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一土
阳棚下飘出歌声。
护工正领着一位老太太起舞,他们站在人群中央,迈着细碎的步子,一点点靠近对方。在他们身后,几个金色的大字赫然醒目:我们要活120岁。
北京松堂关怀医院(下文称“松堂医院”),是一所临终关怀医院,也是国内第一家让人“等死”的医院。住在这里的大多为癌症晚期病人,在人生的末场,他们接受心灵慰抚,坦然面对死亡,安详度过余下的时光。
在这里,已逝世的最高龄老人为107岁,入住在此的人员平均年龄可达82岁。
“花花,你怀孕几个月了?”
留着平头的女子迟疑了几秒,低头轻抚自己的小腹。花花,是她的昵称。自从住进松堂医院,70多岁的她似乎回到少女时代,日渐娇羞可爱起来。
有人问她今年几岁,花花不假思索道:“20多岁。”护士长董伟在一旁咯咯笑,前两天她问同样的问题,听到的回答是“18”。
花花年纪大了,头发灰白,记忆力也衰退得厉害,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很难保持清醒。近些年,花花做着一个不会被人唤醒的梦。她总以为自己有了身孕,天天盼着能生个孩子。
这个老太太一辈子没生育孩子,也因此被婆婆看不起,长期处在一种精神压力下。“现在的状态,就是跟早年的经历有关。”为了满足她,工作人员都顺着她的意,有时甚至会同她开玩笑:“肚子这么大,你怀的一定是双胞胎。”白天的大部分时间,花花会坐在床边摆弄线团,她想织一件衣服,给她“即将到来的孩子”穿。
睡在花花对床的老人是朱琳,她的脸上包扎着花色布条。前段时间,因为笑得太开怀,她的下巴脱臼了,不能轻易张嘴说话。朱琳看到院长李伟来病房,主动坐起来打招呼,她委屈地指指自己的嘴巴,似乎在跟李伟诉苦。
朱琳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给我军送过鸡毛信,最长的一次送信经历是跑了17公里。“老革命了,还抓过汉奸呢。”李伟替她分享早年的辉煌。
这间病房里还有一位名叫杨荣华的老人,她在2021年3月末住进来,今年刚好100岁。杨奶奶说,她的丈夫在革命年代当过营长,50年前,他们一家从山东搬到了北京天坛北门。听到这里,李伟作惊喜状,附在她耳边道:“那咱们是邻居,我就住在您旁边。”他又转头跟工作人员解释,“这样一下就跟老人拉近了距离。”
在这里,护工们爱用一些善意的谎言,陪老人“演戏”。
护士长董伟提起她照顾过的那些“老宝贝儿”,就打开了话匣子。早年,这里住过一位满族老太太,性格古怪,不与人往来。刚开始,董伟每次上前打招呼,老太太不是朝她吐口水,就是让她“滚出去”。
后来得知老太太是满族人,董伟灵机一动,决定尊称她为“格格”。每天上午和下午,董伟各去“请安”一次。
“格格吉祥!”
“格格您有什么需要吗?”
在这场漫长的较量中,董伟渐渐占了上风,“格格”开始依赖她了。有一次,董伟过去得晚了一点,老太太就端坐在屋里,眼巴巴望着门口,也没心情吃饭。如今,“格格”去世快三年了,董伟始终记得老人临终时说的那句“你别离开我,陪我一辈子好吗”。
这句话成为一个烙印。此后,董伟一走进那间病房就会想起“格格”,有时甚至能从其他老人身上看到她的影子。一辈子是多久呢?董伟曾这样问过自己,但她并不知道答案:“可能对他们来说,一分一秒就是一辈子。”
“格格”去世那天,董伟守在病床前握着她的手,直到老人闭上了双眼。
院长李伟不再买蝈蝈了。因为那个爱养蝈蝈,且把蝈蝈照顾得很长寿的老人不在了。
张贞娥在床上躺了整整60年。18岁那年,张贞娥参加工作。本是绚烂无比的年纪,她却在一个夜晚历经了人生的坠落。
当时,张贞娥住在单位安排的集体宿舍里,她睡在靠近门口的上铺。一天夜里,室友回来后忘记关门,她感到有些凉,迷迷糊糊起床去关门,不小心从床上摔了下去……最终她被诊断为高位截瘫。
往后的人生似乎也跟着破碎。几年内,同学们结婚的结婚,生孩子的生孩子,他们带着不同的喜讯去看她,却没体察到她内心隐隐的海啸。
姐姐看出了她的心思,给她买来不少书籍用以消遣。往后的岁月,陪伴她最久的就是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籍的力量,无形中激发了张贞娥更多的求生欲。她努力一天天活下去,带着来自书中励志主人公的永恒希望。
时光一闪而过。在照顾了张贞娥大半辈子后,年迈的姐姐把她托付给了松堂医院。张贞娥是“老北京”,喜欢蝈蝈,也有点男孩子的性格。年少时,她常跟着哥哥姐姐在北京城到处转悠,“犄角旮旯哪儿都知道,也都去过”。
得知她的喜好,李伟每年都要买蝈蝈给她养。一年四季,张贞娥的床头总回荡着清脆的鸣声。直到2020年张贞娥去世,李偉共为她买来60只蝈蝈。
冬天时,蝈蝈不好找,很多地方都买不到,李伟就跑很远的路,给她挑选生命力最旺盛、叫声最悦耳的蝈蝈。说来也奇怪,她的每只蝈蝈的寿命都比一般蝈蝈要长。李伟说:“蝈蝈是百日虫,一般只能活3个月,但她养得很好,最长寿的蝈蝈活了200多天。”
李伟总说她把蝈蝈养成了“老寿星”。隐约中有一种期盼:蝈蝈和主人都能长寿。
14年,5100多个日夜,60只蝈蝈的鸣叫,拼贴出张贞娥最后的那段人生。张贞娥去世时,她养的最后一只蝈蝈,照旧在床头鸣唱。
在松堂医院,死亡每天都在降临。平均每天就有2—3人去世,说不清一张病床上究竟躺过多少人。一位老人去世了,护工立即抽走他(她)用过的床单,新病人入住时,丝毫看不出上一位老人的痕迹。
在人世间走一趟,留下痕跡,并不容易。
护工李欣荣说不出自己到底送走了多少位老人。她是四川人,20年前经人介绍来到了这里。每天早上4点多,她在房间醒来,叠好被褥,便去照顾老人。李欣荣负责的病区正住着10位老人,除了一位可以自由活动的老奶奶,其他病人全都处于卧床状态。
最忙的时候,她要同时喂三四位老人吃饭。左边喂一勺,右边喂一勺,身前身后的老人有需要,也要兼顾。由于日夜跟病人吃住在一个空间,她熟悉了每位老人的性格特点。
“能自由活动的奶奶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犯病的时候会跟你急;刘奶奶经常忘记自己做过的事,看到桌上的空碗,总说自己还没吃饭……”但李欣荣和她的同事们并无怨言,尽量维护老人们在人生最后阶段的,生而为人的尊严。
90多岁的杨丽在2021年的春天住进松堂医院,她天天扶着轮椅来院里的阳棚下听歌,尽管不会唱,也爱凑在这样的氛围里一起感受欢乐。在病区,她一个人住一间房,为了对抗孤单,每天4小时的娱乐时间成为她最珍视的时刻。
这里的很多老人喜欢聚在一起,他们管每天两次的欢聚叫“开会”。每到上午8点和下午2点,老人们便坐着轮椅围成一圈,开始自发表演。欧阳是负责组织每日“开会”活动的护工,他通常会为上场表演的老人领唱一句,再默默退到场地之外,有时还会为老人的表演即兴伴舞。
也有沉痛的时刻,那是在“开会”前的点名环节。如果被叫到的人没有应声,护工会用签字笔在这个名字上画一道杠,下次不会再提起。这个细节表明,老人已离世。
但这里没有人恐惧死亡。303房间的两位病友常在一起切磋棋艺,你进炮,我走士,两位老爷子气定神闲思索每一步路数。“没事就杀两盘”,病痛早就忘到了一边。在松堂医院,他们从容度过每一天,像江面的航船,激荡在水波间,徐徐靠岸。
近些年,由于临终关怀走入大众视野,院长李伟常受邀去高校做演讲。踏上讲台那一刻,他对着大一学生说的第一句话是,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还有1000多天你们就要死了。
学生们一脸诧异,在听到他的解释后,才舒展眉头。“大学4年不就是1000多天吗?我在为你们的大学生活设置倒计时。”
而李伟在松堂医院则鼓励每位病人为自己设立小目标,80岁老人的目标应该是90岁,90岁的老人要努力活到100岁。几年过去,他们距离当初的目标越来越近了,李伟又告诉他们,要向120岁进军,最终要超过墙上那个数字。
2021年,院里住着百余位病人,这里不仅接收临终的绝症患者,还有一些残疾人和无病痛的年迈老人。无论是病人接收类型,还是病人逝世后的祭奠方式,这里都有很高的包容度。
1987年成立至今,松堂医院共送6万多位老人安详离世。李伟介绍:“来我们医院的病人,大部分是别的医院宣布没有治疗意义,病情无法逆转的,也有因年龄太大,自己或家人要求入院安度余生的。”
就是这样一家医院,起初却因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同,经历了多次搬家。它被称为“八宝山的前一站”或者“死人医院”。首次搬家到一个社区时,他们被人赶了出来,“小区里天天死人多晦气,我们都是做生意的,发不了财了。”最终因居民抵制,松堂医院再次搬家,他们带着病重的老人连夜离开。
护士们委屈大哭。李伟安慰道:“新事物出现时不被人理解,是正常现象。”最终在经历了7次搬家后,松堂医院落脚在五环之外,从此在临终关怀业务上站稳了脚跟。如今,陪松堂医院经历30多年风雨的李伟也成了一位七旬老人。
松堂医院的最近一次搬迁是在2003年。病重的老人经不起折腾,搬家的人手也有些欠缺,大家一时有些犯难。然而,早上工作人员打开大门后,发现门外早已被堵得水泄不通。近百名出租车司机停在街头,表示要义务护送老人。途中,政府派出警力为搬迁队伍开道、护航,不少志愿者和热心市民也加入其中,平均每位老人得到6名志愿者的帮助。
护士们再次落了泪:“这次哭是因为感动,觉得我们终于被大家接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