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世喜 黄信诚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都在有所提高,同样,农业水稻生产,其效率也要有所进步。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等,但是随着劳动力及人工栽培的成本不断上升,我国的水稻农业生产技术也要有所提高,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传统的水稻种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阻碍水稻经济的发展,并且,人工栽培还对水稻的生产质量有所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局势中,寻找全新的水稻耕种技术,提高水稻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是当前所应该重点考虑的。我国的工业制作技术,相比较传统而言也有着很大的进步,因此,在进行水稻生产栽种的时候,将工业技术与水稻栽种相结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中水稻机进行水稻插秧就是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主要标新。通过水稻机进行水稻插秧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水稻种植效率,并且对于水稻的质量改善也有着很直观的意义。因此,本文就关于水稻机插秧的优势以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展开研讨,并为相关的水稻栽种技术的具体实施提供一定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优势;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是社会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必然要寻求更加科学高效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并且,我国的农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因此,运用水稻机进行水稻的插秧种植机生产,能够有效的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解放劳动力,为我国的水稻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路径。水稻机插秧种植技术相比较传统的人工插秧,有着很多的优势,在经济效益的获取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
1 水稻机插秧的优势
1.1 水稻機插秧能够有效的降低水稻种植成本
水稻机进行水稻幼苗的插秧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提高社会资源的理由效率。
首先,水稻机插秧能够更好的利用农田,提高对农田的使用率。传统的人力进行水稻插秧作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并且在进行插秧工作的时候,很难掌握在一个科学的苗间距下进行水稻幼苗的插种。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农田有很大一部分土壤会被浪费掉,提高农田使用成本。但是在水稻机进行插秧作业的时候,可以全面的掌握苗间距的大小,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幼苗栽种间距。传统的手工插秧,秧田和整个农田的栽种比例为1:10,但是在水稻机进行插秧的时候,其比例能够得到1:90,大大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其次,运用插秧机进行插秧工作,在科学的掌握苗间距的插秧工作中,处理会降低土地的利用成本以外,还能够减少后期肥料的资金投入。由于苗间距处于一个科学的范围内,幼苗在后期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利用阳光或者是其他天然养料进行生长,不存在苗与苗之间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水稻幼苗后期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人工肥料的使用量。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水稻的绿色生产,还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水稻生产中,肥料自己的投入,进而降低水稻的生产成本。
最后,在对一个单位的农田进行插秧工作的时候,一台插秧机就可以快速的完成,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现阶段的劳动力价值在不断上涨,采用人工插秧的方式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进而会增加人力投入的成本。但是插秧机进行水稻插秧,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会极大程度的降低相关的人力生产成本。
1.2 提高水稻的插秧效率
采用传统的人工水稻幼苗的插秧工作,由于人的体力问题,会造成水稻插秧效率大打折扣,但是采用机械进行水稻插秧,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机械插秧不会受到体力的影响,能够有效的提升水稻幼苗的插秧效率。水稻机进行水稻幼苗的插秧,相比较人工插秧而言,能够快二十倍以上,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天可以完成一个单位内的插秧工作,而水稻机可以完成二十个单位的插秧工作。在进行水稻机插秧工作的时候,可以大幅度提升其插秧工作效率。并且,水稻机进行插秧的时候,所选取的水稻幼苗也相对交系哦啊,因此,在种植之后,水稻幼苗也能更快的进入到生长期,并且会大幅度特生水稻的生产效率与质量。
1.3 抗病虫害能力增强
运用水稻机进行插秧作业,能够更加准确的控制苗间距,将苗间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在幼苗的后期生长中,能够降低病虫害的产生及传播概率,进而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并且,采用水稻机插秧的幼苗,其种植的深浅也在科学的范围内,大大的提高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在其后期生长的过程中也不会由于水稻生长不良等情况感染相关的病虫害疾病,有效的提高了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2 水稻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2.1 做好育秧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水稻机插秧工作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幼苗育秧工作,水稻机所需要的水稻幼苗大多是比较均衡的,因此,在进行水稻机插秧工作前,要对水稻幼苗进行科学的育秧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际育秧工作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环境气候、降雨量等诸多因素。例如,雨水较多的地区,在进行水稻育秧的时候,就要对水稻幼苗的根系部位做特别的处理,提高其抗洪涝的能力。另外,在水稻育种育秧的时候,还要加强前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用防虫药浸泡过的水稻种子进行育苗。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自生性的病虫害给水稻幼苗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水稻育苗的时候,每一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土床的总质量要达到两千克左右,这样能够确保水稻幼苗的根系有着足够的生长空间,进而培育出的幼苗根系也会相对发达,提高其后期的存活率。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在水稻育苗的时候,尽量选择背风向阳的条件进行育苗,这样能够大幅度提高水稻种子的出苗率,提高生产效益。
2.2 选择播种时间
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对于水稻的播种及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水稻的最佳播种时间在五月中下旬到六月中旬这个阶段。但是,我国的纵向维度跨度大,不同的地区可以结合这一标准进行适当的延期或推后,另外,由于每年的气候差异,也可以将插秧期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调整的天数上下浮动不会超过一周,这样才能保证水稻种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3 播种育苗
在育苗进行播种前,需要将育苗放在塑料软盘中进行育苗,一般情况下,每1km2水稻田,需要大概四百张三十厘米乘六十厘米的塑料软盘。在水稻种子育苗的时候,每张塑料软盘上可以播种一百克左右的水稻种子,然后通过加湿加温的方式,对水稻种子进行育苗工作。
2.4 秧田的管理方法
对水稻秧田的管理,也是提高水稻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对床土进行加湿工作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加湿的湿润程度,不可水分过大或不足。水分过大的时候,可以会造成幼苗出苗率低,或者是烂根的情况,如果太干燥,则会造成干种或者是死苗的情况。因此,在秧田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湿度的控制。
另外就是,在秧田管理工作中,还需要适当的施加促进水稻幼苗生长的肥料,确保水稻幼苗能够生长的更加茁壮,提高其抗病虫害及抗倒伏的能力。
2.5 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每个农作物生产阶段都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病虫害是所有农作物的天敌,因此,在水稻生产的工作中也要注意病虫害的相关防治工作。一般情况下,在育种、育苗、播种的时候都需要采用相关的药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3 结语
在现阶段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我们需要对农作物。特别是水稻的生产方式进行改革,这样能够更加快速的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提高水稻的生产质量。农业粮食生产,是保证一个国家稳定的基本前提,并且也是一些上层建筑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此,采用水稻机进行水稻插秧种植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的水稻产量,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婕,苏昭柏,孙成亮,等.商品育秧基质与营养土不同配比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8(1):11-13.
[2] 陈恒,袁雪梅,陈国梁,等.双季水稻生物降解秧盘机插技术应用效果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2018(5):71-73.
[3] 陈鑫坤,杨克军.不同育秧秧盘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8(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