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16 05:31赵丽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代偿乙肝肝硬化

赵丽敏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安徽蚌埠 233000

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治疗中,侧重于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以及并发症防治,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选取抗病毒药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病情的持续进展[1]。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与配合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病情的控制效果。部分患者对待自身疾病的态度较为悲观,往往会消极面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为了提高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其身心状态,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针对性护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密切关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症状表现和情绪变化,在药物治疗方面进行指导,同时关心其日常生活,为其提供所需的服务,让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体验,进而达到改善其治疗依从性的目的,便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2]。本研究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2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药物治疗期间的针对性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2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本研究经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经乙肝五项检查和乙肝DN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和(或)HBV DNA为阳性,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对于乙肝的诊断标准[3]。②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验,符合《肝硬化诊治指南》对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4],发生腹水、出血、脓毒血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排除标准:①酒精或药物因素引起的肝硬化。②肝性脑病。③肝癌[5]。④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⑤中途退出研究。观察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36~71岁,平 均(50.69±7.04)岁。病 程3~15年,平 均(6.75±2.63)年。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35~73岁,平均(50.94±7.22)岁。病程3~16年,平均(6.85±1.6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和体征,合理、规范的使用治疗药物。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详细说明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在用药选择、剂量调节等方面进行指导。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观察组(针对性护理):①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向患者详细说明病情,通俗、形象的进行叙述,便于患者理解,帮助其深入了解自身疾病。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对于乙肝肝硬化的认知,有侧重点的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纠正患者的认知误区。在药物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结合药物的药理机制、疗效、副作用进行全面的说明,强调药物治疗在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医护人员需要主动询问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态度,了解其担心和顾虑的问题,耐心予以解答。讲解用药方法的过程中,说明合理、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告知其滥用药物的危害性。医护人员在制订治疗和护理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询问患者家属的意见,并向其详细介绍患者病情、疾病基础知识、药物治疗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寻求患者家属的协助与配合,能够对患者的日常用药进行监督和提醒。②心理护理。关注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警惕患者情绪的异常波动。在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主诉及其在治疗期间的行为表现,对其情绪状态做出判断,了解其焦虑、抑郁等情绪的产生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营造轻松的氛围,构建舒适的环境,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医护人员能够主动关心患者的日常生活,谈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患者能够敞开心扉,诉说其感受,能够达到情绪宣泄的作用,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向患者介绍预后良好的既往病例,达到激励患者的目的,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能够获得患者的信任,患者能够认真遵从护理人员的指导。③饮食调理。注重日常的饮食调理,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建议患者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的食物,如豆制品、新鲜蔬果、瘦肉、鸡蛋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于蛋白质、食盐、水的摄入量提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④延续护理。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在出院后进行跟踪随访,调查患者出院后的病情恢复效果及用药情况。建立微信群,方便医护人员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患者可以随时向护理人员进行咨询,护理人员能够围绕着日常用药、饮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同时围绕着乙肝肝硬化、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编辑图文和制作视频,详细说明用药方法,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发送给患者,方便患者进行学习。

1.3 观察指标

①依从性:自制用药依从性的调查问卷(信度检验:Cronbach's α系数=0.875),调查了解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0~100分),问卷回收率为100%。根据患者是否认真遵从医护人员的指导、是否按时用药、是否擅自调整用药剂量,评价为优(>85分)、良(60~85分)、差(<60分)等标准,治疗依从性=(优+良)例数/总例数×100%[6]。②并发症:观察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发生出血、腹腔积液、肝肾综合征的患者比例。③心理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严重程度进行评价,SAS评分、SDS评分的降低,反映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6]。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较于护理前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情绪状态(±s,分)

表3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情绪状态(±s,分)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观察组 41 58.69±4.05 39.72±4.23 13.182 0.001 59.23±5.36 39.25±5.03 15.125 0.001对照组 41 59.31±4.39 43.14±5.28 9.235 0.001 59.69±5.74 43.71±5.94 8.124 0.001 t值 0.665 3.237 0.375 3.669 P值 0.508 0.002 0.709 0.001

3 讨论

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发的肝病,HBV病毒侵入人体后,持续复制、增殖,诱发人体的免疫应答[7-8]。该过程中患者的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病情的持续进展则会导致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化组织,破坏正常的肝小叶结构[9-10]。乙肝肝硬化的发生,会引起门静脉高压、腹水形成、内分泌紊乱,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功能,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11]。病情发展至失代偿期,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加重,疾病的危险程度同样显著增加。为了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方法[12]。

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药物治疗期间,在合理选用治疗药物、按照科学剂量用药的同时,需要确保患者能够自觉、主动的配合治疗[13]。但是部分患者受到临床症状、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药物治疗缺乏信心,对于疾病治疗的态度较为悲观、消极,用药依从性较差。针对性护理的开展,主要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为目的[14]。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展开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于乙肝肝硬化以及相关药物治疗方法的了解。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疾病和治疗,帮助其调整心态,对于药物治疗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97.56%的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4.88%的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经过常规护理后,80.49%的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21.95%的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充分反映出针对性护理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优势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由护理前的(58.69±4.05)分降低至(39.72±4.23)分,SDS评分由护理前的(59.23±5.36)分降低至(39.25±5.0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护理在改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心理状态方面的优势。在崔莲芳等[15]的临床研究中,7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分别接受护理健康处方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35例)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由护理前的(54.2±5.1)分降低至(40.1±3.8)分,SDS评 分 由 护 理 前 的(56.2±5.4)分 降 低 至(38.8±3.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该报道与本研究均采取分组对照的方式,比较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应用效果,并得出一致的结论。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样本量较少,同时受到随访时间的限制,并不能完全反映出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的优势和不足,仍需要扩大样本量和延长研究时间,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的实施,对于提高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猜你喜欢
代偿乙肝肝硬化
肝硬化失代偿与“再代偿”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