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娟
摘要 马铃薯应用范围较广,可以用于农业和工业,最近几年许多种植户都增加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晚疫病对马铃薯来说是难以有效治愈的疾病,可直接影响到马铃薯的生产效率,主要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机理,深入探讨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理;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5–0013–02
馬铃薯晚疫病一般出现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可给予种植户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种植户应学习科学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方法,促进马铃薯质量和产量的有效提升。
1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理分析
1.1 马铃薯晚疫病危害症状
一般染上晚疫病的马铃薯患病部位主要集中在叶片、块茎和马铃薯块上。马铃薯叶片染上晚疫病会呈现出水渍状的黑褐色斑点,若种植基地湿度较大,黑褐色斑点会逐渐蔓延整个马铃薯叶片,直至马铃薯茎部;若马铃薯茎部的条纹斑点边缘处长出了白色小斑点,意味着马铃薯晚疫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叶片会呈现出低垂状态,整个植株都会变黑,并散发出腐烂的味道。马铃薯薯块染上晚疫病会呈现出颜色较浅的褐色斑点,为凹陷态,斑点下的马铃薯块会随着斑点颜色的加深而逐渐坏死、腐烂。
1.2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原因为病菌感染,病菌主要通过菌丝体的方式藏在马铃薯块内度过寒冷的冬天,然后在温度适宜时进行繁殖、发展。工作人员若不知道马铃薯块内存在病菌,直接将其带入田间种植,马铃薯块中隐藏的菌丝体可成为晚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完成播种后,患病的马铃薯块失去发芽的能力,即使有些马铃薯块长出了嫩芽也会逐渐腐烂;有些马铃薯发芽后体内隐藏的病菌会逐渐蔓延到幼芽身上,长出的植株会表现为病株,病株来年又侵染其他马铃薯幼苗,形成恶性循环。
2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原因
2.1 品种退化,抗病性较差
有些种植户并没有学习怎样科学合理地种植相应的农作物,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生产意识,在马铃薯种植时往往并不具备相应的换种意识,反而过于追求农作物的高产量,这一情况就导致农作物的生产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良种苗更新速度也较缓慢。有些优质良种苗经过多年种植后不仅抗病能力退化,难以抵御病菌地侵害,导致晚疫病的出现。加上有些种植户不注重对优质农作物的提纯和复壮,使病菌传播速度逐渐加快,最终导致晚疫病持续蔓延。
2.2 气候因素有利于发病
马铃薯晚疫病大多发生在低温雨季,尤其是潮湿低温的环境下,病菌孢子囊会快速分裂成多个可以移动的孢子,通过马铃薯表皮或气孔进入马铃薯内部,其中的菌丝会在马铃薯细胞之间进行快速繁殖、发展,最终使马铃薯腐烂、死亡。晚疫病多发于每年的9月和10月,因为这一时期是马铃薯植株的开花时期,马铃薯从生长阶段变成了繁殖阶段,土壤中的块茎会逐渐膨胀,叶片逐渐变老,多雨时期病菌会伺机进入马铃薯内部,侵袭相应的细胞,使马铃薯发病。
2.3 种薯带菌现象严重
种薯带菌是指种植户在种植种薯的过程中种薯就带有晚疫病病菌。种植户完成马铃薯播种后,会发现患上晚疫病的马铃薯不会发芽,即使发芽了也会很快死去。因此,种植户应该学习科学储备和选择优质种薯的方式,有效避免马铃薯患上晚疫病。
2.4 马铃薯栽培管理较为粗放
部分种植户在栽培马铃薯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缺乏合理的马铃薯种植结构,种植马铃薯的土壤土质较差,没有定期除草,等等。据不完全统计,种植户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病株,选择在地势较低的地方种植马铃薯、未及时排水、采用错误的马铃薯种苗隔离方法等不科学的种植方法,或将染病的马铃薯植株与抗病能力较强的马铃薯植株进行轮番种植。
2.5 晚疫病防治措施较为滞后
马铃薯晚疫病会对马铃薯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有效完成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是一项较难的工作任务,仅仅进行化学防治是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让种植户充分了解综合防治的现实意义,然后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多样化的防治方法,提升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成效。但是当前许多马铃薯种植户依然选择化学防治法进行防治,难以有效控制晚疫病的传播,而且不利于马铃薯的健康成长。
3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探讨
3.1 积极选育抗病良种
有效防治马铃薯出现晚疫病的最佳方法就是积极地选育优良抗病的马铃薯植株,这种方式不仅具有较强的经济性,能够有效地降低马铃薯染上晚疫病的概率,而且还能够降低种植地的防治压力,减少化学药剂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为此,我国的农业科研部门就应该加强对抗病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工作,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种植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病马铃薯品种进行播种种植,而这种因地制宜的种植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止晚疫病的出现[1]。
3.2 加强农业防治
如果相关的工作人员选择运用农业防治的方法来管理和控制马铃薯患上晚疫病的问题,那么就应该坚持“以防治为主、综合治理、绿色环保”的马铃薯患病治理理念,然后在实际的工作中严格地落实相应的农业防治工作。首先,严格控制马铃薯的种植空间结构。一般情况下,马铃薯患上晚疫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壤中带有真菌,将农作物进行连作处理就会积累真菌,使马铃薯患上疾病。因此,种植户应该尽量不要将农作物进行连作处理,将马铃植株进行隔离种植。同时,种植户还应该合理地种植品种不同、生长阶段不同、习性不同的马铃薯植株,从而有效避免陡长现象的出现。而采用这种种植方法不仅能够改善田间环境的通风情况,而且还能够降低空气中的湿度,从而有效地避免真菌的出现。其次,应该在完成马铃薯切块的消毒后,运用药剂进行处理。一般种植户都会选择运用银法利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关于马铃薯的种植应该尽量选择土层较厚、透气性好的土壤,因为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真菌侵害马铃薯块茎。另外,种植户还应该进行及时地施肥,一般需要给予足够的基肥,然后再按照科学的配方进行施肥,不要过度施肥,因为这样会使农作物营养过剩,难以健康成长。最后,应该定期摘除马铃薯种植区域的杂草,然后定期进行松土[2]。
3.3 加强化学药剂防治
许多种植户在遇到马铃薯出现晚疫病时都会采用化学药剂来防治这一疾病。为了使化学药剂的使用能够真正地发挥防治的成效,应该在喷洒化学药剂时做好马铃薯病情的预测工作,一旦发现马铃薯植株患病就应该及时地拔除,然后喷洒相应的药物。当前应用范围比较广的化学药剂有甲霜灵锰锌、克露、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防治成效最显著的化学药剂是甲霜灵锰锌,能有效预防马铃薯植株或块茎患上晚疫病。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化学药剂对患病马铃薯展开相应的防治时,一定要注意混合使用不同的保护性杀菌剂[3]。
3.4 加强预警技术的利用
为了有效避免马铃薯感染晚疫病而给当地环境和生物造成一定的危害,应及时降低药物防治对食品造成的安全问题,增强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加大对预警技术的实际应用,及时向相应的工作人员反映、预测天气的温湿度、降雨量等情况,从而使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地做好相应的准备。当前,我国科研部门已经研究出针对马铃薯病株预警的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明确药剂喷洒的时期,从而提升马铃薯的抗病性。西方国家当前使用的CARAH预警系统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精准地判断出患病的马铃薯植株。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该天气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引入,在实际生活中相应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天气预警的结果及时地调整田中的温度,从而有效完成对马铃薯患病情况的预防[4]。
4 结语
为了有效避免马铃薯患上晚疫病的情况,各个地区的农业科研所应该加强对优秀抗病马铃薯品种的培养,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马铃薯防治工作的有序完成。各个地区的种植户应根据当地土壤种植情况完成對马铃薯的种植,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马铃薯的管理,有效完成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升马铃薯的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林.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J].河北农业,2017(9):34-35.
[2] 粱宏旭.试论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 2019(10): 86.
[3] 颜学明,徐永进,杨华民.恩施自治州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J].湖北植保,2015(5):49-50.
[4] 梁文伯.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J].福建农业,2015(1):85.
责任编辑:黄艳飞
Pathogenesi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Potato Late Blight
CHEN Juan-jua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Yongfengtan Town, Gulang County,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Gulang, Gansu 733112)
Abstract Potatoes have a wide range of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nd in recent years many growers have increased their potato acreage. Late blight is a disease that is difficult to cure effectively and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productivity of potato. The pathogenesis of potato late blight was analyzed, and the control measure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Potato; Late blight; Pathog-ene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