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

2021-09-15 07:47黄博晓
新农民 2021年5期
关键词:水产养殖应用

黄博晓

摘要:本文针对生态养殖技术及其要点做出分析,并视为切入点,同实际情况相结合,深入、细致的探讨在水产养殖中,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策略,从而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水产养殖;应用

0  引言

我国当前正在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水产品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之一。了解现下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策略,是实现水产养殖业长远、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生态养殖技术相关定义

生态养殖属于一种新兴的养殖技术,主要是将不同生物之间的互补、共生关系作为依据,采取养殖系统之中的自然循环体系,从而达成养殖效益提升、生态维持平衡的目标。同以往的人工养殖方式相比,生态养殖技术不需要药物、肥料的投放,能够养殖出环保、绿色的水产品。所谓的水产生态养殖体系,实际上,就是应用生态养殖技术。我国目前存在众多的水产生态生态养殖方法,例如:海水生态养殖、淡水生态养殖等,而其中,最为常见的淡水生态养殖主要包含稻田养殖以及池塘养殖。

2  生态养殖技术

2.1  稻、鱼共生技术

针对于稻、鱼共生养殖技术而言,其实就是在稻田种植期间养殖水产品,通过水稻耕种与稻田水养鱼之间相结合,能够促使鱼、稻之间达成共生的关联,并且通过此关联的应用,达成鱼、水稻的共收与互利。通过稻、鱼共生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水产品以及水稻的产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处理水稻的病虫害问题。再加之化肥以及农药的管控,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使饲养者能够增加经济效益、经济收入。

2.2  循环水养殖技术

所谓的循环水养殖技术,主要在匮乏水资源或者是水资源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较为适用。在开展循环水养殖技术期间,能够采取净化的形式,从而改善水质环境,主要以池塘、河道的净化为主。另外,饲养者还可以通过一些微生物系统,从而将净化水质环境实现,而此种净化水质,主要以池塘为主,还可以通过人工浮床系统的应用,从而种植水性植物,进而达成水质净化的目的。

2.3  多品种低密度生态混养技术

通过以往的淡水养殖经验而言,水产品的品种数量同发病率成反比,因此,开展多品种低密度生态混养技术,不仅不会对产量的提升造成影响,同时,还能够将水产品的存活率提升。通过生态的层面来看,主要是利用优胜劣汰的原理,将水产品的活力与抵抗力提升。另外,多品种低密度生态混养技术也是对实际生态环境做出模拟的关键方式,如此,才能够确保在淡水养殖中更好的运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进而实现水产质量、产量的提升。

3  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3.1  保障水质环境

针对于饲养者来讲,在选取水产养殖基地的过程当中,首先,必须要充分考察养殖区域周围的环境情况。在此过程中,饲养人员不仅需要保障水源的质量,同时,还需要对养殖区域的水源是否充足做出保障。其次,在改造养殖鱼塘期间,饲养者还需要对池底展开翻耕处理,及时、整体清除池塘当中的淤泥。另外,饲养者还需要确保养殖区域具备充足的陽光,能够对池塘展开日晒,从而达成清灭池塘中病菌的目的。最后,针对于排水系统而言,同样需要做出合理、科学设置,同养殖的水生动物生活习性相结合,从其建造适宜的活动、生活场所,进而保障水产品能够更快速、更健康的生长。

3.2  合理选取养殖品种

在开展水产养殖工作以前,饲养者必须要充分、深入考量养殖品种的生活环境,想要确保水生动物能够健康、良好生长,就必须要确保养殖品种的习性同水产养殖的环境相符。通过此,才能够最大化程度的实现生态养殖技术自身的价值与作用。另外,在选取养殖品种之时,饲养者必须要选取规格良好、体格健壮的优质水生动物。如此,才能够确保水生动物得到更好的生长,为饲养者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做出保障。

3.3  构建合理的养殖结构

生态养殖必须要应用更为高效、科学的技术,将实际状况作为依据,从而构建起更具合理性的养殖结构,通过选取幼苗、选取用药、控制条件、控制氧气与温度,从而形成合理的养殖结构,促使整体生态系统的控制更为高效。

4  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4.1  创建生态系统

在开展生态养殖工作期间,最为关键的工作便是构建起科学的生态系统。针对于水产养殖中的水体而言,便好比于生态系统,而水产品则属于此系统当中的主题,饲养者必须要维护好这一生态系统,另外,合理构建起相应的循环系统。针对于生态系统来讲,利用水性植物,能够为水产品带来更多的氧气,而水产品呼吸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样也能够协助水性植物呼吸。同时,在此生态系统当中,微生物还能够起到分解水产品日常排泄物的作用,促使水性植物能够吸收更多、更充足的养料,进而推动水产品与水性植物均能良好生长。

4.2  合理管控生态养殖体系

针对于水生动物来讲,具备其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如果其生活的温度范围出现变化,那么饲养者想要确保其能够快速、健康生长,就必须要合理管控养殖系统当中的氧气。另外,在开展生态养殖期间,还需要充分预防缺氧的情况,特别是在光合作用减少的夜晚,加之水性植物同样也需要展开呼吸,从而造成氧气的耗费,这也会造成水生动物发生缺氧的现象,针对于此种问题,饲养者必须要合理运用增氧设施。

5  结语

综合上述的分析而言,生态养殖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将以往混养鱼蟹的方式摒弃,将生态循环作为重点,从而构建起生态循环系统,能够保障水域始终处于绿色、良好的状态,实现水产养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肖飞.浅谈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当代水产,2020,45(8):82-83.

[2] 刘群.浅谈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3):157-158.

猜你喜欢
水产养殖应用
水产养殖水体UV254和COD值相关性研究
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带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