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英
【关键字】高校 美育建设 美育学科 美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美育建设同样迎来了新征程。近年来,国家以美育理论与实践为依据,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美育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将美育工作提升到了战略性层面。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当前我国高校的美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革推进,彰显了现代美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新时期的美育工作肩负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历史使命。
美育思想最早由18世纪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席勒提出,其著作《美育书简》的发表标志着美育正式成为一门学科,主张通过美育将人的理性和感性相统一,使人保持应有的完整性。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理解为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美的精神、陶冶情操、塑造灵魂,也可以上升到以文化人、以文载道、为中华文化筑基、促进民族兴盛的层面。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明确呼吁“德、智、体、美”并举。蔡元培在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首次明确提出“美育是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认为美育能让国人的感情更加纯正,并将西方美育理论思想与中国“礼乐相济” 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会贯通,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全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构建了中国近代高校美育理论体系。
美育非关小事,而是成“人”之道。美育是人的高层次需求,通过“由技到艺、化欲为情、转识成智”,充分发掘人的本质力量,陶冶人的精神世界,发展人的创造思维,促进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升人的生命境界,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美育的日益重视,与美育相关的一系列指导性政策和文件频频出台,高校美育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上热中冷下凉”现象和“名高位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第一,在政策落实层面,存在美育的重要性、普及性和美育教育实践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美育是一项针对全体国民的普及性工作。早在2017年,人民日报就发表过评论,称“美育是一种刚需”。随着国家多项政策文件、指导细则的发布,美育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社会主义美育需要从人本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高校美育在师资队伍配备、课程教材设置、校园艺术氛围营造等方面还停留在传统模式,因而难以发挥资源整合能力,难以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创新。美育教育片面化、单一化,熏陶和化育作用式微。
第二,在个人发展层面,存在美育对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性作用和学生对美育工作实际存在感和认同感不足的矛盾。精神生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价值观是精神生活的核心。不同价值观决定不同的精神追求和状态,对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高校美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高校对美育在大学生价值培养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仅仅停留在对音乐、文学、舞蹈等单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的教授层面,缺乏对大学生审美、心理、情感、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持續引导,难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认同感和归属感,因而难以为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支撑。
第三,在文化市场层面,存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趋势同校园审美启蒙缺位、大众审美能力偏低的现状相背离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为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的指引——文化产业除了要坚持真、善、美的底色外,还呼唤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面对在地域文化、教育背景、生长环境和审美能力上相差较大的学生群体,高校缺乏审美启蒙和升华教育,没有形成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丰满、从通俗到经典的美育教育体系。审美教育的缺位将导致大众的审美能力偏低,精神生活的物化可能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功利化,这都不利于高质量文化作品的创造和发展,不利于文化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学校的审美教育是教育最高级的表达,能够充分展现教育的初心,引导学生向爱而生、向美而生。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以美养德”“以美育智”“以美铸魂”,为国家、民族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针对当下高校美育工作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美育理论研究,为美育学科建设奠定基础。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们通过研究与探索,已经达成基本共识——“美育学”学科建设势在必行。美育学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尤其需要加强对美学、艺术教育、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当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推动了美学和中华文化与当代艺术学相关的基础学科研究以及学科体系建设。毛泽东同志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也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艺术理论研究,努力改变现代艺术理论研究薄弱的局面。
只有不断加强对美育学科的知识建设和理论支撑,培养更多的专业性美育人才,建立系统完善的美育教育体系,才能准确认识高校美育的实质,从根本上解决审美启蒙教育缺位的问题,从而实现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陶冶大学生艺术情操、塑造大学生美好心灵的目标;同时,应鼓励文化产业朝质量化、多元化、经典化、民族化方向发展,助推我国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优化校内艺术环境,营造潜移默化的美育氛围。彭锋教授曾提出:“美育重在熏陶与化育。从学校美育实践活动的整体开展过程来看,要把环境效应和学生自主爱好学习两个重要方面紧密地联系结合在一起。”中国著名美学家叶朗教授曾指出,提高美育的最有效途径是多欣赏、多聆听。
优化校内艺术环境,营造潜移默化的美育氛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喜爱。为充分调动大学生对美育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积极性,可以在校内举办各类活动,如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等;可以邀请各界艺术名家大师走进校园,举办音乐、美术、戏剧等学术讲座和艺术沙龙,开展学习实践;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走廊等公共空间,陈列国内外艺术家们的优秀作品,全方位地营造“向真、向善、向美”的校园美育文化环境;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国家和地方的音乐厅、美术馆、书法堂、博物馆等美育场馆,让那些历史文物和传统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教育的丰富资源,让广大学生在观赏和体验中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变迁,自觉弘扬中华文化,真正解决美育工作存在感、认同感与实践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
三是优化美育课程设置,完善美育的教学内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发展要求,建议高校美育课程设为“必修+选修”的双层模式,提供“必修+选修”的教学内容安排,并进行严格考评。例如,要求学生选择一至两门美育必修课,在此基础上酌情选修与美育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一方面增设美育必修课课程。围绕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科技美等,全方位、多层次丰富美育课程内容,如《高校美育》《美意》《艺术概论》《艺术与科技》等。另一方面高校美育教师应充分结合传统通识教育理念,特别开设一系列美育教学选修课程,供广大学生自由选择,以进一步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其创造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在运用美育教学方法的途径和方式上,要坚持以学生自我为主的教育理念,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活跃性与积极性。例如,将实践与理论相互融合,以体验美、表现美的方式为中心,营造审美氛围,传授审美技巧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同时,可以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审美艺术,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感受、体会和理解美。
四是科学助力在线教育,建立全球慕课系统。建立全球慕课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美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可以积极开展美育网络公开课、在线直播等教育活动,让高校的美育网络课程插上新媒体的翅膀,摆脱地域限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全球慕课系统上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赏析”等专题课程,能够进一步增强对外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和影响力。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全球知名慕课系统上发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优秀课程,对展现中国形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
五是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荀子有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加强高校美育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创新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美育教育,能够切实改善美育教育片面化、单一化的问题,是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此,一方面,要对高校美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审美修养、较强的理论知识研究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通过举办教师基本功展示和评选比赛、开展美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召开学校美育工作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从思想品德、教学能力、科学研究等方面提高美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整合各类美育资源,构建各学院与各机构通力合作、各专业与各校区信息共享、艺术专业与非艺术专业互动互联的模式;邀请优秀院校的教师来校讲学和访问,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建立“美育师资共享机制”“联合培养机制”等,为美育工作者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
(作者为北京大学与中国音乐学院联合培养在站博士后,中国音乐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南大学音乐舞蹈系副教授)
【注: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5批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5208)阶段性成果】
【參考文献】
①席勒:《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
②蔡元培:《蔡元培经典》,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6年。
③彭锋:《艺术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④Habibi A, Damasio A. "Music, Feelings, and the Human Brain", Psychomusicology: Music, Mind, and Brain, 2014, 24(1):92-102.
⑤Hew, K. F. & Cheung, W. S.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Use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 Motivations and Challenges", Education Research Review, 2014(12):45-58.
责编/孙渴 美编/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