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看意大利喜歌剧的二次繁荣

2021-09-16 03:25柳婷婷
大众文艺 2021年16期
关键词: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

柳婷婷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意大利是世界公认的歌剧王国,在佛罗伦萨一群文人志士的探索下初露锋芒,经威尼斯歌剧代表蒙特威尔第调教后日新月异,到A•斯卡拉蒂的领导下如火如荼。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总是更倾心于新生事物,喜歌剧便以幽默风趣、耳目一新的面容出现在大众视野,但社会环境、政治因素等问题也撼动了意大利的霸主地位,意大利喜歌剧渐渐落后于法、德、奥国家。19世纪初,意大利杰出作曲家罗西尼对传统歌剧形式进行大胆创新,摒弃了传统中陈旧的写作惯例,也为新的意大利式喜歌剧开辟了新的空间,开启了一条崭新的创作之路。罗西尼既挽救了意大利歌剧的颓势,使意大利喜歌剧重新得到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音乐的态度,感受到他创作的深度与广袤。

一、意大利喜歌剧的兴盛与衰落

18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正歌剧由于其形式矫揉造作,风格表现夸张而走向停滞衰退境况,喜歌剧以一种题材、语言以及演出方式都更为新颖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占据主导地位。意大利喜歌剧常取自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其音乐风格轻松幽默,具有较强的喜剧因素,往往是大团圆或胜利的结局;多使用本民族语言,采用生动活泼的对白与通俗流行的曲调演绎剧情。喜歌剧的前身是幕间剧,穿插在歌剧幕与幕之间,用于逗趣打乐、活跃气氛的小型表演,内容也不再是神话或历史的英雄,而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为题材。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佩格莱西创作的《女仆作夫人》将喜歌剧从意大利传播出去,自此喜歌剧趋向世俗化、通俗化,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继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意大利喜歌剧的繁荣及莫扎特的歌剧创作成就之后,法国歌剧为西方歌剧事业孕育出硕大果实。以奥柏的歌剧创作《波蒂契哑女》为代表,作曲家在第二幕开头的歌词部分写道“若苟活,毋宁死”,也正是这句歌词唤起了比利时人独立的意愿。瓦格纳称这部歌剧为“戏剧界七月革命的先驱者”,认为这部作品全剧的音乐创作没有一丝一毫的僵硬之处,高贵尊崇,所有经典的东西均得以保留,是真正的感人肺腑。除此之外,18世纪末、19世纪初意大利的政治环境较为复杂,被虎视眈眈的法奥国家盯住,一直无法摆脱国家分裂和被法、奥瓜分统治的状况,这个因素也使得意大利喜歌剧落后于德奥音乐的发展,逐渐呈衰落趋势。

19世纪后,意大利杰出作曲家罗西尼在当时社会政治黑暗的年代背景下,创作出多部歌剧,如喜歌剧《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坦克雷迪》等,对传统歌剧形式进行大胆创新,挽救了意大利歌剧的颓势,使意大利喜歌剧重新得到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文以《塞维利亚理发师》为例,通过对罗西尼歌剧创作特点的分析,看出罗西尼与众不同的艺术天分以及他对意大利歌剧事业的复兴繁荣做出的伟大贡献。

二、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对意大利歌剧的继承与创新

在罗西尼的一生中,他总共创作了39部歌剧,为意大利歌剧注入了新鲜活力,他为歌剧带来的神奇与欢笑,显示出了意大利语言鲜活的个性,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意大利歌剧的独特魅力。

罗西尼在《坦克雷迪》中已经显示出他的音乐不屈从于剧词,也不是按照旧式的那不勒斯派一样对歌剧进行处理。《塞维利亚理发师》是罗西尼早期于1816年根据意大利剧作家泰尔比尼改编法国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而创作的喜歌剧作品,其中表现出带有古典的灵敏和委婉的浪漫主义倾向,完全可以与莫扎特的作品相媲美。剧情讲述了阿尔马维瓦伯爵与罗西娜互相爱慕,但却遭到罗西娜的监护人巴尔托洛医生的从中作梗,因为巴尔托洛同样倾心于罗西娜并一心想要霸占她的财产,想要永远地控制住罗西娜,再加上唯利是图的巴西利奥横加掺和,伯爵与罗西娜无法在一起,最后在聪明的费加罗理发师的筹划设计下,伯爵最终与罗西娜走向婚姻殿堂、喜结连理,走向大团圆的喜剧故事。

《塞维利亚理发师》这部作品从开始创作到完成,作曲家仅用了13天,但丝毫没有让人觉得有任何仓促违和之感,相反罗西尼将滔滔不绝的旋律、刚烈的节奏、明了的分句、外形典雅而结构有时不拘泥于格式的乐段、虚幻的织体、尊重乐器独特个性的纯净的配器、虽不繁杂却往往将别有新意的和声融为一体。罗西尼既摒弃了传统一些陈旧的写作惯例,同时为新的意大利式喜歌剧开辟了新的空间,开启了喜歌剧发展的一条崭新创作之路。

本文笔者将从罗西尼在《塞维利亚理发师》中表现的音乐写作特点归纳为5个方面。

首先,旋律创作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旋律是音乐的首要要素,一首作品中最重要的便是旋律的可听性与优美感。罗西尼在求学过程中,就通过大量的抄写海顿、莫扎特等名家的曲谱感受音乐的无尽韵味,耳濡目染使得罗西尼也具备了无穷的旋律创作才能。他对于舞台艺术的知识能够和莫扎特相匹敌。《理发师》的第一幕中,罗西娜所演唱的咏叹调“我听到美丽的歌声”深切真情地表达了她对阿尔马维瓦伯爵的爱恋,前奏形象地展现了罗西娜紧张不安的心情,歌唱旋律中的双附点节奏真实刻画了剧中人物的热情形象。这些令人赞叹的自然美妙的旋律与人物的个性紧紧相扣,使音乐充满了活力,充分展示了罗西尼对旋律的完美把握和恰到好处的运用。

其次,明确装饰音与华彩段。罗西尼的装饰音与华彩段曾因为炫技而遭到猛烈批评,但其实他是为了限制歌手随意炫技而更改乐谱。尤其是17、18世纪的阉人歌手为了突出自身演唱技巧,经常改动作曲家的某些乐段,如此便不能完满的体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乐思及审美。罗西尼为了减轻和杜绝这种恶劣的现象,在创作时明确标注作品的装饰音与华彩段,使得无论是歌剧剧情、还是音乐,都更加符合人物的性格,使戏剧性效果更为凸显。与此同时,罗西尼也对当时观众们的审美表示了最大的宽容,这主要体现在他十分理解意大利人对美声炫技唱法这种传统技艺的追逐,比如在重唱与咏叹调的部分就会允许歌唱者加花演唱、使之能尽情享受舞台。

第三,罗西尼渐强。“渐强”是罗西尼在创作中惯常使用的手法,表现为运用简单的节奏型、激动人心的旋律以模进的形式发展,同时,他还会不断变换乐器,配合形成一个宽广、宏伟、有张力的整体结构。在《赛维利亚理发师》的咏叹调“造谣”中,罗西尼充分运用了这种渐强手法。歌词中这样唱道:“谣言开始于似温柔的微风一般,而在其散布的过程中,逐渐增强,最后就会爆发的像大炮、巨雷、地震般强烈。”在开始的句子处用轻微的力度奏出,在句子的不断反复中逐渐扩大音域和增强力度,造成“渐强”音响,生动的描绘了谣言像龙卷风一般的逐步扩大景象。

第四,序曲部分。序曲的特点是预示剧情或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在音乐情绪上感染听众或观众。这部作品的序曲成功渲染了整部歌剧的轻松戏谑部分,即使到现在,也是传唱的经典。但实际上这并不是特意为这部歌剧所作的序曲,而是直接借用了罗西尼自己在1815年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而创作的序曲,音乐材料一定与《理发师》毫无关系,但经过罗西尼的精编细作,强劲的戏剧性特征表露无遗,也使得听众坦然接受,极大的凸显了音乐语言其非语义性和非定向性的目的。序曲采用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由提琴、长笛和单簧管表现出三种音乐形象,将富于表情的戏剧性不断渲染,显得栩栩如生。罗西尼这种“借用”的手法其实早有先例,如在西方音乐历史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弥撒中、意大利正歌剧中,尤其是在英国的乞丐歌剧中,“借用”手法可以说是最吸引听众眼球的方式。在废弃了语义性的繁杂与呆板老旧后,还能将人物的个性表现得如此明了清晰,将戏剧的冲突性刻画得如此生动传神,也只有伟大的作曲家兼配器大师——罗西尼。

第五,对传统意大利歌剧特点的继承与创新。罗西尼的歌剧创作继承了意大利历来注重的旋律音调,也保留了意大利美声唱法的传统模式,音乐中充满了丰富的炫技性装饰旋律,并饱含诙谐、欢腾的积极面貌,同时也吸收了贝多芬式的惯用创作手法,用管弦乐队替代和强化古钢琴伴奏的宣叙调,织体清晰透明,烘托歌剧气氛。与18世纪的“古典”风格有别的一点是罗西尼对重复节奏的运用,这一做法使得乐队风格轻巧而活泼。在对合唱、重唱的运用上,在每一个场面里几乎都增加了不少的内容,还将剧中角色与角色都联系起来,推动剧情走向高潮,如二重唱在罗西娜与费加罗之间的演绎、第一幕的开始部分以及终场合唱在各幕间的运用等,都形象地刻画了起伏不定的各种场面,令观众为之动容。

三、结语

罗西尼对传统歌剧的改革为意大利的歌剧带来了重生,《塞维利亚理发师》作为罗西尼影响力最大的喜歌剧创作,最能体现出罗西尼为意大利歌剧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本文通过对罗西尼《赛维利亚理发师》创作中5个方面的继承与创新,看出罗西尼对意大利喜歌剧复兴事业的贡献。罗西尼用音乐传达人物的情感,用重唱营造音乐氛围,用独特的罗西尼渐强手法强调音乐动机,无不体现出罗西尼对时代背景的深刻把握,对意大利人心声的准确传达。在罗西尼的影响下,意大利喜歌剧才在渐趋衰落后第二次繁荣升起,此外,他对之后唐尼采蒂、贝里尼以及威尔第也产生了积极地引领作用。罗西尼就是一位巨人,一只手力挽狂澜,将意大利歌剧拉回主干道,一只手推波助澜,将意大利歌剧推向更大的浪潮!

注释:

①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第244页.②博马舍创作的《费加罗三部曲》第一部《塞维利亚理发师》.

③(美)唐纳德•杰•格劳特著.汪启璋等译.西方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第659页.

④徐靖.从《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看罗西尼的歌剧创新思维[J].艺术科技,2017,30(12):258.

⑤同上.

⑥臧琳佳.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作品赏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511.

⑦刘航.《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创作背景和风格(外一篇)[J].文化月刊,2010(07):104-105.

猜你喜欢
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
扬州市与西班牙塞维利亚结对华校奥数云授课正式启动
不会理发的“理发师”
罗西尼:始于喜剧,不止于喜剧
趣味音乐小故事二则
“遇到熟人”的礼节
好莱坞式《塞维利亚理发师》:卡通化的喜歌剧
没话找话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罗西尼的《威廉·退尔》
塞维利亚的四月花姑娘
两位理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