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斯诺的“两种文化”谈起,提出形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者之间的对立及鸿沟的根源在于人类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为超越二元对立,从根本上解决“两种文化”问题,提出建立科学与人文的主客体统一场,在该场域中积极开展比较文化和跨文化理论与实践探索,提出广义的“第三种文化”概念,积极建构包括社会科学、科普文化在内的“第三种文化”,特别是科学美学,并在科学中心场域中寻求科学美学的具象化科普展示,包括展项、剧场、动态雕塑等科学与人文调和、融通的理论与案例,为解决世界范围内“两种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贡献来自科学中心的方案、智慧与力量。
关键词 两种文化 美美与共 主客体统一场 科学美学 科学中心
1 科学与人文:从二元对立到美美与共
1.1 科学与人文的二元对立
1959年,英国科学家、小说家C.P.斯诺(Sir Charles Percy Snow)在剑桥大学发表了题为《两种文化》的讲座,敏锐地意识到了他所处的工业化社会的一个发展趋势,提出了“两种文化”的重要论断,认为“整个西方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分裂为了两个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文化,一个是科学,另一个是人文,这种分裂状态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障碍[1]。斯诺的这次讲座及后续出版的《两种文化与科学变革》*及其扩充版《两种文化与第二种见解》,在西方世界特别是文化研究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旷日持久的“两种文化”之争。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概念颇具命名力,如今被广泛地用来刻画当代文化危机。
“两种文化”的对立不单来源于上世纪以来教育领域的学科分化与偏倚,从人类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斯诺“两种文化”并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独有偶,19世纪赫胥黎和阿诺德的对话、20世纪初中国学者丁文江和张君劢的论战所引起的科玄大战等都在不同的时空之维下上演了类似的关于科学与人文对峙与博弈的争论,反映了外在的机械文明与内在的文化教养、现代与传统、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则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2]。归根结底,“两种文化”的对立来源于人们长久以来对科学和人文两者差异性的经验性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二元对立范式:人们往往认为科学与人文之间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精确与模糊、逻辑与情感、度量与隐喻、计算与想象等对立[3]。
1.2 科学与人文的美美与共
克服和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范式,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从根本上看,需要一种整体性的直觉观。科学与人文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手段,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都是由人所从事的[4],秉持求同存异的思想,可以缩小乃至弥合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人文)之间的鸿沟。通常来说,如果将科学描述为研究世界中万物存在的客体场,而将人文描述为研究人类自身存在的主体场的话,那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首先需要建构一个主客体统一场(图1)。这个主客体统一场建立的前提是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科学客体场具备的主体性(客体没有独立于观察主体的存在)和人文主体场具备的客体性(艺术也追求具有普遍性的“理式”)。主客体统一场的建立可将其内部的二元对立转化为一体两面,以克服任何具有科学至上主义倾向的文明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底蕴和叙事逻辑相契合,是大同思想在文化领域的体现。
2009年,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基于中华文明内在精神,以中国人一以贯之的整体思维方式,于“‘美美与共与人类文明”一文中提出了认识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一个理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报告中指出美美与共的文明观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2020年,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等单位发起的科普伦理倡议书中提出“科学与艺术一样,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我们重视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以求美美与共。要在学习借鉴国际同行宝贵经验的同时,积极开展交流合作,通过科普增进文明互鉴[6]。” 可见,美美与共是科普伦理的内在要求,也是一种文化自觉。美美与共已然成为处理不同文化、文明关系方面的重要指导思想。
笔者认为,美美与共不仅是处理中西方文化、文明博弈共生的重要思想,还可以为解决“两种文化”之争贡献中国智慧。将美美与共的思想运用于科学与人文的对峙中,欣赏科学或人文文化各自领域所创造的璀璨成果的同时,也应该去欣赏其他文化的成果,将其他文化视為目的而非手段,在互相欣赏的过程中促进不同文化达到一种和谐,并呈现持久而稳定的和合共生、和而不同,提倡将科学与人文上升至审美的哲学高度,并在这个审美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树立起一种科学与人文“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
在这个主客体统一场中,我们还可以打破科学与人文的二元思维,即科学与人文只作为主客体统一场中的两个极致的向度,在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对立中掺入第三种、第四种……乃至第n种文化,从而打破一体两面的刻板化框架,形成多元互补、立体共鸣的开放格局。实际上,1963年,斯诺在“再看两种文化”一文中回应他所提出的“两种文化”问题时,已提出了一种具有调和性质和功能的“第三种文化”的概念,主要指侧重数字统计和调查论证的社会科学,希望促成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慢慢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和鸿沟,使二者实现和解与融通。
笔者认为,“第三种文化”不仅是斯诺强调的社会科学、布罗克的科普文化**或凯利的流行科学文化*,而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包含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外的各种异质文化,以及文化间的相遇与杂糅,即“第三种文化”实际上是第三种、第四种……乃至第n种文化的集合体。“第三种文化”可以是科普文化、科幻文化等典型的科学-人文文化杂糅体,也可以是凸显STEM动情(Hearts-on)之维的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文化、数字人文文化等新兴的科学-人文文化共生域。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科学美学作为“第三种文化”的生成及其意义,以呼应上文中提出的在审美的哲学高度上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通和统一的命题。作为沟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新的桥梁,科学美学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方兴未艾,它包含科学与美学、真理与美的关系等经典问题。
1.3 展示科学之美,走向科学美学
美学是根植于人类的创造性行为中的,无论是通过人文的,还是科学的符号语言表达出来。美学不仅具备对于对象的吸引力、能给审美对象带来愉悦的感受,而且是人类思维最复杂的反应之一。它会调用康德所谓的崇高的悟性和优美的机智,足以激发、引导、表达科学过程,以弥合科学与人文文化的鸿沟。美学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融通不亚于传统意义上哲学对理智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的弥合。
从比例和谐的希腊宇宙的“天球”形象、毕达哥拉斯勾股定律、黄金分割、牛顿经典力学,到近代爱因斯坦相对论、沃森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等科学定律、模型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理式带来的科学之美。已有学者将这种科学美的直观体验上升至科学美学。麦卡里斯特(James McAllister)在《美与科学革命》(1996)中提出了“科学中的审美范式演化模型”,将科学革命视为审美剧变,把“一场科学革命看成是与有明确审美标准的传统的决裂”,开辟了从美学角度研究科学哲学的新途径[7]。在国内,徐纪敏在《科学美学思想史》(1987)一书中,倡议建立科学美学,提出了“科学美学”的概念,认为科学美学是由自然科学和美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既可以成为理论科学学的一个分支,又可以成为美学的一个分支[8]。
笔者认为,在科学与人文的主客体统一场中,应积极开展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跨文化研究和第三种文化的建构,努力实现科学与人文美美与共、文化互鉴,促进多元文化的和合共生,以打破两种文化、二元对立的既有格局。通过展示科学之美,引导公众感知、认知科学之美,培养、塑造公众的科学美感,倡导科学美学等第三种文化的生成与建构,推动科学的美学转向,走向科学美学,不断趋近于以“美美与共、文化互鉴”为特征的,科学与人文文化相互调和、互相融通的文化平衡态。下文就以科学中心为例,辨析在科学中心如何以科学美学思想为指导,开展科普展示的研发与设计。
2 将展览作为审美体验的科学中心展示设计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演进,学科之间开始交叉或融合,科学与艺术互为主、客体的情景(场景)越来越多,如人文(藝术)类博物馆把科技作为客体以展示(表达)手段的形式使两者深度融合,反之亦然。
当代科学中心是公众参与科学(PES)、科学传播(SC)、非正规科学教育(ISE)共同发生的公共场域。公众对科学的参与更加活跃,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在近年来兴起的“公众科学”(citizen science)模式中,公众可以切身参与到生态、气候、天文等各种科学研究过程中,可谓真正拥有了改变科学和社会的力量。科学传播的主题由知识转向态度、行为,健康传播、环境传播、危机传播都是活跃于当代科学传播范畴内的子领域,这些主题的传播大多指向态度或行为的变化,聚焦健康、环境可持续性、效益与风险等[9],并出现了科学传播与社会(SCS)等新的交叉学科;科学教育也由动眼(Eyes-on)、动手(Hands-on)、动脑(Minds-on)发展到动情(Hearts-on),将焦点转向了STEM教育的情感维度,反映了科学教育的侧重点由科学内容向科学语境的转向,让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在更为广阔的文化中可持续发展。
可见,科学中心场域涉及的各专业领域的变革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种受众个体的感受与体验,以及由此带来的认知和行为层面的塑造力。而这些在科学中心场域内时刻发生着的进程变化也必将给科学中心展示内容带来影响。笔者曾用“具身化”(embodied)和“涉身化”(embedded)来描述近年来科学中心在展示主题方面对应的变化,认为科学中心的展示主题由科学技术回归身体和生活世界,呈现出了技术具身的倾向。米勒认为,由于“科技馆疲劳”,公众在科技馆中的学习无法改善“缺失模型”,相较于知识的习得,观众在科技馆中收获更多的是一种对于科学现象的感知。下面就从展项、剧场、动态雕塑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将展览作为审美体验开展展示设计,提升科学中心展览的吸引力,给审美对象——观众带来愉悦的同时,开启观众的悟性,让其领悟科学的崇高,调动观众的机智,让其体味科学的优美。
2.1 展项:奥本海默的设计美学
奥本海默(Frank Oppenheimer)是物理学家、教育家,世界上首个科学中心、被《科学美国人》誉为“世界最好的科学博物馆”——旧金山探索馆的创始人和馆长,开创了科学中心的先河,被誉为“科学中心之父”。他建立科学中心的初衷是非功利性的,甚至是一种对自己前半生研究原子弹给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的救赎[10]。奥本海默的名字几乎成为了他所倡导和践行的“动手做”和“参与式”等当代科学中心展示理念的代名词。
奥本海默的科学美学可以说是朴素的、先验的、直觉的,他自己常用“事物感觉”描述自己的科学美学思想。奥本海默这种关于“事物感觉”的美学被运用在展品概念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将“事物感觉如何”这种美学应用在博物馆创建和运营过程中的各个领域。在奥本海默看来,感知(perception)是科学、艺术、诗歌和文学的基础,他将科学中心描述为自然现象的森林:“一片充满自然现象的森林等待你来漫步其中”,并认为“将感知作为探索馆这样一个想把所有东西放在一起的地方的切入点再合适不过了 [11]。”探索馆展示了自然的工作原理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在人类感知的层面上传播这种原理与联系。
奥本海默重视美学考量,将美学视为个体成长的一部分。他所建立的探索馆描绘了一种自然世界可见的美、形式与结构,但探索馆内在的美学原理却并不容易被看到,它们与个体所看到的事物没什么关联,这有别于大多数博物馆的传统美学考量,探索馆的美学更多的是考虑人们的感受,特别是人们来到这个场所后所触发的感受。在奥本海默看来,美学既涉及品味的养成,也包含建立某种张力,并提供渠道释放这种张力。因此美学需要被引入年少孩童的体验中,并融入他们的思维,籍此影响一定数量的成年人。这样,对于他们而言,美学才能成为决策的基础,而不是事后的考量。
奥本海默的科学美学对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在于他创建的探索馆是从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双重视角来观察自然的。在探索馆里,科学家和艺术家就同一自然现象,提供不同角度展示。例如就散射这个主题,在探索馆里有一系列展示,让观众了解其科学细节。“不断变化的太阳画”是艺术家米勒(Bob Miller)创作的,是探索馆最早的展品之一,这个展项的展示动感十足,利用三棱镜与各种小镜子组合,从阳光中抽离纯色,创造出豪华壮丽、引人入胜的景观。奥本海默研究学者、美国科学作家科尔(K.C.Cole)在《一些难以置信的美妙正在发生:奥本海默和他创造的世界》(2009)这本奥本海默传记中指出,奥本海默研究了从原子到宇宙的我们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并致力于通过基于感知和认知的科学美学将人们从各种各样固有的先见中解放出来,让世界在观众面前焕然一新,让观众重新对世界充满好奇,去发现、去创造世界的美妙。[10] 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博士张誉腾将奥本海默的科学美学描述为一种博物馆哲学,并认为奥本海默的这种关于博物馆的哲学可以建立科学与艺术的关联。“在奥本海默的想象里,探索馆是一个艺术和科学都可以用来当作载具,帮助观众了解自然现象的场所。探索馆的教育哲学是:科学与艺术是一体两面,相符相成,都是了解自然不可或缺的工具。”
奥本海默的科学美学具体体现为探索馆展项的设计美学。当被问及如何把上述关于美学的思考融入探索馆的建设中时,奥本海默指出要将科学美学融入展示设计中,“其中一种方法是把美的东西做成展品,以避免展品一贯的乏味。这样的展品让人产生好感。我们展出的这些展品里,有些之所以被放在这里展出,只是因为它们给人以美感。比如,我们有一个展品,它就是一个简单的巨大的滚珠轴承。在它旁边有一个标语,写着‘一些机器感觉不错。我们想让人们做他们想做或可能想用一个展品去做的事。这些展品都是足够灵活,没有固定的操作程式。[12]” 在1980年墨西哥蒙特雷“科学博物馆的国际使命”大会上,奥本海默发表了主题为“展项概念与设计”的特邀报告,再次指出“人类的感知”是贯穿探索馆每个展示主题的线索,展项设计遵循但不限于以下几条重要原则:①在不同环境中,对有趣的或重要的現象进行多案例展示。②展示须别出心裁、具有启发性,或给人以审美享受。③展项需要有张力,来引发好奇心,或是一个有趣的任务,或是一种可爱的效果,借由张力的释放获得美学或心智的收获[13]。秉持奥本海默的科学美学理念,探索馆至今仍是世界上在科学与人文融合方面首屈一指的科学中心,是世界科学中心的先驱和风向标。
在国内,上海科技馆在科技馆行业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且具有先导性和示范性优势,2018年获得“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是国内首家获此资质的科技馆。2019年,上海科技馆作为“技术推动科普教育和文化体验的典范示范”入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10强榜单。上海科技馆自主开发的部分临展的科普展示设计中已彰显了科学美学理念:“美丽化学”展从微观细节展示美丽的化学反应,“矿物珍宝”特展展示矿石的生命;“星空之境”展依托数学科技全感官沉浸式还原银河、极光和2 200万颗完全真实位置的星辰,让观众感受星空下的钢琴演奏之唯美与震撼。
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的科普展示在主题和形式上也颇具科学美学特质。展览以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提炼“合手”形态作为空间组织形式,寓意“共同守护”和“小以见大,枝叶关情”的空间意念。该馆包含食健养和、美丽妆颜、药济天下、大医良器4个展区,其中美丽妆颜展区就是关于美的展区,设置艺术化的风筒、梳子、口红、花瓣雨,营造绚丽、时尚的化妆品空间,结合化妆品的生活应用,解密如何科学选择、正确使用和安全消费化妆品。
2.2 剧场:叙事中情感的宣泄
费尔德曼(Alan J. Friedman)是物理学家、博物馆发展与科学传播顾问,曾任纽约科学馆(New York Hall of Science)馆长22年之久,在过去数10年间,一直关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问题。在“对通过艺术传播科学的反思”一文中,他坦言虽然STEAM运动倡导将艺术融入STEM课程的教授中,以丰富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但STEM和艺术在以下方面存在深刻的、本质性的差异:①STEM和艺术具有不同的评量系统(STEM有明细、严格的验证方法,而艺术的评量则更为主观,对创意和洞见的高低、好坏的评量总在发生变化)。②STEM想法必须可以完整地复制,而艺术则强调独特性,在教育环境中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还是颇具挑战性的[14]。
在该文中,费尔德曼列举了3个实现了通过艺术展示科学的科普场馆剧场剧目。第一个例子是《粒子狂热》(Particle Fever),它是一个关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科学纪录片,展示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紧张等待研发多年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上线运行的重要时刻的过程,“每个人都摒住呼吸,观看屏幕——没有任何变化。科学家脸上显露出沮丧的神情。经过几分钟的煎熬,他们受命重试一次。随后是几秒种的空白影片……突然在位于中心的一个屏幕上闪现出一个明亮的光点,接着其他屏幕开始出现符号和图形[14]。” 就是这一刹那,达到了戏剧的高潮,通过科学家、工程师面部表情、声音、肢体语言的变化,观众感受到科技发现与进展那一刻的狂喜。费尔德曼认为,这部科普纪录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关注到了科学教育的情感维度,以及STEM教育中关于兴趣、态度、感受的部分。
第二个例子是《伟大的广袤》(The Great Immensity),一部以气候变迁为主题的音乐剧。演员向彼此诉说气候变迁的科学证据,其中1914年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的最后的信鸽——玛莎的挽歌尤为动人心弦、直抵人心。玛莎在挽歌中倾诉着她的孤独。“每次我读到此处的脚本,或听到这段歌声,我总是泪眼朦胧,难以继续看下一个镜头[14]”,费尔德曼如此描述其动情力。该剧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气候变迁的道德责任转化为了情感化的表达。通过艺术传播科学的关键之处在于科普展品首先应当是一件艺术作品,要让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其创造力,以避免枯燥的教化式科学传播。
第三个例子是《守护者》(Guardians),一部关于海洋的芭蕾舞剧。该剧没有一句台词,只有舞蹈、音乐、影像、服装、道具和情感。该剧探讨了海洋中生命的进化,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及解决。在情节上大胆采用了梦序叙事(dream sequence),男主角在梦中沉入海洋,接受了来自可爱的海洋生物的馈赠——一只贝壳,开启了梦序,最后他逐渐了解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到了陆地生物的行为给海洋生物带来的影响,并转变为了地球生命守护者的角色。该剧重新启用了在梦中接受教化这一人们早已遗忘的古老的科学教育形式,编制梦境、以芭蕾舞的形式别具匠心地实现了艺术对科学的传播[14]。
在国内,上海科技馆科普影片制作能力居行业领先地位,由上海科技馆制作的自然题材影视作品“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科普片获得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具体分别为《中国大鲵》《扬子鳄》《震旦鸦雀》《岩羊》《文昌鱼》和《川金丝猴》6部作品。该系列科普片深入描绘我国濒危珍稀动物及其生存环境,首次在科普片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括民间传说、典故、水墨画等,并结合科学家最新科研成果,以科学家为主导,利用多种摄影手段以及动画呈现等方式,用讲故事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珍稀物种一年四季的生活习性及其生物演化过程。通过科学与艺术的融合,重构观众体验,通过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重构叙事逻辑,通过科学与技术的融合,重构表达方式,以多维融合的方式阐释了科学美学的展示设计。
广东科学中心“人与健康”展厅的“基因剧场”以视频嵌入技术,演出了破解基因的孟德尔豌豆实验的故事,揭开生命遗传密码,展现科学的内在美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卡林加奖”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李象益教授将其称之为科学与艺术结合典范。2016年,广东科学中心引进了来自英国伦敦卡巴莱机械剧院(Cabaret Mechanical Theatre)和苏格兰格拉斯哥沙曼卡动力剧院(SHARMANKA KINETIC THEATRE)的机械木偶展,其中10件2 m多的大型金属机械剧场震撼人心,由熊、鸟、敲钟人、猴、鼠、猫等造型组成的巨大雕塑交织着灯光和音乐欢快地运动着,每一个角色都严格遵照其设定的动作程序运行,进行着或幽默或伤感的叙事,让人流连忘返。观众不仅感慨于眼前精巧的机械装置,更被机械剧场的创意所打动,“与其说观众是为眼前的一件件初次蒙面的展品所震撼,不如说是在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15]”。近年来,广东科学中心开始重视科普剧目的自主研发,自主编排的《我和科学有个约会——材料》和《魔力数学》在2019年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中荣获大赛一等奖,为科学中心科学与人文结合进行了剧场叙事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2.3 动态雕塑:时空赛博格的浪漫
动态雕塑(kinetic sculpture)作为一种动态艺术,是西方现代雕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态雕塑打破了传统雕塑静态、单一、单点透视的形态边界,增加时间之维的同时,呈现动态、分裂、多重空间特性,由此改变了雕塑的意义生成的方式,通过剧场化的表达,强调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场域关系,塑造了新的意义诉求、叙事功能,以及審美与接受方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电子影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雕塑家对霓虹灯、橡胶、钢板等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动态雕塑更多地融入建筑、装置艺术的表达方式,并逐渐成为当代公共艺术中一种主要形态。强调雕塑作品与观众的“互动性”,通过人与雕塑之间的肢体接触、声波传递等实现人机互动,将观众的参与视为作品意义必不可少的部分,使作品更有趣、更好玩、更让人乐于接受。当代动态雕塑大量使用新材料,与现代科技结合,注重对音乐、水、灯光及运动等因素的运用并全面介入公共空间,运用当代艺术观念、技术手段、材料重新演绎和发展传统,通过当代科技与艺术思维的整合,显示出当代技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全新角度,并激起人们的哲学思考[16]。笔者认为,动态雕塑是一种时空赛博格,可用于现象的耗时性表达,是再现与表现相统一的现象叙事,即科普展示。作为科学中心特别是其内部公共空间的展项,动态雕塑具备其独特的力量,适用于表现科学美学内涵,通过“表象”机制实现感受科学之美的“动情”科学教育,以场景式造型展示、实现科学理念的具身性生成,是以感知体验为主要互动形式的思辨式、涉身性展项。
科学中心公共空间中不乏动态雕塑的魅影。美国加州科学中心内部有一个5层楼高的动态雕塑,可持续扩张或收缩,其形态随观众观看的角度不同会发生变化,观众时而看到一个五角星,时而看到一张蓄势待发的弓,时而又看到一个马鞍。美国(新泽西)自由科学中心的动态雕塑赫伯曼球体,是设计大师赫伯曼(Chuck Hoberman)最为家喻户晓的博物馆杰作。这项展品历史悠久,已成为新泽西自由科学中心的标志。第一个赫伯曼球体于1992年在该馆中庭天井中安装,2007年该球体又重新安装在了该馆更新改造后的入口大厅里,由缆绳悬挂在空中,700磅的铝球顺畅地持续扩张或收缩。美国西雅图太平洋科学中心户外展区的动态雕塑“声之花”(Sonic Bloom),每朵花里都装有传感器。5朵“声之花”会在观众靠近时唱起歌来,5朵花的歌声各异。如果5名观众同时与它们互动,在其间随意走动,便可以创作和声作品。安大略科学中心大厅上空的动态雕塑“云”是一件里程碑式的动力装置,100块雕塑元素由计算机控制程序驱动,各元素运动速度稍有不同,这些元素慢慢地由同步运动到非同步运动,不同步的时候,空间中会出现大波纹,当完全同步的时候,会表现出固体状态,甚至突然消失,当不同步程度最大时,雕塑元素在空中呈现混沌状态。在这一结构中有三种明显不同的组织状态:一是当所有元素旋转一致,无论在主观体验上,还是空间形式上,该结构都接近固体(在固体状态,物质内的原子分布呈现出高度的规则性);二是当元素旋转偏离这一固体状态后,该结构会融化成一种液体流,其间伴随有明显的波的传播;三是在超越一定阶段后,旋转的关系变得不明晰,该结构呈现出气态,体现出随机性和非连续性。“云”在大厅内呈现出持续的形变和模式转变,展现了混沌与有序、科学理论与人文体验、客体性和主体性之间的张力。
3 结语
综上,20世纪50年代斯诺提出了科学与人文是“两种文化”的命题,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鸿沟的再度重视和讨论。“两种文化”的对立和互斥不利于人类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制约瓶颈,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难题。尽管有学者认为半个多世纪前,“科学”与“人文”分裂、按照不同的路径和方向演进,是工业化引起的社会分工和学科分化的历史阶段性的结果,或许不是人类社会的本原想法,可能仅仅是社会分工或教育学科化而造成的人为的分立。但笔者认为,“两种文化”之争的根源在于人类主体性和自然客体性的二元对立思维定势。为了从根本上突破、超越“两种文化”的二元对立,需要建立主客体统一场,探索“第三种文化”的可能内涵,不断趋近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化互鉴、和合共生的文化平衡态。“科学”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和描述,“人文”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和描述,“技术”是人类在用“科学”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发明创造,“艺术”是人类用外在的形式表达“人文”的手段,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科学与人文”与“技术与艺术”是人类与“自然”、“自己”沟通的外在(或人造)的表现。
“第三种文化”可以是斯诺提出的调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社会科学文化、布罗克提出的科普文化,也可以是科幻文化、科技伦理等两种文化的交叉领域。本文特别提出了科学美学作为“第三种文化”的效度及意义,提出科学美学是实现科学与人文文化相互调和、互相融通的文化平衡态的路径之一,并在科学中心场域中,寻找了科学美学科普展示化的可能通道,包括展项、剧场、动态雕塑等,旨在通过展示科学之美,引导公众感知科学之美,培养公众的科学美感,促进科学美学等“第三种文化”的生成与建构,推动科学的美学转向,走向科学美学,在文化的主客体统一场中积极开展跨文化、比较文化研究与实践,为文化共同体的良性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力量与智慧。
参考文献
[1]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3.
[2]曹莉.“两种文化?C.P.斯诺的意义”:回顾与思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0(06):49-58.
[3]RadmanZdravko.Towards Aesthetics of Science[J]. JTLA(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Letter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Aesthetics), 2004, 20/30(5): 1-16.
[4]金惠敏.整体与直觉——海森伯科学美学思想管窥[J].哲学研究,2014(08):122-126.
[5]谷文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EB/OL].(2020-4-22)[2021-3-3].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422/c40531-31684055.html.
[6]中國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发布《科普伦理倡议书》[EB/OL].(2020-9-25)[2021-3-3]. https://new.qq.com/rain/a/20200925A012E000.
[7]孟建伟.科学与人文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222-234.
[8]徐纪敏.科学美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44.
[9]Dam F, Bakker L, Diikstra AM, Jensen EA. Eds.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M].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2020: 13.
[10]Shapiro T. Something Incredibly Wonderful Happens: Frank Oppenheimer and the World He Made Up [J]. 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 2010, 53(3): 391-393.
[11]张娜,羊芳明,罗静婷.科技馆场域中的科技文化建构与传播[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58-59.
[12]张娜,羊芳明,罗静婷.科技馆场域中的科技文化建构与传播[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61.
[13]张娜,羊芳明,罗静婷.科技馆场域中的科技文化建构与传播[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63-75.
[14]Friedman Alan J. Reflections on Communicating Science through Art[J]. Curator:The Museum Journal, 2013,56 (1): 3-9.
[15]张娜.技术文化后人文主义观照下的展项叙事[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4):224-227.
[16]粟多壮.新动态艺术:拉尔方索的动态雕塑探索[J].雕塑,2006(03):32-33.
作者简介:张娜(1986-),女,北京人,博士,副研究员,广东科学中心研究设计部展项研究主管,研究方向:科学传播与普及、科技文化与叙事、科普展览创意与设计,E-mail: 422392276@qq.com。
Beauty Sharing——The Exhibition Design of the Science Center towards Scientific Aesthetics// ZHANG Na
Author's Address 168# Ke Pu Road, University Town, Guangzhou, P.R.China, E-mail: 422392276@qq.com.
Abstract Starting from Snow's "the two culture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root of the opposition and gap between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culture lies in the dualism stereotype of human beings. In order to transcend the dualism and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wo cultures", it 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a unified field of subject and object of science and humanities. In this field, comparative culture and cross-cultur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should be actively carried out, and a broad definition of "the third culture" is proposed. "The third culture" that does not limit to social science and popular science culture, especially including scientific aesthetics, should be constructed and communicated. Specific science display of scientific aesthetics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center is sought, including exhibition, theater, kinetic sculpture in the theories and cases of the harmony and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humaniti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imbal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wo cultures" worldwide, and contribute to solve the questions by offering programs, wisdom and strength of science centers.
Keywords two cultures, beauty and beauty, unified field of subject and object, scientific aesthetics, scienc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