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行交通发展问题及建设思路

2021-09-15 02:08齐远陈敏捷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6期

齐远 陈敏捷

摘 要:过去的几十年,我国城市道路建设都紧密围绕着机动车的快速增长需求,附着于城市道路的慢行交通系统往往品质不高、设施不足、人性化缺失。慢行交通系统作为对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一环,串联着城市公共空间,是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重要载体。空间体系不完整、功能定位缺失、设施匮乏、艺术感缺失是很多城市慢行交通空间都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慢行交通空间中存在的通病进行梳理,从系统规划、空间设计、设施供给等多角度提出新的规划建设思路。旨在营造品质优良、功能丰富、尺度宜人的城市慢行交通空间。通过推动慢行交通品质的改善,积极引导居民出行方式转变、展示城市风貌、提升环境品质。

关键词:慢行交通;慢行空间;慢行品质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城市慢行系统就是慢行交通系统,包括步行、自行车、公交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曾几何时,我国也是著名的“自行车王国”,步行及自行车曾是我国民众最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方式也逐步转向机动化。高机动化的城市交通方式给部分民众带来了便捷的生活,但是,越修越宽的城市道路、越来越多的机动车辆、越来越糟的空气环境将面临的问题凸显的淋漓尽致。

1 慢行系统在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

近些年来,随着机动化交通在我国的普及,作为城镇居民早期主要出行方式的慢行交通逐渐被边缘化,这也导致了我国慢行交通发展从规划、建设再到管理都存在着较多问题,慢行系统发展也遇到了困境。

1.1 慢行交通系统缺乏整体布局

从城市用地来看,很多的慢行交通设计都缺乏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整合。慢行交通空间除去本身应有的道路空间之外,还需要与城市中的用地,包括城市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公园绿地等形成紧密、统一的整体,才能够扩大慢行交通系统的辐射范围,实现慢行空间资源串联的效益最大化。但是受制于城市以居住区为开发单元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模式,往往会限制城市慢行系统的发展,在规模和尺度上都不能构成较完善的城市慢行空间,其服务覆盖区域也较为有限,不能完全发挥着出慢行交通系统短距离出行所具备的优势。

1.2 慢行交通系统设施不完善

设施匮乏是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的另一个短板,例如自行车停放场所匮乏。近两年来,共享单车在很多城市迅速发展,成千上万的共享单车被投入到了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之中。一方面,共享单车的随用随放、价格便宜的特性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很多中短距离的出行者将其作为出行的首选方式,甚至替代了公共交通,给居民出行带来了巨大便利;但另一方面,城市慢行系统中匮乏的自行车停车场所无法容纳泛滥的共享单车,导致被使用的车辆随意地堆放到小区门口、地铁站口、办公楼附近,占用了大量的街头广场、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空间,给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变相的给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造成破坏。这场共享单车引导的慢行交通革命直接暴露了城市慢行交通设施严重匮乏的问题。

1.3 慢行交通空间缺乏管理

人行道车难行,非机动车道被占用,慢行交通系统的管理难的问题也是其发展中所遇到的困境之一。尽管许多城市的市政道路都会按照国家标准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但是在实际的道路运行及管理当中,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城市非机动车道被机动车所占用,人行道被路边经营所占用等。在机动车发展的大潮流下,城市管理者顺应其机动化发展,在道路难以满足城市机动车辆行驶、停车的需求下,将属于慢行交通系统空间的非机动车道或是划作停车位,或是用于拓展机动车道,使得本身就不完善的慢行交通空间变得更加零散,断断续续。

2 慢行交通发展策略

2.1 在规划层面注重城市慢行圈层的设计

在规划层面,应当结合城市本身的特点,构建人性化、品质化的慢行圈。在圈层范围内,要实现道路网络的优化,将特定的道路资源划分给慢行交通所使用,保障足够比例的慢行空间。要将平等安全的理念贯穿于圈层的交通的规划设计之中,例如针对自行车交通,要建设足够的自行车通道、自行车停车场所,以增强该交通方式的吸引力,达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作用。

2.2 整合机动化一体化,实现慢行公交无缝衔接

在实现城市组团、各慢行圈层串联,跨区出行方面,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因其机动化的特性,具有天然的优势。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运输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慢行交通系统若要发挥其功能,需要与城市的公交系统、轨道交通系统等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无缝衔接。长久以来,“以车为本”的设计理念制约着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剥夺了行人、慢行交通者道路使用权,道路出行变得单调化。

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代表着城市的活力,在设计方面应当以人为本。通过完善“慢行+公交”的组合出行方式,一方面能够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品质,提升竞争力,减少小汽车出行的交通量,缓解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能够串联城市中的活力区域,使其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对城市的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3 重视过街系统设计,保障安全舒适的慢行环境

城市过街系统是慢行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完善的过街系统会导致慢行交通系统在空间上的割裂,对城市慢行交通发展具有消极影响。过街系统主要包括路段过街设施及交叉口过街设施。过街设施的类型包括斑马线、地下过街通道、过街天桥等。为保障行人过街的安全,对于道路路幅较宽、车流较多、红绿灯时间较短,无法一次性穿过的道路,应当设计安全岛,以满足二次过街的需求,保障行人出行安全。

3 “最后一公里”设计

“最后一公里”指的是城市交通出行链上的第一个或最后一個环节,主要指的是用于衔接“居住地—公共交通”及“办公地—公共交通”的慢行交通空间。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推动绿色交通的发展,改善城市的出行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与公共交通系统的无缝衔接,形成便捷舒适的慢行系统。慢行系统建设主要围绕步行和非机动车这两种典型的绿色交通方式进行。“最后一公里”的精细化设计对城市慢行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慢行系统在设计上可概括为慢行道设计、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计和品质提升设计三个层面。

3.1 慢行道设计

慢行道设计包括步行交通设计和非机动车交通设计。

3.1.1 步行通道设计

步行通道主要作为短距离交通服务使用,在设计中,可按照步行的适宜尺度,结合城市的用地现状及规划,划分步行单元,以设计符合城市发展的步行系统。步行通道在布置时,应当注重其对居住区、交通站点、停车场等功能区的串联作用。通过步行通道串联这些区域,能够实现各类交通间的切换。此外在特定的小区,可以建立步行优先道路、或者庭院式道路,在保障与城市交通系统衔接的前提下,提升步行交通的品质。

3.1.2 非机动车道设计

非机动车道主要作为中短距离的交通出行使用,在设计中,可结合城市的用地结构、合理制定非机动车道的宽度。除一般满足设计规范外,还需要从人性化设计的角度出发,合理优化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例如当考虑人们并驾骑车交谈的空间时,通道宽度应设置在2.5 m~4 m。当城市的道路空间难以满足非机动车道的布设时,则可以考虑结合人行道共板设置,以保障非機动车与机动车道间的隔离。

3.2 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计

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分布应当结合交通功能定位、依据城市的人口、就业岗位、城市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居民出行特征及交通特征等合理布设。为衔接“最后一公里”交通,在轨道站、公交车站附近,需要设置合理规模的非机动车停车场,以满足居民中短距离出行和换乘的交通需求。随着共享单车在我国各大城市的普及,慢行交通设施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完善自行车的停车场所设施,满足新增车辆的停放需求,实现慢行空间的优化管理。

3.3 品质提升

慢行交通系统品质塑造主要包括设施布局、植被绿化、铺装设计等。

3.3.1 节点设施

慢行系统在满足基本交通功能的基础之上,需要另外增加一些节点来塑造空间的生机。这些节点可以是广场、雕塑、标志、特色建筑物及地面铺装等。成功的节点设计能够吸引行人,为人们营造丰富多样的城市公共空间。雕塑、景观小品等一些经过设施则可以增加慢行交通空间的趣味性,打破沉闷乏味的环境。此外慢行交通空间往往附着许多城市的公共需求供应设备,包括变电箱、道路信号箱、路灯、电线杆、电话亭、邮箱、垃圾桶、座椅的等。这些设施在城市中不可或缺,在维系城市日常运转中发挥着积极的效用。

3.3.2 植被绿化

植物绿化对慢行交通空间设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植被可营造围合或隔离的城市慢行交通空间,能够增加舒适性与安全度,改善沿线慢行空间的环境。此外,植被能够起到净化雨水、吸收温室气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作用。慢行交通空间的植被设计应当结合城市街道的规模和形式,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花草。例如通过列植乔木,可以达到遮阳挡雨的作用,绿篱则可以起到分割和围合空间的作用;花草则可以起到柔和空间改善小气候的作用。

4 结语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不少城市患上了“汽车时代”的“城市病”,车道越修越宽,却越来越堵,人行道、自行车道被机动车所蚕食。究其原因,是城市管理者一味的追求发展速度与通行效率,过度发展快速交通体系。尽管城市慢行交通的发展困难重重,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系统终究会被重视回归。本文从问题、策略、规划、设计、管理等多重角度、提出慢行系统建设与发展思路,希望能给目前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段婷,运迎霞.慢行交通发展的国内外经验[J].交通工程,2017(4):28-32.

[2]田蕾.城市人行道设计的初步探讨[J].山西建筑,2016(4):133-134.

[3]刘莹,罗辑,吴阅辛.基于人本位的城市慢行交通规划细节设计研究[J].城市规划,2011(6):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