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上断云闲

2021-09-15 05:58马进
中华手工 2021年2期
关键词:天竺王先生筷子

马进

苦节虚心

我儿时生长在江南,记忆里有一种烙花镶锡头的竹筷,有其他筷子不可比拟的自然、纯朴和野趣,它曾是杭州的符号。对于我来说,烙在竹皮上的云紋一直在心中暗地里飘摇。钱塘这片受佛眷顾的山川,是为文、雅、灵、秀的代言,就连筷子也不例外。

关于天竺筷的由来,最初的发明者虽已不可考,但根据这些零散的史料和丰富的传说,能大致判断:其工艺最初定形于天竺、灵隐一带,生产开始于光绪年间,随后出现了专门从事加工天竺筷的作坊,进而逐渐流传为江浙一带民间常见的日用品。

天竺筷的发明首先应归功于杭州丰富的竹资源。采一段两节的小苦竹枝条,一断为二,便是一双天然的筷子。而这一类的小竹,在天竺及灵隐一带的山上至今仍比比皆是。天竺三寺(即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三寺通称)不绝的香火带来的客源和商机,可能是竹筷上的图画的灵感来源,也是众多作坊集中出现的成因。天竺筷上烙有西湖风景、诗文花鸟、菩萨佛像等图案,是为投其所好。筷子本身,在历来的宣传上也强调其带有增口福、带好运的民俗意蕴和宗教含义。

多年前我见到天竺筷第五代传人王连道时,杭州天竺筷厂尚存——现已迁至运河福地创业园里。当时,“杭州天竺筷厂”位于京杭大运河边上的一座公寓楼里,很不起眼的塑料招牌被安在楼道的进口处。王连道是这厂子的主人,70多岁,清瘦的身材,穿着一双黑色的旧布鞋。王先生自号“石古”,善金石书画。见我的目光在办公室墙上的那幅字画上流连,便索性拿出自己的篆刻来。“我师父是西泠印社的,我自己的东西都只是玩笑而已。”自豪和谦逊都含在一句之中。杭州的“老底子”们,恐怕都会以西泠为傲,以能文善墨而感自豪。“小时候,家里人把我托在一个私塾里,6岁开始就跟着一个红鼻子先生学书法,渐渐地便成了一种自然,割舍不去的爱好了。”

柳宗元有首诗叫《苦竹桥》,里面有两句写道:“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苦节可以被理解为文人的风骨和气节,虚心则有不为世情所左右的宽达。王先生的气质,散发着一种从容与闲适,更像是一个文人、一个玩家,而不是掌管一份产业的厂长。2006年他承包了改组后的天竺筷厂,当初冒着家人的反对,这毅然的决断也正是出于对天竺筷的情感,不愿意它随波逐流,最后消失不见。长久以来,他把销售以及行政事务全交给了女儿王旭琼——天竺筷的第六代传人去打理,自己则一心摆弄他的天竺筷。他不虑筷子的销路,而是在一心想着它的形、它的魂。他认为要以文人的眼光去看待传统的手艺,它们的历史,包含的文化。中国人发明的东西,每一件都是充满大智慧和趣味的。如果你不明白其中的趣味,那么,就连一双筷子你也做不好。

筷里乾坤

王先生说,是中国人发明了筷子,但日本有筷子节中国却没有。中国的筷子按照材料、形状、纹饰可以分出很多品种,基于礼仪文化,统一起来又有说不完的故事。而天竺筷的特点首先要从它的材料说起。王先生告诉我,小苦竹和大叶箬竹都是空心细竹,其天然的长度和直径非常适合做筷子。

“天竺筷保留原始竹青,自然成型,也不用油漆。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材料的原始模样。值得一提的是,适合制作天竺筷的材料,须是长成两三年后老去的枯枝,我们不会去砍青嫩新发的枝条,因为水分过多,质地太软,不适合拿来做筷子。”

天竺筷看似简单、原始,但制作起来非常繁复、耗时。采竹、锯竹、脱脂、理坯、磨头、砂光、画稿、雕版、烙花、打孔、上头……天竺筷厂的工匠们用手工或者半机械的方式,实践着总共20多道的工序。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当的耐心和技术,而最关键的即是烙花和镶头,这也是天竺筷与其他筷子最明显的区别。据《杭州市二轻工业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有位潘三四师傅,对天竺筷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从那时起,天竺筷被烙花、镶头,成了人们记忆中的那个样子。

王先生随手拿起一支筷子,要我细看那上面的花纹,图案需分3次火烙。上、下两段稍短,多用抽象的云纹、水纹。中间稍宽,是一副筷子要表现的主题,或是佛像、花草、山水或是字号、诗词、对子。王先生指着他搜集来的老机械:“以前的匠人,把刻有浮雕的铁板放在煤炉上加热,铁板的温度,旋转竹筷时的速度和力度是关键,手势和火候都很难掌握。”旋转,铁板接触竹的皮肤,青烟便无声地飘散,留下暗红的烙印或梵音、佛寺,或柳絮、春潮。杭州的姿色和气韵,都被艺术地浓缩在这直径不足7mm的竹枝上。而那些书画皆是王先生的手笔。

筷帽在最初是个简单的半圆形锡质金属箍。如今,天竺筷的“基本款”仍沿用这种做法。但筷帽其实是天竺筷为数不多的可被延伸或变化的部分。王先生强调说:“创新必须建立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于天竺筷来说,传承宗脉可能更为重要。”于是筷帽的创新显得格外的谨慎,三潭印月的雕刻是造型上的突破;玉石、翡翠以及檀木的运用则是材料的改良。那些别致的筷帽就像是老竹上长出的新枝,而制作者担心的是它们会不会像嫁接一样的突兀,这种对于传统的尊重令人肃然起敬。

王先生拿出一把几十年前的天竺筷问我:“你小时候用过的是不是这个样子?”我答应说是,然而当他问及是不是这种烙花的时候,除了云纹我却再想不起别的来。曾经日用而无知,熟视而无睹,那些图案和筷子浑然一体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今天在这里细赏或感叹,因它们不再是寻常的餐具,而是礼品,是被保留的工艺,是得到抢救的传统。它们仍然是杭州的象征,但象征的是哪个杭州?若这筷子寻常得如泡沫饭盒一样随处可见,谁又会去刻意留心那些烙花?聚景园里的泉池,曲苑边的白莲,湖心亭的石塔和孤山上的初雪,一切杭州的美都应该会在上面,不用拿起来验证,也用不着细想,因为你知道那是天竺筷。

猜你喜欢
天竺王先生筷子
不速之客
天竺取经之二
多功能影音室K歌影院两不误,满足全家娱乐需求 北京天竺新新家园
说『筷子』
八种天竺鲷科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筷子
竹筷子
筷子
警惕提升信用卡额度的骗局
天竺综保区成功引进两家飞机租赁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