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慧
摘 要:目前地铁在终点站的折返多采用站后折返模式,但场地受到限制或是该站不作为永久终点站时,采用站前折返也可以解决列车折返问题。本文以岛式车站采用站前交叉渡线为研究对象,将站前折返分为5个工况,并从时空资源占用角度出发,通过移动“距离-时间”曲线分析多种工况衔接转换的控制点,以及不同工况下的紧接续下的最小理论折返时间,本文认为采用站前交替折返可获得较大的折返能力。同时,折返能力主要受到信号转换以及侧向和直向进出站的影響,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影响因素参数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站前折返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提出提升站前折返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站前折返;时空资源;折返能力
中图分类号:U231.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目前,地铁终点站多采用站后折返模式[1,2],但当车站尾部受到建筑物或地形条件的限制时,可采用将折返渡线至于站前,以达到实现列车折返和减少土建规模的目的。此种折返方式对运输组织有较高的要求,但却可以解决实际设计时遇到的如站后无设置折返线条件、减少与线网中其他线路的换乘距离等问题[3]。目前我国地铁车站,约有32%的车站采用站前折返,德国约有27%,莫斯科有24%[4],我国较为典型的站前折返车站有北京地铁的13号线西直门站、6号线五路居站和亦庄线的宋家庄站、西安地铁9号线的纺织城站和重庆1号线的朝天门站。
学者对折返能力的研究较多,但由于站前折返在实际运营中实现120 s较为不易[5]和在列车折返中可能存在进路干扰[6]等一些缺点,对站前折返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提出采用站前交替折返的折返能力大于单渡线折返[7],而当站前交叉渡线配合协调的运营组织时,其折返能力可大于站后折返[8]。在应用针对性上,梁九彪提出在两条地铁线路呈T型交叉时,为减少乘客换乘时间,车站配线布置一般采用站前折返形式[9]。在站前折返能力提升上,张雨洁提出在站前增加停车线、采用大号道岔和改造岛式站台来减少敌对进路的方法[10]。
站前交叉渡线折返站根据行车密度的不同,可采用单股道折返和双股道折返,其中单股道折返又分为侧进直出及直进侧出两种方式。本文以站前交叉渡线岛式车站为研究对象,车站布置如图1所示。对列车走行距离与占用时间构建“距离-时间”曲线,从时空资源占用角度,通过不断移动该曲线,分析站前折返的多种工况。
1 站前折返工况
本文从“第一列上行列车侧向进站至II站台—第二列上行直向进站至I站台—II站台列车直向出站—I站台列车侧向出站”两列车完全不存在任何干扰的工况出发,通过移动列车的进站时间,对列车占据的空间和时间资源进行分析,找到控制列车折返能力的约束点和最优折返工况。
在研究过程中,假定I站台和II站台的侧向进(出)站时间大于直向进(出)站时间,列车停站时间大于信号转换时间和列车折返转换时间,列车在站台I和II的停站时间不固定。假设侧向进站至II站台的第一列上行列车为列车1;直向进站至I站台的第一列上行列车为列车2。
1.1 工况1
工况1是行列车1侧向进站至II站台—II站台列车1直向出站—列车2直向进站至I站台—I站台列车2侧向出站”两列车完全不存在任何干扰,前车完全出清车站后,后车才被允许开放进站信号。本文建立距离-时间曲线图,以列车预备开启进站信号为横坐标-时间周期的起点,以列车的制动点为纵坐标-距离的起点,来描述列车从制动点位置起至列车停稳到站台的运行过程。
1.2 工况2
工况2是通过向前移动列车2(上行直向进入I站台的)进站时间,得到当前车在进行II站台直向出站的时候可以平行进行后车在I站台直向进站作业。
工况2具体作业为:列车1侧向进站至II站台—列车2直向进站至I站台和II站台列车1直向出站平行作业—I站台列车2侧向出站。但此工况对第三列进站列车有一个控制点:需要列车2完成侧向出清I站台后列车3才可开始发进站进路。
1.3 工况3
工况3是在工况2的基础上,持续移动列车2进站时间,第二列车在此工况的进站时间由和工况2中的列车1的出站作业提前至列车1完成进站作业,与列车1进行旅客上下车和列车折返时间作业同步进行。
此时存在三个控制点:
控制点1:列车2的进站时间控制点为列车1必须完成侧向进入II站台的作业;控制点2:列车2在I站台的侧向出站作业必须在列车1完成在II站台的直向出站作业后控制点3:列车3侧向进入II站台的作业必须在列车2完成在I站台侧向出站作业。
1.4 工况4
工况4是在工况3的基础上向前移动列车2(直向进入站台I的列车)进站时间,在此过程中存在列车1侧向进站作业与列车2的直向进站作业产生时间、空间资源干扰的不可行情况。直至列车2(直向进入站台I的列车)提前列车1(侧向进入站台II的列车)进站,此刻将列车1成为列车1’,因此工况的控制点是:
控制点1:列车1’进站时间控制点为列车2必须完成直向进入站台I的作业;控制点2:列车2侧向出站时间的控制点为列车1’必须完成侧向进入站台II的作业;平行作业:列车1’直向出站与列车3直向进站平行作业(如图6)。
1.5 工况5
工况5是在工况4的基础上,不断移动列车2的进站时间,最后得到列车2和列车1’完全没有干扰的情况。
1.6 不同工况折返时间分析
1.7 小结
通过分析各工况情况,可以发现列车到/发的控制点主要在:前车的侧向进站与后车的直向进站作业、前车的直向出站与后车的侧向出站作业、前车的侧向出站与后车的侧向进站作业。在平行作业上一般是前车直向出站与后车的直向进站作业。
从计算公式看,折返时间间隔与信号转换、侧向进出站时间、直向进出站时间和停站时间有密切关系。从深层来看,影响上述时间的具体因素是折返站站型、列车速度以及列车的控制方式,其中列车限速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此与列车类型、坡度、停车制动曲线和道岔限速有关。
2 折返能力计算实例
2.1 计算参数取值
计算参数参考ERTMS/ETCS列车模型标准。主要参数如下:
(1)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 km/h,信号ATO推荐速度75 km/h,列车总長120 m;
(2)信号转换时间15 s;
(3)站台I和II停站时间60 s,同时包含折返时间;
(4)采用9号道岔,列车过岔限速35 km/h,采用12号道岔,列车过岔限速45 km/h。
2.2 测算结果
采用9号道岔工况1平均折返时间约为168 s、工况2平均折返时间约为152.5 s、工况3平均折返时间约为128 s,工况4平均折返时间约为87 s,工况5平均折返时间约为168 s;采用12号道岔工况1平均折返时间约为160.5 s、工况2平均折返时间约为144 s、工况3平均折返时间约为121.5 s,工况4平均折返时间约为83.5 s,工况5平均折返时间约为160.5 s。从中可以看出12号道岔相较于9号道岔平均减少6.7 s,对不同工况而言,采用站前交替折返的折返可获得较大的折返能力,工况4的平均折返时间均小于120 s,当能充分完成各项进路及折返作业紧接续时,工况4可获得较大的折返能力。
3 结论
对比不同工况,采用站前直向和侧向交替进站,在紧工序情况下具有较大的折返能力,平均折返时间小于120 s,可以保证30对折返能力。对比不同道岔型号,12号道岔折返时间平均小于9号道岔6.7 s,折返能力约可提升8对。在日常运营及设计中,可根据行车密度,选用不同工况,当行车密度需求更高时,可采用大号码道岔来提升双股道的折返能力,保证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张国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李琼.地铁站前交叉渡线折返能力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19(2):75-78.
[4]江志彬,韦实.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站线布置形式案例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2):40-45.
[5]于辰成.城市轨道交通典型车站配线设置研究[J].铁道通信信号,2019(8):79-83.
[6]王珮瑶,郭进.基于列车追踪仿真的城市轨道交通折返能力的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1(12):54-57.
[7]陈骏,袁江,王芳玲.设置站前交叉渡线初期终点站的近远期折返能力适应性研究——以南宁地铁2号线2期工程坛泽站为例[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0(3):389-396.
[8]徐小亮,柴慧君,薛强.地铁列车站前折返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0):119-121.
[9]梁九彪.城市轨道交通站前折返能力分析与计算[J].都市快轨交通,2008(5):27-30.
[10]张雨洁,王文波.地铁折返站折返能力计算及其参考图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20(11):141-148.
[11]徐小亮,柴慧君,薛强.地铁列车站前折返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0):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