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上海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文化实践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取得经验与不足建议为例,阐明在新形势下博物馆教育活动面临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并结合从业博物馆教育工作的体会及思考,描述了目前博物馆教育面临的现状,对未来博物馆教育发展前景提出具体策略和意见。
关键詞 博物馆教育 传统文化课程实践 博物馆教育活动愿景及建议
0 引言
博物馆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艺术品的收藏、保护,也作用在文化研究和文化教育方面。[1]通过对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再利用,开展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可以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上海博物馆成立于1952年,是首批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它所反映的是自史前以来至近代的中国青铜、陶瓷、绘画等艺术发展的历史。目前,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100余万件,其中珍贵藏品约12万件,并设有10个主题陈列馆展陈近一万件精心挑选的文物。馆内展馆包括青铜馆、雕塑馆、陶瓷馆、绘画馆、书法馆、印章馆、玉器馆、家具馆、少数民族工艺馆和钱币馆,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最具特色,其中陶瓷馆、绘画馆和钱币馆内还各自设有1个专馆。此外,上海博物馆还设有3个临时展厅,不定期地举办临时展览。凭借数量大、内涵丰富的馆藏文物, 博物馆可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需求, 履行全方位的教育功能[2]。例如上海博物馆多媒体活动室以丰富的互动模式,为学生观众提供了一个展厅之外的有趣而知性的场所。它位于北门外西侧下沉广场,以学生观众为主要对象,活动室设计了多项手工体验活动,使其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感受和贴近文物。
近几年中国博物馆的场馆数量、展览数量和参观人次逐年递增,青少年观众的数量更是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有特点、成体系、蕴深意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博物馆教育是在博物馆环境中的基于博物馆实物的教学活动,其任务是支持参观者(学习者)的发展[3]。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内容因此而变得越来越丰富,并且因其容纳了人文、科学与艺术等多重元素和不拘泥于课堂学习的特点,日益成为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与传统的博物馆参观导览方式不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更多强调的是“体验”与“互动”的教育理念,并结合博物馆自身特点,构建日益完善的博物馆教育体系。
笔者就以上海博物馆众多系列文博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案例来说明文博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上海博物馆宣教部门曾在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周,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策划了纸文化主题系列博物馆教育活动,“手工宣纸”是其中一个比较出彩的主题活动。
1 纸文化主题系列活动释义
一张纸可以承载多少文化积淀?一张纸可以成就多少文化创意?让学员亲手实践纸的制作和使用,从而认识其中所蕴含的艺术、历史等文化内涵,感受中国式的典雅生活,探索在未来生活中的无限创意。
2 手工宣纸活动策划思路
2.1 策划宗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洁白细腻的宣纸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其光洁度、色度、吸水性等特性直接影响书画艺术的效果,墨落纸上,微妙的差异,便可变幻出浓淡不同的艺术效果。作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纸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用品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并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亲手抄制一张宣纸,直观鉴赏宣纸其中的奥妙,在实践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2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对宣纸制造过程中的原料准备及加工工艺的描述,让参与者初步了解纸的诞生的文化知识背景,从而对我国的古代伟大发明有直观的认知。
能力发展目标 通过手工体验活动中的具体实践及团队相互配合的体验,有效培养参与者的观察想象能力、动手创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情感培养目标 让参与者在活动中不仅对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造纸术建立直观认识,有效激发爱国热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科技本身产生兴趣,理解科技让生活发生变革的道理。
2.3 活动规模与形式
参加活动的对象均为初二以上学生,每次活动人数限定30人。开展活动的限额报名办法通过不同的媒体预先告知社会公众。每个主题活动的单次活动时间被设计成约90分钟。在确定的活动场地分授课区域和活动区域。先由老师在活动中心的讲座区域讲课,时间约为30分钟。随后学生由老师安排在活动区域开展手工活动,时间约为1小时左右。
3 手工宣纸活动内容策划及筹备
3.1 手工宣纸活动的课程设计及准备
设计手工宣纸活动的第一部分是先由老师在活动中心的讲座区域讲课,时间约为30分钟。其主要目的为:
一是授课老师收集有关资料,简明扼要向学员说明中国传统宣纸的制作工艺环节,主要包括:纸浆主要原材料青檀树树皮和沙田高干稻草的采集与加工工艺;纸浆的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宣纸的制作工艺流程等。
二是在课件里说明体验手工宣纸活动的详细操作步骤,指导学员在下一个手工活动环节顺利完成“宣纸”制造。
3.2 手工宣纸活动手工环节的材料及工具筹备
纸浆原材料 青檀树树皮、沙田高干稻草(主要用来展示);由合作伙伴宣纸生产厂家提供简易纸浆成品,在现场用家用搅拌机处理一下即可投入使用;
抄纸用具 苦竹做的帘子两张(一张用来抄纸,一张用来垫着)、竹框、两根竹片条、水、水缸(放纸浆用)、水桶(洗手用)、搅拌棍(搅拌纸浆用);
烘纸用具 烘墙或烘板(根据所做的宣纸的大小来决定,小的用烘板,大的用烘墙),松针做的刷子、毛巾。
3.3手工宣纸活动手工环节的操作步骤
一是将已备纸浆捣匀,将组合好的框放入装有纸浆的水缸中;
二是将纸浆均匀地盛在框中,一定要尽量分布均匀;
三是抄纸(捞起框),拿下内框,洗框;
四是连着网将竹帘掀起,将带纸浆的竹帘从一边铺在木板上;
五是揭下竹簾,用抹布将带纱网的纸浆擦干;
六是等纸浆在木板上呈现固体状时,慢慢地从一边揭下纱网,洗纱网;
七是将带有固体纸浆的木板放在阳光下晒干。
4 策划主题讲座,强化“手工宣纸”活动效果
在相应时间段内邀请国内纸文化研究领域顶级学者举办纸文化主题系列讲座,以强化手工活动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力度,譬如: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王菊华高级工程师的讲座《云衣素魂——中国造纸》,讲述了公元105年东汉时人蔡伦发明造纸术,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并且让活动参与者明白随着纸张逐渐普及,人们开始重视纸张加工技术,施胶、染色、涂蜡等工艺相继而出,纸张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得以同步提升。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陈正宏教授的讲座《千秋书颜——古籍版本》,让活动参与者明白当纸张用于书籍制作时,知识的传承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无论稿本、抄本还是印本,纸上留下的不只是字句、墨痕,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印记,是我们透过纸背了解古人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
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部顾音海主任的讲座《锦绣云册——古代书蕴》,让活动参与者感受到书之美的秀外慧中,从选题到内容,从纸的选择到排版布局、装帧设计,在每一个细节中散发出独特的气质,深刻理解为什么书籍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气神。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李维琨研究员的讲座《墨色——书画于纸》,从不同品种宣纸的不同特性角度,阐述了不同纸张满足了不同的书画创作需求,熟宣凝墨助于工笔,生宣化染助于写意,而纸张的不断改良也推动了书画技法的多样变化和日益精湛。活动参与者在大开眼界的同时,深刻感受到纸张的文化魅力。
5 活动思考
5.1 活动效果的评价与复盘
开展相关活动之后,我们会通过各种手段来检测活动的效果,譬如:有计划地开展观众调查问卷等。在反馈信息中,我们意识到通过精心组织安排的“手工宣纸”活动,尽可能全景式地展示了宣纸文化的前世今生及设计制作和发展前景,且整个活动的设计主要以符合孩子的教育特点为本,保证了活动本身的体验效果,让参与者有效感受手工宣纸文化活动的乐趣,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达到博物馆教育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参与者通过直观的互动活动,深刻感受造纸术这项伟大发明对我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加深了对古代科技发明进步的理解,并且锻炼了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在调查反馈中,我们还发现在博物馆开展面向家庭的青少年教育活动时,明显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基本特征:博物馆可提供的服务内容非常广泛,尤其是亲子活动;大多数家长高度重视,活动的需求潜力巨大。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我们逐步改进活动过程的细节,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使之日趋成熟,成为可持续开展的优质文博教育活动。
5.2 活动的亮点及遗憾
活动的主要亮点有:
第一,以“成就感”提升参与者兴趣。参与的学生甚至可以当场在自己“造”出来的土纸上画画或写字,并在活动结束后带回家,实在是颇有成就感,有效地提高和保证了学生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兴趣。
第二,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有效拉近了博物馆与青少年的距离。不乏乐趣的活动体验,在客观上不仅起到了博物馆教育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效果,也为以后博物馆教育活动内容的拓展及可持续性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就此深入人心,让孩子在娱乐中感受了一把“高大上”的科技。
活动的遗憾主要有:
一是单一家庭参与活动次数少,积极性有待提高;二是总体而言家长对博物馆教育的认知度还较低;三是在活动现场,个别参与者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还有待提高,活动组织者的现场掌控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等等。
5.3 积极拓展教育活动经费的来源及保障
有关青少年教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我们同样也在经历着一个逐渐转化的过程。以笔者的工作实践而言,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一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收费教育项目的效果总体要好于免费项目。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运转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支持,所以急需开拓资金渠道,由于体制原因及不同地域的博物馆事业发展不平衡,导致开展活动所需经费的来源及保证存在一定问题,但我们的体制也不允许博物馆在教育问题上踏入经营性的领域。二是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客观上需要寻求合适的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合作伙伴。与社会教育机构的合作不失为一条可以尝试的博物馆教育发展途径,当然,作为场地资源方的博物馆把控好活动本身的文化品味及传播正能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5.4 活动的推广价值
旨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纸文化主题系列活动中的“手工宣纸”活动,以提升参与者的主题认知、情感培养及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为抓手,以讲授知识、欣赏作品、探寻奥秘、体验手工为主要方式,提供了详实的纸文化基本知识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教学体验模式,为参与者营造了一个主题鲜明与活泼灵动的文化课堂。活动让每一个现场的体验者感受到平时在学校课堂里很难享受到的过程乐趣,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传统教育以外的素质教育活动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当前,我国国家综合实力已取得长足进步,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祖国传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及传承显得尤为迫切。主题活动除了让参与者感受祖先们的智慧力量以外,还促使参与者明白古代人类科技发明的进步,对今天生活品质的深远影响。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从未离去,它就出自我们的手中。
5.5 文博教育活动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像手工宣纸活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笔者在长期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这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是博物馆行业发展的一个大好时机。基于多年工作的观察与思考,笔者对我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可逐步实现的参考建议:
首先,应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内容逐步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的博物馆教学制度与博物馆课程系统,从国家层面在根本上解决博物馆教育的定位问题。
其次,有计划地加大对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财政扶植力度,鼓励博物馆在公益性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收费项目,同时合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多方拓展博物馆教育的活动资金来源。
再次,在国家层面财政保障的前提下,建立一支穩定的专业化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者队伍,逐步建立规范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培训机制、身份认证机制与绩效评估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小博.我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9(02):9-19.
[2]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教育[J].东南文化,2010(06):9-16.
[3]宋向光.博物馆教育的新趋势[J].中国博物馆,2015,32(01):1-5.
作者简介:李明(1964—),男,馆员,任职上海博物馆教育部,E-mail: laogeli@126.com。
Exploration on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of Spread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Museums——Taking "Handmade Rice Paper" Activity as an Example// LI Ming
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Museum, E-mail: laogeli@126.com
Abstract This paper, an example is given to the museum of teenagers education culture theme activities to carry out the exploring process of practice, analyse a review of the experience and regret, to clarify in the new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museum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working museum education work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useum education is faced with. 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useum education.
Keywords museum educ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curriculum practice, vision and suggestions for museum educational activ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