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ile Zehnacker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恶劣和氧气缺乏,农作物的种植是一项真正的挑战。然而今天,在青藏高原上,得益于新技术的支持,很多农业项目正在蓬勃发展。其中一些项目关注当地民生,改善了当地人的工作条件,并增加他们的收入;另一些项目旨在提高当地农作物的产量,以减轻当地农民的生活压力。
波密县高原藏天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西藏林芝,专业种植藏天麻。天麻是一种中药,治疗偏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
通过对波密县发现的野生天麻幼苗進行人工授粉并种植,就有了林芝本地的天麻。天麻幼苗一般在蜜环菌上生长三年,然后才能在11月左右收获其种子进行加工。蜜环菌俗称“蜜蘑”,是一种特殊的真菌,可提供当地天麻所需的95%的营养。研究团队进行了30 多次试验才成功培育了这种药材。
迄今为止,这家公司一直在当地林区进行野生天麻的研究和种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500亩,今年年底预计将达到1000亩。除了种植天麻外,该公司还发展了特定商业模式,为当地群众就业提供支持。公司为当地居民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然后招聘他们加入合作社。参加培训项目的人在培训期间每天就可以有150至300元的收入。公司扶持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为种植专业户。
在易贡茶场采茶的茶农展示新采的茶叶。 摄影 Cecile Zehnacker
拉萨一研究基地种植的桃树果实已经成熟。 摄影 Cecile Zehnacker
同样位于林芝波密县的易贡茶场,出产不同种类的茶,有红茶、绿茶等,并制作砖茶(压缩茶)。它是中国第一个高原茶场,被认为是同类茶场中的佼佼者。尽管当地气候相对恶劣,但由于海拔相对较低且湿度较高,因此该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当地每年平均下雨天数达220天,潮湿多雾的天气,非常适合茶叶种植。
尽管饮茶是藏族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西藏最初没有本土茶园,所有的茶叶都是通过茶马古道运到西藏,茶马古道曾是连接云南和西藏的贸易通道。云南著名的普洱茶就是最早经茶马古道进入西藏的茶叶之一。时至今日,砖茶仍被藏族人用来制作著名的酥油茶。1960年,为了培育当地茶叶,波密县建立了易贡茶场。
每年4月至9月期间,茶场工人平均工作120天,年平均收入达到2万元。易贡茶场的一名工人表示,公司为他们提供医疗保险和退休金,这极大地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退休后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感到很安心。他还说,自己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希望茶场可以发展得更好。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位于拉萨市,创建于1978年。农牧科学院筛选培育适合高海拔环境生长的农作物种子,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对大麦、小麦、玉米、马铃薯和油籽等不同种类的作物进行研究。
像拉萨这样海拔较高的地方,可种植的作物种类比林芝少,而且很难获得高产量。青稞是适应高海拔地区的传统作物,而提高青稞产量和质量同样是研究的主要目标。研发基地目前正在开发第四代青稞种子,新一代的青稞亩产可达400公斤,而前几代的亩产量仅为100至200公斤。此外,拉萨地区还设有本地水果和蔬菜研究中心,林芝地区设有销售松茸的合作社。松茸是当地的一种野生真菌,享誉国内外。合作社直接从当地村民那里购买松茸,从而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为发展高原种植,西藏出台了众多举措。这些举措依托科学研究,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
那曲职业技术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在教室内上专业课。那曲市职业技术学校先后开设有畜牧兽医(含畜牧兽医、动物检疫、畜病防治)、计算机应用、民族美术、汽车运用与维修、藏医医疗与藏药、物流服务与管理等10个专业和职业高中班。 摄影 郑亮/中国网
坚持扶贫先扶志扶智,培育内生动力。坚持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倾斜政策,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西藏已全面建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资助政策达40项,资助范围实现各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目前,教育“三包”经费标准提高到年生均4200元,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辍学生动态清零。推动高校面向农牧区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招生。落实“三免一补”政策,“十三五”期间累计资助在校贫困大学生4.67万人次。结合市场需求和贫困群众意愿,开展建筑、生活服务、食品加工、汽车维修、护理、手工艺等职业技术教育,为贫困人口提供相对稳定和报酬更高的就业机会。
西藏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藏北高海拔牧区、南部边境地区和藏东横断山区等海拔高条件差、远离腹心市场的地区,易地搬迁成为摆脱贫困的合理选择。2016年以来,西藏加大了以扶贫脱贫为目标的易地搬迁力度,截至2020年,在海拔较低、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建成了964个易地扶贫搬迁区(点),26.6万人自愿搬迁。全区产业扶贫资金的5%用于安置点产业发展,确保每个搬迁户至少“一户一人”就业,实现了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昌都市丁青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老人们坐在房间里聊天、休息。该中心位于丁青县城老区,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总投资5880.71万元,于2015年年底投入使用,集护理、康复等为一体,是近年来丁青县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 攝影 徐讯/人民画报
西藏对11.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10164元和4713元,农村分散供养和城乡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7070元、13213元;临时救助平均水平提高至4334元/人次。在74个国家级贫困县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改善6至24月龄儿童营养状况。
2020年11月6日,岗巴县岗巴镇“80后”党委书记李明阳(右)在牧场和群众交谈。位于西藏日喀则市东南部的岗巴县,紧靠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8级以上大风每年刮200多天,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李明阳在岗巴镇工作期间,他跑遍了全镇8个村的621户人家,成功帮助岗巴镇摘掉后进的帽子,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新华社 供图
聂荣县色庆乡的卫生院,医生正在药房配药。色庆乡卫生院保持设有藏医门诊治疗室及药房,藏医外治室内有藏医放血仪、火疗仪、金针银拔罐、药浴桶等设施。 摄影 郑亮/中国网
藏医院眼科医生珍吉单诺在为患者进行诊察。随着西藏自治区眼科中心在藏医院挂牌,藏医院越来越重视本地医生的培养工作。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2012年至2020年,连续9批选派干部19.33万余人次开展驻村帮扶。各级干部与所有贫困县、乡、村、建档立卡户结对帮扶,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等提供一对一帮助。
航拍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嘎尔德生态牧业产业示范基地。基地位于那曲市色尼区罗玛镇凯玛村,设有养殖部、生产部、综合部、拉萨销售部、那曲销售部等,公司员工107人,(其中返乡大学生25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59人)。该基地公司目前在拉萨开设8家销售店、那曲开设2家销售店,另外在那曲设有3个收奶站。2020年在商务部门的帮助支持下,12月7日取得包括有机牧草、有机牦牛、有机牦牛奶等在内的有机转换证书,并成功申报自治区农牧业龙头企业。 摄影 郑亮/中国网
西藏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多数地方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贫困发生率高,兴边富民一直为各级政府所重视。在党中央的关怀下,边境地区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2012年以来,边境县、乡、村充分享受到国家更加优惠的政策,水、电、路、居等人民生活急需的基础设施加大了建设力度。2017年西藏发布《西藏自治区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规划(2017—2020年)》,主要目标是改善边民的住房条件和边境村庄的“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以及产业建设。截至2020年底,边境一、二线行政村公路通达通畅,主电网延伸到全部边境乡(镇),实现村村通邮,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边境村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各类产业蓬勃发展,边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藏东“电力天路”电网。这条位于高山之巅、穿越崇山峻岭的高压输电线路,可以将西藏地区丰富的水力、风力、太阳能输送到能源紧缺的东部地区,也可以通过水电、光伏开发,促进当地扶贫工作的开展,推动西藏经济发展。 摄影 贡觉群培
2017年,中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党中央部署,西藏编制《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着力发展高原生物、旅游文化、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高新数字、边贸物流等产业。着力创新农牧区人才培养方式,规模化培训乡土人才,建立完善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统筹各类人才向乡村聚集。
着力推广新型村规民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繁荣农业农村农民题材文艺创作,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等,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着力通过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把西藏农牧区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