纷纷转型,推动各地融媒体中心的建立,逐渐形成媒体传播矩阵。新闻摄影工作者从各个角度搜集新闻题材,运用多个传播平台发布新闻作品,新闻摄影记者在跟踪报道新闻事件的同时还要兼顾视频素材的采集处理。无线上网卡等智能化的摄影工具也提升了报道的优势,增强了新闻摄影作品的表现力。
摄影市场为电视新闻摄影记者提供广阔平台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电视新闻摄影记者提供了更广阔的个人展示空间,他们拍摄的照片质量和画质水平、拍摄时长等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电视新闻摄影记者可以根据独特的新闻视角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摄影作品,可以从幕后走到台前,对自己摄影作品中的内容进行点评,跟受众从某一个角度进行探讨,全民摄影时代让传统的电视新闻摄影记者大展拳脚,发布个性化摄影作品,实现更多的个人价值。另外,全民摄影时代,大部分的平民摄影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摄影技术培训,他们拍摄的新闻画面存在像素质量差的问题。传统的电视新闻摄影记者在全民摄影时代仍然具有专业性的优势。随着修图软件和视频美化软件的兴起,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摄影作品存在虚假和修饰的内容,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应提升自身摄影的专业性,以坚定的职业操守和新闻理想开展摄影工作,为受众提供真实可靠的新闻摄影作品。
电视新闻记者在全民摄影时代如何站稳脚跟
转变思路,创新传播渠道
有些电视新闻记者在全媒体时代依然固步自封,还是按照以往现场取景的方式来进行新闻拍摄工作,很难实现长远发展。电视新闻摄影记者应转换视角,针对全民摄影时代传播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除了关注新闻摄影的拍摄内容和拍摄质量,还要挖掘电视新闻摄影更多的价值和意义,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和记录时代的故事。电视新闻摄影记者要结合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将新闻素材和新闻内容重新整合,对新闻摄影内容进行专业化处理,融入个人的创意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新媒体平台为新闻摄影线索提供了广阔的思路,摄影记者借助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搜集相关的摄影素材,丰富报道途径,才能高效完成新闻策划工作。例如,在脱贫攻坚宣传报道中,新闻摄影记者走到大山中间记录果农辛勤劳作的画面,拍摄当地交通闭塞,特色水果滞销等难题,借助融媒体矩阵的优勢探索直播卖货的新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加强学习,增强业务能力
全民摄影时代电视新闻摄影记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增强自己在复杂工作环境中的适应力和竞争力。电视新闻摄影记者要学习先进的新闻摄影技术,在实践中摸索互联网传播的规律,掌握一定的网络传播技术,增强自身的业务知识,创新自身的工作模式,提升数码摄影技术和视频编辑技术,增加自身的文字编辑功底,将自己打造成融媒体时代综合型人才。在多种传播平台和传播环境中,拥有高清晰度的摄影画质、画面内容丰富、现场感强烈、渲染力强、故事性强、角度新颖等特点的新闻摄影作品都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可,电视新闻摄影记者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深入新闻发生的一线去完成新闻线索的采集,以保证电视新闻摄影作品的画面质量,音频质量,编辑质量。
践行“四力”,用镜头讲好故事电视新闻摄影记者在全媒体摄影时代要沉下去,走到群众中间去,在这个快节奏发展的时代从视觉文化的角度为受众带来一股清流和暖意,用手中的摄影机和摄像机去做大量深入的新闻报道。碎片化的新闻画面转瞬即逝,给受众也只能带来短暂的欢愉,而具有思想性和引导性的深度报道才能对受众产生持续的影响,让受众在充满连贯性和叙事性的画面中深刻感受人间百态,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电视摄影记者是一份神圣的职业,需要每一名工作者带着强大的使命感和自我意志力,以及成就他人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才能胜任。就个人而言,选择了电视摄影记者这一职业,就要鼓足勇气接受全民摄影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为电视摄影行业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海口美兰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