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浸染的绿色侗乡

2021-09-15 03:22粟远和
林业与生态 2021年7期
关键词:侗乡红军绿色

粟远和

5月,畅游通道山山岭岭,三省坡、牛皮界、梨子界、纱帽山、太平山,杜鹃竟相绽放,如火焰,浓烈地燃烧;如巨画,铺展在侗乡大地上,让百里侗乡分外妖娆。

在通道转兵纪念馆的广场,一面面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一支支身着红军服的队伍,列队向伟人雕像敬献花篮。那红的领章,红的五角星,如点点星火闪耀。党旗下高举起紧握的拳头,广场上空回响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只因82年前,那次关乎中国革命成败与红军生死存亡的“通道会议”,罗蒙山下的恭城书院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来自四面八方的的人们,在这里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追寻远逝的峥嵘岁月。若说四月的杜鹃只是暮春花事里澎湃的火红激情,那当年红军过通道洒下的热血,恭城书院里的“通道会议”,则是中国革命历史的浓墨重彩,永不褪色。

佇立在通道这片热土,回首弥漫战火硝烟的那段历史,心中热血像海潮奔涌。1934年12月,红军经湘江战役遭受重大损失后,从广西翻越老山界进入湘西南。途径通道短短的十几天里,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第七军和党中央直接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足迹遍布侗乡。

在梨子界山隘口,当年敌机呼啸而过,隆隆的轰炸声仿佛还在凄厉回响,红军战士的鲜血横流山谷,那株被炸断的古樟见证了当年的腥风血雨,许多红军战士长眠于此。大坡界上,36位红军英勇阻击敌军,最后剩下8名红军战士,为不落敌手,纵身跳下高高的悬崖壮烈牺牲,烈士的英魂铸成蓝天下不朽的丰碑。太平山的蜿蜒小道上,侗家青年杨再能手提马灯,往返为红军队伍带路,诠释着侗家儿女对红军的一片深情。在流源侗寨,老农杨昌彬与父亲悉心照料红军伤员,伤员痊愈临别时,亲手编织一对皮箩相送,80多年过去,赠物还在,鱼水之情代代相传。 在罗蒙古镇的书院里,中革军委负责人会议上,毛泽东审时度势,转兵贵州的建议得到采纳,“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挥师西进,摆脱了敌人设置的“口袋阵”,书写了历史上波澜壮阔的“通道转兵”。由此,中国转运,红军挺进黎平,直取遵义。此后,红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中国革命取得了一个个辉煌胜利。

红军经过通道侗乡,党史已载入史册,穿梭的光阴湮隐了许多往事,但“通道转兵”对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意义,却历久弥新。80多年过去,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枝柳铁路如钢铁长龙,穿梭在崇山峻岭间,火车“哐当哐当”的声响敲击出侗乡快速发展的节奏。宽阔的包茂高速似一条银色彩带,以圆润的线条环绕青峰翠岭,带着侗乡的希望一路向前延伸。三省坡、登云山、天塘界、牛皮界、黄沙岗,一座座银灰色的风塔高高耸立,风叶飞舞,书写出新时代的风电华章。通道侗乡,山清水秀,风土民情古朴典雅,鼓楼、福桥、寨门、吊脚楼构成百里侗乡绝世美景。芦笙舞、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让四方游人为之陶醉。民俗风情旅游风生水起,商贸物流突飞猛进,昔日的“南楚极地”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在改革开发的浪潮中,城乡处处发生着巨大变化。

通道侗乡是歌舞的海洋,通道侗乡亦是绿色之海洋。延绵不断的绿色群山,一望无际的浩瀚林海,让通道彰显出蓬勃生机。8000多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密密匝匝的阔叶林和针叶林,在薄雾里挤出绿的氤氲。一泓清水碧波荡漾, 两岸青山林木葱茏,900多公顷的玉带河国家湿地公园,以水墨画般的景致,田园诗般的意境,镶嵌在侗乡大地熠熠生辉。近5万公顷的生态公益林层峦叠嶂,争奇竞秀,像巨大的天然氧吧,营造这方土地的福祉。万佛山地质公园,丹霞山峰林立,在峰岭之巅、悬崖峭壁,在纵横交错的沟谷里,盎然绿色絮语着空灵的禅意。八斗坡下,油茶满山遍野。九重岭上,茶叶渗出清香。玉带河岸,中药材杆壮叶茂,“两茶一药”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绿色侗乡从积淀厚重的红色历史中走来,从精美隽永的画卷中走来。迷人的山峰、灵动的水域、多彩的林海、神秘的侗寨、别样的红色文化,与5月的鲜花共同渲染着侗乡日新月异的今天,昭示着更加美丽如画的明天。

猜你喜欢
侗乡红军绿色
绿色低碳
侗乡情
情满侗乡呀啰耶
如今我到侗乡走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