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梁锡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等学校以加快建设“双一流”为方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专业人才,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校园体育课程更应与时俱进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提高的同时,融合多元化学科教学,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特色课程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环节。众多高校体育课程中,定向越野有着其他项目所没有的优势与特点,定向越野是一项集合身体体力和复杂认知过程的运动,被外界一致认为是“智者”运动。目前定向越野作为高校体育热门课程之一,其教学功能显著:一、对学生的体能耐力和思维反应能力有很大的促进,在奔跑的压力下学生需要保持清晰的头脑阅读地图,判断行进的路线,分析实地中的地形地物。从身体到思维上都在增强。二、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在最新的《2020年中国大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中发现,迷路事故138起,占总体事故的46.46%。从数据分析可见,识图用图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威胁到我们的生活出游活动,掌握定向识图已成为广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三、学生与户外环境的融合体验,定向越野没有固定的场合,它不用拘禁于某个运动场地,一般校园、公园、城市等都可以开展,但作为学校,很多时候都只能在校园内进行教学,目前场地已成为众多高校的教学瓶颈。随着校园定向运动推广至今,很多高校在课程教学及形式上还是比较传统,单一的以跑步加打卡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课程目标已经难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有效性及精神意识培养。显然这就需要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不断丰富体育教学模式,挖掘多元化学科和体育课程中蕴含的关联点、融合性;进一步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内容。校园“智慧”定向越野教学模式有效的为校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它在传统定向越野的教学模式上可以融入专业知识,人文生活常识,情感意识。利用打卡点的位置,设置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及认识性。丰富定向越野教学模式,增强体质健康的同时传授多元化学科知识点,实现校园体育教学融合改革。
我国众多高校已开设定向越野教学课程,但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在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跑步加打卡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课程目标,这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课堂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积极性便降低。同样的教师在课程路线设计上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定向越野在各大高校体育课程中还是以选修课为主,不是必修课,半个学期的时间想学好一项体育技能对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教师便捉住这样的课程安排,在课程大纲上反复使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学内容的缺乏更新。随着学生之间对课程的相互传达与交流,容易使学生在心里对课程产生排斥。课程教学项目不够丰富,定向越野项目包括:短距离定向、中距离定向、长距离定向、积分定向、百米定向、团队定向、混合团队、接力定向、混合接力定向等众多小项,可教师们基于简单及安排布置,往往只倾向于简单的短距离定向项目、积分定向项目,百米定向项目。像这些个人项目的教学,在课程里无法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目标。教学项目的固定使学生不能深入了解定向越野这项运动的魅力与体验。纵观如此的教学现状,已无法与时俱进,深入学生。
定向越野教学中一般没有固定的场合要求,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主要以校园场地为主,但据统计分析,校园建设可使用面积对定向越野教学的开放完全不够,因为没有足够的场地空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地形和环境熟悉,使学生在技能提升上受限制。同样不完善的定向越野教学地图也是目前众多高校的困惑,很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使用着十年前制作的教学用图,随着校园环境的建设与更新,很多场地都有所变化及盖新楼,实地环境与教学用图不符合,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练习,甚至在教学过程给学生产生误导及错误的选择。教学场地与教学用图的匹配制作是学生课堂练习的重要保障。如此同时,反映出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的经费支持不足,不能保证定向越野教学用图的及时更新制作,使教学场地与教学用图受限制。教学经费不足还体现在教学设备上,定向越野教学需要专业的电子打卡设备,到目前为止还有高校存在着用手工盖章的打卡方式教学,这样浪费时间的操作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及学生体验。以教学设备为例,从2003年深圳市华瑞健研发的第1代定向越野电子计时系统至今已经到第5代设备产品了,可在调查中发现,普遍高校还是使用着第1代、第2代的产品,甚至出现损坏的。设备的陈旧不能保证教学的使用,教学经费支持不足,使教学设备处于被动状态。但在克服场地及设备等客观因素之余,如何让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就需要教师创新的教学模式与设计。教学环境必然会存在困难,但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可以很大程度的弥补其中的不足。
定向越野师资力量薄弱是目前很多高校的瓶颈,以广东为例,传统高校: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创新性高校:深圳技术大学等。到目前都没有配备专项定向越野教师,由一般的管理定向教师来负责教学,这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师资力量的不足对学生的教学得不到保障与提升,在理论知识指导方面薄弱,教师缺乏专门教材及理论书籍作为参考。因此学生在了解定向越野这门课程时不够清楚,很多学生上完这门课后不懂得定向越野的规则和图例,对定向越野项目了解不够全面,加上定向越野需要专业技能才能参与其中。教师作为启发者与组织者的角色,专业性技能体现出教学中,例如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定向越野图例的认知、指北针的使用、器材操作、技能技术的备课,路线设计及场地布置,都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同时国家对培养定向越野专业师资等政策上相对不足。很多高水平运动员毕业或退役后不能进入学校任教,导致高校中师资力量薄弱,资源流失。作为高校应在政策上引进高水平师资,提升教师团队力量,匹配专业性人才,保证课堂高质量教学。
混合式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师和学生相辅相成,利用定向越野项目独有的特点,把智慧元素和多元化学科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中。将多学科平台和定向越野的优点结合起来,设计一个精彩、多元化、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去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展知识的同时更有效的学习定向越野。“智慧”定向教学模式分为三个模块框架。
2.1.1 军事理论实践与定向越野相结合
作为准大学生进入高校时都需要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也是很多大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个堂课。2019年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提到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内容里,识图用图已作为学生必备技能,掌握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图使用训练。定向越野项目融入军训科目大大丰富了学生站军姿、踢正步、站队列等传统的军训内容,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综合体质能力。
军事理论、实践融合定向越野课程设计,在军训中,以定向越野为项目,在校园区域或者军事场地区域设置不同的路线打卡点,每个打卡点上我们可以设置相关的军事理论教学问答内容。如国防概述、国防法规、国防建设、武装力量、国防动员、国家安全概述、国家安全形势、国际战略形式、军事思想概述、外国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等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定向越野的奔跑中,利用打卡点的特点加强理论知识的灌输与理解。同时深入军事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定向越野必经的路线中途,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单兵作战军事技能。如模拟手榴弹投掷、战场射击、匍匐前进、伤口包扎、心肺复苏、伤员搬运等。让学生通过每个科目才能前往指点的打卡点,如此加强定向越野练习的同时提高学生在军事技能练习。
2.1.2 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定向越野设计
2020年面对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的我们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也涌现出很多不平凡的人,学习最美逆行者的先进事迹已成为我们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钟南山、张文宏、李文亮、李兰娟、王伟等人命名的定向路线,用智慧定向的方式,将最美逆行者的先进事迹片段分别以打卡点的方式布置在田径场内,以武汉为终点。每条路线以4-6人为团队,通过团队智慧的力量,寻找出相关最美逆行者的打卡点位置,然后将事迹片段收集起来,共同到达终点武汉,最后利用事迹片段的提示,团队搜查资料整理出该路线最美逆行者事迹,然后在班上为其他团队分享学习。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回顾共产党艰辛的历程,以奋斗百年路,重走长征路为定向越野主题。设置血战湘江路线、遵义会议路线、四渡赤水路线、巧渡金沙江路线、飞夺泸定桥路线、过雪山草地路线、激战腊子口路线、终点设为长征总结。根据每条路线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的打卡点。根据同学们的体能耐力、技术、身体素质分配到各个路线上,以同时出发的方式,每个同学需要独立完成相应的路线然后返回终点集结。最后让大家分享各个路线中的困难。提高同学们对长征路线的认识,学习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样2020年为我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此我国团结一致,攻克贫困难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精准扶贫奔小康为定向越野主题,贫困山区为路线,中途设置各个脱贫节点为打卡点,终点设为小康社会。
通过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合,让学生掌握定向越野技能与团队配合能力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2.1.3 专业学科与定向越野智慧融合
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指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教育,培养人才,已成为教学主流。例如,以英语专业为主题的定向越野课程比赛,找一块不需要很大的场地:田径场,篮球馆,小公园等,设计成智慧型百米定向教学课程,每个打卡点上设计翻译题,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形成不同题型的方式,在打卡点上分别放置A~D四个答案的打卡器,学生到访打卡点后要判断出题目相关的答案在A~D上打卡。要求学生不单要准确到访打卡点的同时,还考验学生英语水平能力,在定向越野奔跑的压力下,同时需要完成英语学科的知识内容。最后返回终点,参照路线的答案来评分,答对题多者优胜,答题相同时,时间快者优胜,同时可以给与适当的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总结在答题上出错的问题,加以分析,提高 知识点。
以中国地理位置为主题的定向越野团队教学,首先我们需要一些中国地图的拼图(34个省级行政区拼图),在设置定向越野路线时,把拼图分散在各个打卡点上,学生以5~7人为一个团队,每个团队以团队定向的分工合作方式,完成我们所有的打卡点并收集拼图返回终点,同时用团队的地理位置知识,把所有人收集的拼图拼出中国地图,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各省市区的分布情况,对我国地理位置进一步加强认识。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结合高校开设各个专业学科的知识点融入到定向越野中,形成多元化定向越野主题教学,以智慧性方式开创不一样的定向越野教学模式。
通过多元化学科融合定向越野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组织上可以不受场地限制,学生也不会因为熟悉的环境而失去学习兴趣。田径场、篮球场、校园公园、教学楼区等都可以实现教学。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安排个人项目,团队项目,课程设计为竞速,合作,知识点考核等方式。在教学设备打卡点上可以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点来代替,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设备不足等问题,同时达到其他学科知识点的切入。课堂学习形式的组织包括教师教学设计启发,学生能力提升,相互交流以及问题解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发现课堂中的优缺点,与学生产生教学交流,深入学生的想法,为进一步启发教学课堂,实现师生教学融合。同时针对多元化学科的融合,需要提前布置教学主题,课前预习。与学生的共同探讨,为定向越野课堂的组织做好教学铺垫,来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为培养学生对定向越野的学习兴趣,多元化学科、多元化主题的融合拓展,就需要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分享,每堂教学课程下来后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做有效的团队总结尤为重要,例如以个人方式进行的项目,要通过学生的个人分享与课堂总结发现他们每个人的优缺点。以团队方式进行的项目,则需要考验他们的合作能力,团队分析能力,通过团队小组的交流,互相弥补在主题知识点上的不足,共同解决问题,拓展多元化学科认识。教师在课后总结中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反馈积极对教学设计做创新思考,改进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多元化学科知识融入定向越野中,提高学生在定向越野教学课堂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对于传统的定向越野教学设计,基于多元化学科融入定向越野课程的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创新发展,将多元化学科的学习与定向越野课程优势的融合教学,达到学科交叉融合教育,实现校园定向越野课程教学的最大化。充分发掘定向越野课程中的多元化学科教育功能,拓宽校园体育课程大纲、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课程开发,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多元化课程教学方式。确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树立起校园体育课程建设促进学生身体、智慧全面发展。通过定向越野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有效的关注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其优点特长。使学生愿意上体育课,主动上体育课,爱上体育课。在多元化学科融合高校定向越野课程教学意义下,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原以传统的跑步加打卡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课程目标的观念已经不再适应高校师生的教学需求,必须提升体育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创新。整合多学科资源,实现新时代高校体育高质量课程教学发展。
本文通过基于多元化学科融合高校定向越野课程的教学创新研究,希望对高校定向越野体育课程建设有所启发,实现更多的智慧型定向越野课程开发,从而更好的让定向越野课程在高校体育中形成特色课程,为其他体育学科提供教学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