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着力塑造“共同意识”

2021-09-15 20:17吕俊昌
世界知识 2021年14期
关键词:巴新岛国岛屿

吕俊昌

2021年7月2日,由日本主办的第九届日本—太平洋岛国峰会以视频形式召开,包括日本首相以及14个独立的太平洋岛国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领导人参加。这一峰会机制的稳定运行已经成为日本对太平洋岛国外交的最显著特点,日本也是唯一一个与太平洋岛国存在类似机制的域外国家。

近代以来,日本与太平洋岛屿地區建立了密切联系。20世纪上半叶,日本抓住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机会,攫取了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等地的前德国殖民地。二战前后,大量日本移民在政府支持下涌入太平洋岛屿地区,日裔群体成为日本与该地区的重要人文纽带,日本也时常借部分岛国日裔人口凸显“亲缘关系”。后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在太平洋岛屿地区大肆扩张,试图构建起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最外圈生命线,但最终以失败告终。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试图对外树立友善、合作的形象。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无疑对刚独立不久、经济落后的太平洋岛国产生了较强吸引力。在1985年日本首相出访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新)之后,1987年日本外长针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提出了尊重独立自主、支援区域合作、确保政治稳定、扩大经济合作的所谓“仓成主义”,奠定了日本对岛国政策的基石。

开展全方位援助,聚焦环境与发展

经济联系是日本声称其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重要纽带,这突出体现在日本对岛国援助方面。太平洋岛国大多经济落后,长期依赖国际社会援助。日本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援助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并持续至今,援助金额也不断增长,从最开始的几万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7亿美元。2018年,日本又提出在三年内对地区援助5亿美元。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岛国受到较大冲击。日本积极提供医疗用品、设备和技术,提供各种优惠的官方贷款,以帮助岛国经济从疫情中复苏。

日本对岛国的援助有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国际协力机构是日本外务省下属推行日本对外政策的执行机构。该机构在巴新援建了大型污水处理厂和国际机场;在萨摩亚资助了环境保护项目,积极组织太平洋区域环境计划合作;在所罗门群岛、马绍尔群岛、萨摩亚等国援建道路与港口等。上述项目均取得了良好成效。日本还致力于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合作,推动对太平洋岛国援助。2018年11月,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日本联合宣布将援助巴新建设电网,到2030年将向该国70%的人口供电。2019年9月,日本和新西兰在萨摩亚联合成立太平洋气候变化中心。

在援助方向上,日本官方宣称不会与其他国家在数额上竞争,而是致力于提升对太平洋岛屿地区重点国家的援助份额。比如,日本对资源丰富同时也是面积最大的地区国家巴新、被称为地区“空中交通枢纽”的斐济提供了多方面援助。以巴新为例,自该国1975年独立以来,两国间高层互动频繁。近期,日本还决定向该国提供2.8亿美元的紧急贷款援助,由日本援建的该国第二大机场也将被命名为“巴新—日本友谊机场”。斐济方面,2021年2月,日本与斐济签署了约1亿美元的新冠肺炎应急贷款(该款项约占斐济2020~2021财年总收入的12%),并且向斐济提供特殊的优惠贷款条件。不过,日本对其他亟需帮助、但是经济与地缘重要性较低的国家的援助却不多,如图瓦卢、瑙鲁等。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应对成为日本对太平洋岛国的重要外交突破口。太平洋岛国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状况非常忧虑,特别是海平面上升被认为是岛国的“灭顶之灾”。而日本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经验丰富,例如在提升社区与气候应对的韧性、灾害风险管理、灾后恢复等方面。在这些领域,日本对太平洋岛国提供的援助包括:2012年帮助建设灾害应对保险制度;向太平洋岛国提供社区培训项目,提升应对飓风等自然灾害能力;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岛国建设防浪堤,实施港口升级计划等。此外,在对太平洋岛国援助方面,日本还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

通过日本—太平洋岛国峰会夹带本国政治议程

日本—太平洋岛国峰会机制是日本编织与岛国共同意识的重要平台。这一机制始于1997年,每三年一届,已经成为日本与岛国之间常态化、规范化的沟通平台。通常来说日本被分类为东北亚国家,但同时在地理上日本也属于广义上的“太平洋岛国”。峰会设立之初正式名称为“日本—南太平洋论坛峰会”,然而近些年峰会却多以“太平洋岛国首脑峰会”为名示人,“日本”一词的隐去反映出日本试图彰显其“太平洋岛国”的身份、拉近与太平洋岛屿地区国家之间距离。历次峰会上,日本也着力塑造“太平洋共同体意识”。比如在第二、五、七届日本—太平洋岛国首脑峰会上,日本分别提出“太平洋前沿外交”“太平洋环境共同体”“太平洋公民社会”等口号,强调与岛国人民共享同一片海洋,同受太平洋环境影响。

2018年5月19日,第八届日本—太平洋岛国峰会召开,会场“恰好”在日本福岛县。

日本—太平洋岛国峰会主题广泛,合作框架日益完备。综览历次峰会主题,离不开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灾害防范、对外援助、海洋事务、人文交流等。第九届峰会的预定主题除气候变化、海洋管理与利用、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外,还包括应对新冠疫情等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挑战。2019年,峰会还推动成立了“促进与太平洋岛国合作跨部门委员会”。

但日本并未将峰会作用限制于特定议题,而是试图“夹带私货”,将本国政治议程塞入太平洋岛屿地区。比如,第六届峰会上,日本获得了太平洋岛国支持其“入常”的允诺。自第八届峰会起,日本就借峰会卖力推销其“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2021年6月底,在第九届峰会召开前夕,日本又与多个太平洋岛国领导人通话吆喝其构想,试图推广日本主张的“海洋安全与海洋秩序”。另外,日本还将与岛国相关性不大却与日本密切相关的东北亚事务纳入峰会议程,比如朝鲜半岛核问题和“被朝鲜绑架的日本公民”回国问题。虽说只有部分岛国对相关议题感兴趣,但是岛国方面还是与日本在这些议题上达成了一些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第九届日本—太平洋岛国峰会召开不久前的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批准了将福岛核电站的100多万吨核废水在未来排放入海的计划。虽然议题也进入了峰会议程,但却未引起太平洋岛国的广泛声讨。事实上,这并非是涉核议题首次出现在日本与岛国关系中。1981年,南太平洋论坛(太平洋岛国论坛前身)就曾对日本计划将放射性废物排入海洋提出抗议。双方也自那时起就开始了有关涉核问题的协调,而日本—太平洋岛国峰会正是协调的重要平台。例如第八届峰会就“恰好”在日本福岛县举办。

总之,日本对太平洋岛国的外交致力于构建“共同意识”、获取国际支持,稳固于对外援助,巩固于峰会机制。经过在岛国的数十年经营,日本在太平洋岛屿地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当下太平洋岛国普遍未对日本将核废水排放入海等事关自身生计的行为进行激烈声讨。

猜你喜欢
巴新岛国岛屿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我画上一座岛屿(四首)
南太岛国“说不”背后的智慧(观察家)
巴新: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大洋洲岛国
巴新“中国城”开工,澳媒酸酸的
中国援助巴新菌草和旱稻技术项目启动
蜿蜒曲折的岛屿迷宫
千年五战:一个岛国的野心
没有大海,如何会有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