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彪
摘要:森林培育是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加强培育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森林资源的增长速度,随着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和要求,加强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已经成为我国森林培育工作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为了确保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证森林培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从影响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的主要原因入手,重点探讨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建设的相关措施,以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研究
森林培育精准化涵盖于森林培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其中包括选种精准化、育种精准化、育苗精准化、选地精准化、整地精准化、苗木移植精准化、培育管理精准化等。因此在进行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时,应加强各项环节的细节控制工作,进而最大程度的提升森林培育效果。
1 影响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建设的主要原因
1.1 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认识水平较低
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能够提升森林培育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可对各项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其意义是积极的。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部分林业地区在森林培育时,对于精准化的认识程度较为浅显,并且森林培育技术应用手段较为粗放,时常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培育工作,或直接使用其他培育方案的相关技术,这就会造成森林培育工作的有效性较低,并且林木的成活率难以得到保证,同时还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森林培育精准化认识不足将会导致森林培育技术的应用目标难以实现,此外还会影响我国林业技术的良性发展。
1.2 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发展水平较弱
现阶段,我国对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但我国林业研究工作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因此林业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林业技术发展水平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加强林业培育技术精准化应以科学先进的林业技术为基础,目前在部分森林培育工作中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持,导致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水平较低,最终影响森林培育的整体效果。
1.3 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在实施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外部管理工作。现阶段,我国森林培育技术应用管理体系仍有待完善,就目前所施行的管理制度来说,并未对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提出相应的规定及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缺少相应的制度规范,这就会导致森林培育工作精准化难以顺利进行。此外,现阶段部分管理考核标准仍存在缺陷,这就会导致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评价,最终使各个培育环节的精准化建设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1.4 森林培育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森林培育技术的实施主体为林业工作人员,因此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能够对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现阶段,我国部分林业培育项目中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仍有待提高,并且一些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在应用培育技术时,其操作规范性较差,并且难及时掌握新型技术的要点,导致森林培育工作队伍的整体能力难以满足森林培育的标准,这也会对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造成一定的阻碍。
2 加强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建设措施
2.1 全面认识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的内涵
提高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水平,首先需要对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内涵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林业部门全面提高对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的认识。通过在林业系统内,加强森林培育精准化的宣传,加强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真正了解什么是“精准化”,在林业工作中树立精准化的理念,以此为指导,进一步探索实现森林培育“精准化”目标的策略、路径。在此基础上,加强森林培育工作中的精准规划,制定精准化的技术方案,全面促进森林培育工作的精准化开展。
2.2 加强森林培育技术研究
面对森林培育技术发展滞后所产生的制约作用,我国林业部门还应当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力度。一方面,我国林业部门应当关注国际林业技术研究发展的新成果,根据本国森林培育工作需要,适度借鉴国外技术经验,或引入适合我国森林培育应用的先进技术,提高对森林精准培育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林业部门、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结合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条件,加快研发新的林业应用技术,推进我国林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从而为我国森林培育的精准化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2.3 构建完善的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管理体系
科学的管理能够为森林培育技术的应用提供有效指导和规范约束。在当前阶段,要提高我国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水平,还需要在管理体系建设采取措施,优化外部管理环境,促进我国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应用。在管理体系的构建上,应当将精准化的理念、要求融入到管理制度当中,明确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应用的要点,同时建立森林培育技术应用精准化水平的考察标准,对森林培育的精准化程度进行科学评价,进而为林业工作人员的技术应用实践提供指导。
2.4 提升森林培育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专业的人才队伍是保障森林培育技術精准化水平的必要条件,林业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专业化森林培育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可通过与高校、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定向培养专业的林业技术人才,并在人才教育阶段,加强精准化育林理念、知识、技术的融入,保证人才在思想认识和能力素质上都能够满足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应用的需求。同时,还要在林业系统内部注重挖掘优秀的技术人才,将他们培养为精准化育林的技术带头人,带动其他工作人员,共同为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应用提供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森林培育,研究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完善,进而提升我国林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樊天佑.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管理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4(5S):228.
[2] 李家兵,何贞艳.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培育技术探究[J].花卉,2018(16):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