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李 媛
如今,雪域高原与全国一道,迈进小康社会,也将翻开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8月19日,在见证千年历史的布达拉宫下,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中央代表团向西藏自治区政府赠送了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贺匾。当贺匾和贺幛揭开,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其实在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已亲赴雪域高原考察调研,他深入农村、城市公园、铁路枢纽、宗教场所、文化街区等,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
70年来,西藏发生的沧桑巨变,令世人瞩目。
1950年,7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交界的一个小山村里东风劲吹、红旗猎猎、锣鼓铿锵、战马嘶鸣……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师先遣连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这个村庄就是新疆和田市于田县阿羌乡普鲁村。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角,昆仑山脚下,是塔里木盆地与羌塘草原最接近的地方,因此,又被称为“新疆进藏第一村”。
71年前,一支英雄先遣部队从普鲁村整装出发,远征阿里,进行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二次长征”。全连官兵136人,由汉、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锡伯7个民族组成,李狄三任总指挥。行进途中,连队克服高寒缺氧、风雪严寒徒步跋涉2800余公里,历时6个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支进藏部队。他们为和平而来,解放了祖国大陆最后一片神圣土地;他们没有进行战斗,却以接近半数的牺牲被毛泽东称赞为“盖世英雄”。1951年3月,原西北军区电授先遣连“英雄连”称号,并为全连官兵各记大功一次。
西日普·伊布地今年65岁,退休前是普鲁村支部书记。“听我父亲讲过,誓师大会时来了很多解放军战士,非常热闹。后来修路的时候,来的解放军战士更多。”在西日普·伊布地的印象中“解放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最喜欢一起高声唱军歌。”西日普·依布地还告诉记者,当年骑兵队伍在村里扎营,马匹拴在村民的马棚内,至今还有不少村民家里保留着当年的栓马桩。连队的故事在村里代代相传。
4.4.2 颗粒物浓度预报月变化。从图25~图30可以看出,模式预报颗粒物浓度的月变化呈现峰谷峰的趋势。
普鲁村深处沙漠、道路不通,解放军入村前,村里许多人没见过外人。如今一条不长的村道两侧分布着各类商店,村民的独院房屋内电器设施一应俱全。西日普说,天壤之别的生活始自村民们分到了土地、牲口,10多年前开始修缮的公路更是让这座戈壁里的古村面貌焕然一新。“全村已实现脱贫,孩子们都有学上、每周还能去县城玩,这些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从普鲁村出发到西藏普兰,沿着当年先遣连的足迹,新疆和西藏的许多地区都建成了纪念碑、纪念馆,以此来纪念革命先辈,传承“先遣连精神”。
南疆军区某合成团一连的前身便是“进藏英雄先遣连”,参观英雄连荣誉室是新兵们的第一课,而加入连队也成为他们奋斗的目标。“只有政治素质、军事技能等各项考核指标都在军中位于前列才能加入连队。”连长齐楠对记者说,先遣连的英勇故事激励着每位战士的训练和工作,言传身教、在实践中践行才是传承先辈精神的最好方式。
2021年8月7日,西藏拉萨贡嘎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运仪式
如今这支部队里的每位年轻战士对先辈的故事都如数家珍,“90后”班长史景方说,先遣连136人中有不少是年轻人。“时空背景不同,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也应扛起属于我们的责任。”
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洗礼,回首过往看今朝,新藏路上的柏油道,西藏的和平安宁,各族人民安居乐业。边境兴则边疆兴,边民富则边防固。“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坚守信念、军民团结”的“先遣连精神”扎根高原,为西藏的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筑起钢铁长城。
“圆梦新居”是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一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幢幢崭新楼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漂亮。
扎西顿珠和妻子索朗措姆是2016年第一批入住“圆梦新居”的居民。据扎西顿珠介绍,他们以前的家在改则镇日玛村,石头砌成的房子透风漏雨,不通水不通电,居住条件十分恶劣。最重要的是他家人口少,无法满足牧业生产对劳动力的基本需求。为此,当“圆梦新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落成后,扎西顿珠就第一时间提出了搬迁申请。
搬迁到“圆梦新居”,扎西顿珠夫妇通过参加家政服务公司,妇女编织社等村集体产业劳动,家庭年收入从原来的3000元增加到36000元,而且老人就医更加方便,孩子们也获得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目前,像扎西顿珠一样迁入“圆梦新居”的改则县居民已有44户199人。昔日里,他们都是改则县的贫困户,或因缺劳力,或因缺资金,或因缺土地,或因病因灾致贫。如今,他们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命运,在“圆梦新居”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7月21日下午,习近平在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同村民达瓦坚参一家人围坐在客厅里聊家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亲们的好日子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是你们自己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西藏发展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70年来,西藏农牧民收入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98元,是1965年有数据统计以来的135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比1951年增长了321.5倍;作为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
岗莎村位于西藏阿里巴嘎乡,地处中国、印度和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这里本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边境小村,近年来,凭借紧靠“神山圣湖”的特殊地理位置,村集体成立牦牛运输队,村民们从逐草而居到以旅游业为生,走上了致富之路。
岗莎村因坐落于“神山”冈仁波齐脚下,与“圣湖”玛旁雍错相伴而闻名。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信徒和游客前来转神山、朝圣湖。由于这里海拔接近5000米,香客转山转湖十分辛苦,他们的行李和物品主要靠人背畜驮。当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1986年岗莎村牦牛运输队成立。当地牧民群众开始用自己的牦牛和马匹来为转山者提供搬运服务。这为岗莎村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21岁的罗布次仁和25岁的索朗多吉是牦牛运输队成员。罗布次仁除了藏语,汉语,通过村上组织的培训,现在还可以用英语、印地语和外国游客进行简单交流,“我们代表巴嘎乡,也代表阿里的形象,掌握多国语言,可以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罗布次仁说。
21岁的罗布次仁(左)和25岁的索朗多吉(右)是牦牛运输队成员,也是神山圣湖的守护者
2016年,扎西顿珠和妻子搬迁到圆梦新居,不但破解了从事牧业生产家庭劳动力不足的困境,而且老人就医更加方便,孩子们也获得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圆梦新居编织合作社
索朗多吉认为自己除了“形象大使”的身份,还是游客的信息员和神山圣湖的环保员。“游客转山途中出现身体,我们会及时联系就医;游客们有时落下东西,我们也帮他们向村里及时反映。我们每次带游客转山,都要带着小布袋捡拾沿途垃圾,保护好保护好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嘛。”索朗多吉。
噶尔县位于西藏最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这里的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脆弱,曾被称为“生命禁区”。“我们这里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噶尔县园林绿化局局长熊应龙调侃道,回忆起五年前他带领大家种植小叶青海杨时的情景他感慨“比养孩子还难!”然而,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法阻挡噶尔人的绿色向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代代噶尔人开始戈壁植树的探索。如今,狮泉河镇街道两旁红柳、班公柳、毛头柳、青海杨……已绿树成行。
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加快实施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出台《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推动生态建设从注重保护向主动作为转变,至今已累计投入121亿余元。
中国政府也一直高度重视西藏生态保护,70年来,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建设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1.2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绿色,已是广袤高原的生动底色。
江孜是西藏历史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文化重镇,古城的商贸繁华和文化底蕴让藏毯编织技艺在江孜绽放异彩。图案精美,制作精良的江孜藏毯曾是明、清年间进贡朝廷的贡品和重要的出口商品。藏毯也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与波斯地毯、土耳其地毯并称世界三大名毯。
传统藏毯工艺都是纯手工制成,制作过程需要经过洗毛、纺线、染色、织垫、剪花、设计等多道工序,色染技术也别具一格。如今,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藏毯花色、图案日益多元,在国内外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
谈到未来的打算,江孜藏毯合作社负责人旦增称来说:“现在离自己当初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希望能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实现品牌效益,把自己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也希望通过自己和江孜众多藏毯厂的努力共同打造出一个地域品牌,扩大影响力增加收益的同时能够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在家乡就业。”
在边境小镇普兰,藏族传统文化“科迦藏戏”的传承故事同样精彩。
科迦村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普兰镇辖区范围内,地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特有的地域文化,科迦村有着悠远的外贸通商历史,充满异域风情的普兰飞天服饰,就连藏戏这样有着深厚积淀的藏族文化在这个边境古村落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据科迦藏戏团团长达瓦洛珠介绍,科迦藏戏和拉萨藏戏对比,从唱腔到舞姿、再到曲调,都不一样。“我们的鼓与寺庙里的一样,是长柄鼓,敲法与其余地方不一样,跟印度鼓敲法有点相似。”为此,达瓦洛珠认为,在西藏164个藏戏团中,他的藏戏团非常与众不同,很有市场。这也是从2001年起,已经8次受邀参加拉萨雪顿节的原因所在。现在,科迦藏戏团每年会收到国家补贴25万和西藏自治区的经费补贴2万元,县里给藏戏团添置了新的演出服。达瓦洛珠正在寻思着曲目上能否结合时代主题进行创新。
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赴西藏考察,步行察看拉萨八廓街风貌,走进特色商品店,询问旅游文创产业发展、藏文化传承保护等情况,关心布达拉宫保护管理,同各族干部群众共同观看民族文艺演出,对西藏文化保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70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西藏传统文化,投入巨大人力、财力、物力,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弘扬和发展。
2021年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显示,目前,西藏公开发行藏文期刊16种、藏文报纸12种,累计出版藏文图书7185种、4009万册。藏语言文字在卫生、邮政、通讯、交通、金融、科技等领域都得到广泛使用。西藏各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2006年至2020年,安排资金34亿多元,实施西藏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等155处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工程。目前,藏戏、格萨尔、藏医药浴法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还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8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6名。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恰逢“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西藏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续写跨越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