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西
摘要:草地贪夜蛾是当前农业种植领域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农作物会产生相当大的危害,而且难以防控,很容易造成作物减产等隐患。因此为保障农业增产增收,需要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防治。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危害特点,采取相关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以此避免草地贪夜蛾成灾,对作物造成严重损伤。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防范控制;有效措施
草地贪夜蛾是来自于美洲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一种害虫,其具有迁移扩散能力较强、暴食危害性大、繁殖能力强的特点,而且防控难度也相对较大,一旦传入定殖,就会对农业生产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草地贪夜蛾的入侵危害,应当防止害虫迁移对农作物产生严重危害。所以相关種植户及农业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和防控措施的实施,保障粮食安全。
1 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危害特点
由于草地贪夜蛾的农业生态适应性相对较强,从生物习性角度来说,其发生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繁殖能力较强。草地贪夜蛾产卵一次可达几十粒甚至上百粒,不会发生滞育的情况,同时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下可形成周年繁殖规律,一年则可发生多代。
适应范围广泛。草地贪夜蛾的生态型较多,在我国主要有水稻型和玉米型,其中以玉米型居多,对玉米、甘蔗和高粱等作物的危害十分严重。
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一般情况下,草地贪夜蛾的生存适宜温度在11~30℃之间,当其处于28℃环境下,在一月内可繁殖一代,并且能够出现世代重叠的情况[1]。
除此之外,草地贪夜蛾还具有相对明显的危害特点,比如具有非常强的破坏性,对作物的生长点产生较大的损伤,通常会取食作物叶片,对茎秆和心叶会产生钻蛀等情况。以玉米为例,在其苗期阶段,草地贪夜蛾的幼虫会危害玉米心叶,将生长点咬断。同时也会对玉米幼苗的根基部产生钻蛀危害,致使其成为枯心苗,最终造成玉米植株死亡,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全田毁种的后果。当玉米发育到大喇叭口期时,草地贪夜蛾发育为高龄幼虫,会对玉米的叶片造成不规则的孔洞,致使心叶出现破烂情况,严重情况可导致整个玉米植株发生光秃现象,不利于果穗的生长发育。在玉米的穗期阶段,草地贪夜蛾会躲藏在玉米心叶中,对雄穗产生危害,对玉米花丝进行咬食,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玉米作物的最终产量以及收获品质[2]。
2 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措施
根据草地贪夜蛾的特点,对其进行防控需要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并在生态控制和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实施定点监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防控方法,提高防范控制力度。
2.1 监测预警措施
对于草地贪夜蛾的防控监测,主要是对幼虫和成虫的监控。其中对于幼虫采取的检测预警措施如下:
在作物苗期到灌浆期阶段,注重观察,一般在田间,发生草地贪夜蛾虫害具有聚集分布的特点,如果有1株作物受害,往往能够在附近发现多株作物受害。
调查幼虫虫量。根据草地贪夜蛾的生物习性,从其幼虫进入到高龄期,每隔五天开展一次调查,在田间采用适当的取样方法,如果观察中发现存在受害状况,应当对叶片和心叶以及雄穗、果穗中的幼虫数量及龄期进行记录,此外还需观察草地贪夜蛾的天敌生存情况。
而对于成虫的监测措施有采用自动虫情测报灯、高空测报灯和性诱监测等方式。首先相关人员应选择适当的光源,比如黑光灯等,通过在傍晚至清晨阶段开灯,保障灯管与地面保持1.5m的距离,同时100m不得有高大建筑物遮挡,并要使用大功率的照明光源,从而确保灯具诱蛾的实际效果,有效调查记录草地贪夜蛾的数量。其次组合探照灯、时间和感光控制器以及镇流器和杀虫装置等,构成高空测报灯监测系统,布置在田间有利于实现控温杀虫,并且在雨天不会发生断电情况,每天可按照时段进行自动开关等,能够设置在楼顶、高台等开阔位置上。当高空测报灯开启之后,则可以在每天调查统计诱集的幼虫种类及数量。最后,相关监测人员可以利用干式或者粘虫式以及桶形诱捕器等,并放置专用的性诱芯,根据其有效性可定期进行更换。比如在玉米的苗期阶段,针对其低矮作物的特点,按照三角形布置诱捕器,距离保持50m,且其与田边距离应大于5m左右。同时在布置诱捕器时要与地面保持1m距离,尽量与作物之间相差20cm。
2.2 防治措施
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措施有以下几种方法和要点:
适期开展防治工作。根据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危害特点,可以在适期喷洒药物,尽量在傍晚或者清晨时段进行施药。并且对于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需要喷洒在不同位置。其中主要包含有玉米的心叶、雄穗以及雌穗等部位。
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根据田间草地贪夜蛾的监测结果,明确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再按照其生物习惯和生长特性,选择适当的时期开展防治。通常来说,对于低龄幼虫的防治,不得采用高毒农药,以防止伤害到自然天敌,同时还要注重替换和轮换使用杀虫剂,保障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得到延缓。其可采用的农药有甲维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等。
生物防控措施。在草地贪夜蛾的卵孵化初期阶段,应喷施金龟子绿僵菌、甲氰菊酯或者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等生物类农药,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环境和天敌的影响,提高杀虫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充分保障农作物安全,需要了解其发生和危害特点,以此为依据,开展有效监测和防控措施。所以相关人员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幼虫和成虫测报监测方式,再选择化学或生物防控措施,适期进行杀虫处理,保障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希,舒宽义.11种杀虫剂处理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J].生物灾害科学,2019,42(4):292-296.
[2] 汪文凯.新河镇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与防治措施[J].基层农技推广,2019,7(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