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误吸患者中的应用

2021-09-15 10:06原竹青解铁军杨荣菊秦娜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2期
关键词:饮水康复训练障碍

原竹青,解铁军,杨荣菊,秦娜娜……

(晋城大医院王台分院,山西 晋城 048000 )

0 引言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长,脑中风的发病率呈持续递增的趋势,且致残、致死率较高,预后效果较差,若未经过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容易留下许多不良后遗症,引发行为异常、视觉听觉障碍、癫痫、运动、吞咽障碍等神经系统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1]。因此,亟需合理的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改善临床指标,提高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吞咽功能训练等方式帮助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缓解临床症状,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远期治疗成效不佳[2]。随着康复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且经过多次的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发现,呼吸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基于此,本文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50例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治疗措施,对比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1 月至2020年12月50例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比1配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实验组行呼吸训练结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饮水实验评估结果、吞咽功能指标及吞咽造影检查结果。实验组男女17:18,年龄52-67岁,平均(63.41±5.84)岁,病程0.2-2年,平均病程(2.13±1.45)年,其中梗死后遗症19例(中度17例,重度2例),脑出血后遗症6例;对照组男女 18:17,年龄 51-68岁,平均(63.47±5.72)岁,病程0.27-2年,平均病程(2.03±1.11)年,其中梗死后遗症18例(中度17例,重度1例)脑出血后遗症7例,一般资料P>0.05。

纳入标准[4]:①符合脑中风后吞咽障碍诊断标准,经临床诊断及CT或MRI检查证实;②年龄在35-75岁;③病程7天-6个月;④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5]:①昏迷;②有严重的心、肝、肾合并症或严重感染;③发病前有影响功能恢复的神经或肌肉骨骼疾病;④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无完整临床病史资料者;⑥无法正常交流沟通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吞咽康复训练:(1)吞咽训练为患者制定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选用针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所制定的餐具进行进食。进食前需要帮主患者调整体位为坐位或半卧位30°,并帮助患者将偏瘫侧的肩部垫起。吞咽困难患者应当食用偏冷糊状食物,喂食者需要将食物放置患者的健侧舌后部或健侧峡部帮助患者进行吞咽训练,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的进食速度,避免误咽情况的发生。此外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情况,选择低头、侧方或仰头吞法进行吞咽训练。(2)采用冰刺激、酸刺激、口腔运动训练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训练,用医用冰棉棒刺激患者口周围肌群,锻炼患者的吞咽反射,并指导患者做相应的吞咽动作;利用柠檬水对患者,舌部两侧和咽后壁进行刺激;指导患者自主张嘴伸舌运动及借助口肌训练器进行口腔运动训练等。(3)气脉冲吞咽训练方法,通过气流刺激诱发吞咽反射,促进吞咽相关肌群肌力反冲调忆恢复。(4)颈部肌群松懈,通过手法将颈部肌群张力降下来,达到恢复吞咽的目的。

实验组行呼吸训练结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1)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内容同对照组相同。(2)呼吸训练:指导患者缩唇呼吸,以“呜”的口型快速吸气。缓慢呼气,并观察患者的缩唇呼吸幅度。指导患者吹气球训练,让患者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用力吹3个大小不同的气球。指导患者腹式呼吸训练,取仰卧位,指导患者用鼻、嘴呼气,同时予以患者腹部压力快速呼气,对呼吸肌力量较差患者采取被动松懈+主动训练+抗阻训练提升肌力,以加强气道保护能力。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比两组饮水实验评估结果,试验方法:在患者治疗前后取坐位,一次喝下30mL温开水,观察患者的吞咽时间及呛咳情况。共5个等级,正常:1级,5秒之内;轻度异常: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2)对比两组吞咽功能指标。(3)对比两组吞咽造影检查结果,针对患者不同时期吞咽表现进行量化评分,口腔期及咽喉期均分4个等级(0-3分),食管期分5个等级(0-4分)总分为10,分数越高代表吞咽功能越好。(4)观察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合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来判定,分为无效(患者经治疗后,其吞咽困难、误吸症状并未得到改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显示无提高)、有效(吞咽功能有所缓解,吞咽障碍、误吸症状显著改善,且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为2级)与显效(较于治疗前,患者吞咽功能基本恢复,误吸症状消失,且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显示为1级)。

1.4 数据处理

将数据复制到excel表格中,用SPSS 17.0软件进行对数据的统计和整理,用(±s)来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饮水实验评估结果对比

实验组饮水实验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吞咽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吞咽功能指标唾液吞咽次数(次) 吞咽功能评分(分)实验组 25 4.25±0.23 7.85±0.36对照组 25 3.41±0.25 5.47±0.25 t - 12.3636 27.1508 P - 0.0000 0.0000

表1 两组饮水实验评估结果对比[n(%)]

2.2 两组吞咽功能指标对比

实验组吞咽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吞咽造影检查结果比

治疗前,两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高评分,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吞咽造影检查结果对比(分,±s)

表3 两组吞咽造影检查结果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吞咽造影检查结果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25 4.58±1.25 8.74±1.25对照组 25 4.25±036 7.52±2.36 t - 0.0458 2.2841 P - 0.9637 0.0268

2.4 观察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

表4可知,经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后,两组均取得一定疗效,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疗效更显著(P<0.05)。

表4 观察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n(%)]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成为可以和糖尿病、癌症并称且属于严重疾病,即便近些年在脑卒中治疗手段有所提升,能改变以往脑卒中治疗后的高致死率局面,但在临床中仍有较高的致残率,且通常是终生不可逆转的[3-5]。大约75%的患者在存活后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当患者发生在脑卒中吞咽障碍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吞咽限制,主要临床表现为进食困难、饮水呛咳等,可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窒息、营养摄入障碍、误吸等,不仅影响吞咽功能受损且日常生活质量下降,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带来较沉重负担,甚至治疗不当还可能造成患者躯体出现永久性损伤。本次研究中,通过分析常规吞咽康复训练与联合呼吸训练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干预价值,结果发现实验组饮水实验评估异常率比对照组低,分别为1(4.0%)、6(24.0%);实验组唾液吞咽次数为(4.25±0.23)次、吞咽功能评分为(7.85±0.36)分,高于对照组(3.41±0.25)次、(5.47±0.25)分;实验组治疗后吞咽造影检查评分为(8.74±1.25)分,高于对照组(7.52±2.36)分;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96.0%)、18(72.0%),可见联合以吞咽康复训练+呼吸训练展开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提高其预后质量。究其原因主要如下:本次研究所采用的呼吸训练能提高患者呼吸肌肉的力量,通过改变异常的呼吸模式,达到建立正确的口、鼻呼吸模式的目的,与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增强对患者吞咽功能的调控作用。呼吸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大气道内痰液向气管及喉部的聚集,有利于痰液的咳出,还可帮助患者改善肺泡通气量,提高呼吸控制与吞咽活动间协调性,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通过呼吸训练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肌群力量,还可增加口腔内与咽腔的压力,从而实现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目的[6]。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实验组饮水实验评估结果、吞咽功能指标、吞咽造影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呼吸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饮水康复训练障碍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简易饮水鸟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