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雪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铿锵话语,殷殷嘱托,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全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静海着眼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推天津整体发展,依据“现代、活力、绿色、健康、平安、幸福静海”的建设目标,提出把静海打造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示范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先行区、天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功能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的发展定位,开启了静海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一、准确把握静海历史方位和发展定位,增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静海坚持高站位、大视野、新理念,主动把静海发展放在“两个大局”中研判,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全局中考量,放在天津实现“一基地三区”定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整体布局中谋划,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明确了静海“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科学确定了“四区”发展定位。
1.“四区”发展定位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静海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静海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找准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机衔接起来,探索提出了“四区”发展定位。“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示范区”着眼于深化区域对接合作,全面提升静海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在主动融入和服务中实现互利共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先行区”着眼于落实健康静海的建设目标,打造特色产业优势;“天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功能区”着眼于打造制造业强区,构建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着眼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整体提升静海城乡现代化水平。“四区”发展定位是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大背景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主动选择。
2.“四區”发展定位是助推天津整体发展的静海作为。“一基地三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天津城市功能定位,也是天津“十四五”时期第一发展目标,彰显了天津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肩负的责任。静海坚持把自身发展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去考量、去谋划、去推动,把落实“四区”发展定位作为服务天津整体发展的“静海之为”。立足京津冀,锚定“五个服务”发展思路,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全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打造天津对接服务雄安新区的示范区;聚焦天津“一基地三区”定位,发挥静海产业优势,加强与滨海新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调联动,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竞争力强的现代制造产业基地;深化“静沧廊”区域合作,形成产业链和供应链对接更加紧密的产业格局。聚集形成国内循环发展的新优势,立足京津冀,沟通东中西,联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提升产业关联度为突破口,加快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项目对接合作和产业延伸共建,搭建服务国内统一大市场的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构建大通关、大物流、大辐射功能。通过实现“四区”功能不断释放巨大而持久的发展动能,助推天津功能定位的加快实现。
3.“四区”发展定位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静海实践。从发展现状和城市规划看,静海具有很多比较优势,具备了“四区”功能基础,能够通过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背靠京津两大城市,辐射“三北”广阔腹地,拥有“公、铁、海、空”立体运输优势,具备大集散、大物流、大辐射的节点功能。具有产业规模优势,有“中国焊管产业基地”,产量占全国1/3;有“国家级五金制品出口示范基地”,年出口50万吨;有“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之都”,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10%。具有优越的平台承载能力,有全国唯一的以循环经济产业为主导的国家级经开区和以健康产业为主导的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有全国最大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绿色表面处理生产基地,有北方最大的农副产品冷链交易平台。具有良好的产业关联性,随着银隆、欧派等优势项目高质量引进来和友发、爱玛等规模企业高水平走出去,产业区域联动发展态势加速形成,新能源汽车、集成家居、乐器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这些比较优势是实现“四区”发展定位的静海实践,为静海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创新先行赢得了主动。
二、丰富明晰“四区”发展定位的具体内涵和实施路径,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育新机、开新局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和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静海要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丰富明晰“四区”发展定位的具体内涵和实施路径,从全局高度推进新发展格局在静海落地实施。
1.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示范区,在服务天津定位中形成示范效应。静海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两大历史性机遇,依托优势产业,发挥贯通京沪、沟通雄滨的区位优势,推动与国内外市场的有效对接和先进地区的良性互动。一是汇聚嵌入国内大循环新优势。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做大做强京津冀(天津)检验检疫试验区,支持装配式建筑企业扩大雄安新区市场份额,高标准打造雄安新区生产生活配套基地。持续深化“静沧廊”区域合作,联手打造津冀产业联动示范区。沟通东中西、融入长三角、联动粤港澳,加快项目对接合作和产业延伸。二是倾力打造高水平开放载体。依托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健康产业集群。依托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引进一批德国先进制造业项目和技术。依托中日循环经济示范园,进一步扩大循环经济影响力。三是构建适配国内需求的现代产业体系。立足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装配式建筑、航空航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四是增强嵌入新发展格局科技硬支撑。充分发挥天津中医药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西医创新“双航母”作用,加强中医药、血液病及干细胞、主动健康等生命健康领域原始创新研究。
2.打造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先行区,全面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静海依托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发挥在生命健康领域独特的研发和平台载体优势,在健康技术研发、健康产业集聚、健康公共服务、健康生活示范方面走在前列。一是构筑大健康产业体系。构建“一中心三基地”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神农谷、京津冀天津中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医疗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京津冀地区和全国养老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二是构筑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综合医院建设。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三是构筑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应急体系和医疗救治物资保障体系,实施区疾控中心改扩建工程。四是打造主动健康服务支撑体系。创建京津冀主动健康大学、主动健康田园综合体等项目集群,构建以主动健康科技为引领的一体化健康服务体系,打造主动健康生活先行区。五是营造健康的人居生活环境。持续推进全国卫生城区创建,着力培养健康文化理念,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3.打造天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功能区,全力构筑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静海坚持制造业强区,实施传统优势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一是加强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现代工业体系的良性互动。立足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以新能源汽车总装为龙头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依托天津市现代建筑产业园,推进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以中旺绿色表面处理示范基地为产业基础,引育航空航天制造产业,提高制造业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工业体系之间的契合度和关联度。二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迭代升级。推动金属制品产业向新材料和装备制造转型升级,推动自行车电动车产业向上游车用高端材料、新能源电池配套和下游共享出行、骑行装备、竞技展示方向延伸,推动传统拆解产业向上游再生资源收集交易体系和下游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方向延伸。依托乐器产业,加快建设乐器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三是推动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重点打造中德生态城、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中日合作示范区等主题园区。四是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全力打造京津微创新中心,积极承接北京和雄安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雏鹰”“瞪羚”和领军企业。
4.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静海打造核心带动强劲、功能组织完善、融合态势彰显的现代化城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使城乡环境更加绿色宜居。一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二是推进城乡融合和产城融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社区向街道功能转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有序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提升主城区建设管理水平,发挥重点园区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三是建立全域覆盖的支撑体系。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为目标,全力推动津沧城际、津雄高铁建设,加快津静线市域(郊)铁路建设,构建津雄和京沪走廊重要的交通枢纽,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都市型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五是健全以人为本的民生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级、文体事业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静海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習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贯彻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静海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不断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特别是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艰巨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
1.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首先要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其次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静海提供强大思想支撑和力量源泉。再次要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好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读诵唱讲写践”六字工作法,扎实推进读党史、诵箴言、唱经典、讲党课、写体会、践初心系列活动,深挖活用红色文化资源,融合“文艺+党课”,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2.要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要切实增强政治领悟力。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部署的科学内涵。要切实增强政治执行力。做到雷厉风行、紧抓快办,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特别是作为党政“一把手”,既要统筹谋划、靠前指挥,更要提锅上灶、亲力亲为。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敢打敢拼的血性,真正做到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要重事功、练事功、善事功,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韧劲,有效推动工作开展,不断开创静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3.要提高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提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和工作本领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面对现代化建设全新的历史课题,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铁肩膀,更要有实干的真本领。要切实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提高领导和驾驭现代化治理能力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树立终生学习理念,通过“补课充电”,克服“本领恐慌”。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静海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双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