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清, 吴聪, 汤欣月, 都晓晓
(中原工学院 服装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促使服饰类型呈现纷繁复杂的景象,这一时期的服饰文化吸引了众多学者关注。目前,针对民国时期校服的探讨多集中在文化思想方面,对其形制及其成因的研究尚待深入。文中从民国时期校服的形制着手,分析男女校服形制的特点,并对促使其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补充民国时期校服方面的材料,并结合当下设计语言,对民国时期校服进行活化诠释。
洋务运动兴起后,为培养新式人才设立了西式“洋”学堂,学堂统一配发服装,校服概念据此产生。1912 年 9 月颁布的《学校制服规程令》,对男、女学生校服做出规定: “男学生制服形式,与通用之操服同。女学生即以常服为制服。”[1]中国的校服开始走向统一化,并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影响下,校服从传统样式逐渐走向制服化、西式化,其形制也从传统平面式向西方立体式过渡,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
19世纪,日本积极学习西方服装款式并结合本国服饰特点改进,形成日本男性校服。中国留日学生着装受到西化后日式学生服的影响,并将其带回国,学生开始由传统的长袍马褂改穿西式学生校服。民国时期校服由此产生并呈现出传统中式、中西合璧式和西式3种基本形制。
1.1.1传统中式 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服制条例》,正式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此时长袍马褂成为学生校服的一种,其形制特征为:立领,衣身分前后2片,长至脚踝向上2寸(约6.7 cm)处,下摆窄小,保留清朝服饰的左右开叉,叉长由大腿至袍底,方便学生运动。长袍袖口呈直线型,袖长与马褂平齐。沿袭传统的衣襟,多为右衽,平面剪裁,整体呈直身式。民国马褂最常见的是对襟形制,两侧开禊,衣长至腰,立领,袖长到肘,袖口为平口。此形制的校服出现在民国时期的国立大学中。民国初期南开大学学生所穿着的长袍马褂形制的校服,如图1所示。
1.1.2中西合璧式 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式校服的代表之一为中山装,国民政府教育部专门规定:“学校教职员服中山装为原则,但颜色式样须一律”;同时规定学生也必须“衣裤中山装”“帽徽用青天白日党徽”[2]。1926年的《良友画报》曾刊登孙中山的照片并介绍说:“先生喜服学生服,今人咸称为中山装”[3]。由此猜想中山装是基于学生装而加以改良的服装。
中西合璧式校服中山装的整体形制为:立翻领,对襟,5粒扣,4个对称贴袋,袖口3粒扣,后片不破缝,整体形制庄重大方,干净简练。衣领为关闭式“八”字形领口,领型符合颈部特点,贴合舒适。上口袋为平贴袋,圆弧形的袋角;下口袋是“风琴袋”,有的会增加“工”字褶,可涨缩。4个口袋均有袋盖,上袋盖为“笔架盖”,两边为弧形,中间是尖形,左边袋盖外侧开一个小孔,用于插笔;下袋盖呈长方形,上口袋的弧形中和了中山装直线条为主的刚毅、生硬感。与西服袖子相比,中山装的袖扣部位设有假扣眼,钉3粒扣。衣身前幅为左右两片,后幅为整片,不破缝,具体如图2所示。中山装大都为军校学生穿着,黄埔军校时期周恩来的制服就是采用此形制,如图3所示。
图2 中西合璧式校服 Fig.2 School uniform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combined styles
图3 黄埔军校时期的周恩来Fig.3 ZHOU Enlai in Huangpu
1.1.3西式 民国时期,受到西方着装影响,归国后的留学生在穿衣打扮上逐渐西化。他们剪辫、脱下长袍马褂,改穿西装衣裤。《西装叹》写道:“中华国民禀特质不务精神尚形式,大汉虚传统一名,满目五光兼十色,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4]
西装的基本形制大多为翻驳领;肩部略微平宽,斜肩线,内缝软式垫肩;撇胸结构处理使胸部饱满、挺阔,左侧胸部开袋;胸、腰、臀的放松量都比较大,外形较为宽松;大小两片袖且有前弯,袖口开叉,钉有2粒或3粒扣;前片下摆为圆弧形或直线形;有单排扣和双排扣两种类型;整体造型挺拔合体。由于西式校服比较昂贵,普通家庭的学生无法承担,所以此形制校服一般由留学生穿着。胡适与留美学生合照中所穿的西装校服如图4所示。
图4 西式校服Fig.4 School uniform with western styles
鸦片战争后,大批西方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开设女校,出现了“教会所至、女塾接轨”[5]的景象,女子教育登上历史舞台。民国时期,政府和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支持。《玲珑》杂志中提道:“女学渐兴,教育行将普遍,凡上中社会的人家,他们总先要把女子教养成人,才算完事……”[6]女校的兴起促使代表女学生身份的校服也随之诞生。民国时期女子校服呈现出袄裙式和旗袍式两种形制。
1.2.1袄裙式 袄裙穿着方式为上衣着袄,下衣着裙,脱胎于传统的上衣下裳。民国初期,受留日归国女学生影响,袄裙更加紧身,形成了“窄紧”的风格,与之前肥宽的袖子相比,这时期袖子短而窄,可露出手腕;高领,被称为“元宝领”;衣身较长,直至臀部以下,具体如图5所示。
图5 初期袄裙式校服Fig.5 School uniform in early stage
而后,据《天津通志·民俗志》记载: “五四运动以后,兴起了一种‘学派儿’装束,即大襟元宝禊的肥袖短袄配以黑绸长裙、高筒袜、偏扣布鞋。”[7]“学派儿”装束指的是“文明新装”。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后期袄裙衣身短至臀部以上,腰部收省,下摆多为圆弧状;袖口宽大呈喇叭状,被称为“倒大袖”,长袖露手腕,短袖露手肘。由于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是西方传教士向中国传教的产物,故作为校服的袄裙大都是教会学校穿着。《图画时报》中北京慕贞女校毕业生穿着袄裙形制的校服,如图6所示。
1.2.2旗袍式 民国时期女生另一种校服形制为改良旗袍式,此时受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女性开始注重身体的曲线美,服装从传统的平面构成向立体裁剪形式转变。传统的满族服饰旗袍,在制作时增加省道,使服装符合身体结构,勾勒出女性的身体曲线,由此受到思想开放的女大学生喜爱。
所谓“改良”,就是将不合体的结构改掉,使袍身更为适体和实用。改良旗袍从裁法到结构更加西化,采用胸省和腰省以打破传统旗袍平面裁剪的格局[8]。较之传统旗装直线的造型,改良旗袍的结构更加合体。运用西方省道法,将腰部、腋下、下摆略微收紧,裁剪掉堆积在腰部和腋下的布料,使臀部、腰部、胸部呈现出柔和的S形曲线,展现出女性特有的窄腰紧臀的身体特征。袖长根据季节变化而变,夏天短,冬天可长至手腕。该形制的校服一般被女子教会学校穿用,南京金陵大学学生穿着的旗袍式校服如图7所示。
图7 旗袍式校服Fig.7 Cheongsam school uniform
2.1.1西方审美浸润 清朝以前,中国传统服饰遵循宽衣博袖、厚重烦琐的样式。民国初期,西方服饰的“简约”之美传入中国,服装形制随之改变。1929年第36期《良友》杂志向读者展示春夏巴黎和纽约时装时就谈到“服装问题,在实用方面求其卫生,在观瞻方面则有审美关系。现代生活中去繁就简,尤其是日常衣服,更取其轻便。”[9]这时期,走在思想前沿的学生所穿校服趋向简约,男女校服均摒弃宽大的款式、烦琐的穿搭,整体干净、简练,中山装与西服两截式的上衣下裤、合体的袖型和身型,既方便行动又显得精神利落。女生校服从袄裙式到改良旗袍式,去除了传统服饰的层叠穿搭和过多的装饰,愈加崇尚西方“去繁就简”的审美理念。民众的审美风尚逐渐向简约、实用方向发展。
2.1.2服饰审美合体化 中国各朝代服饰均有各自的特点,但整体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平面结构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传统服装的测量比较简单,只需测量长度和宽度,胸腰差量等精细尺寸都无须测量;裁剪方式呈直线式,无论男女服饰均呈宽松平直的样式。
民国时期,大量留洋学生归国,带回的西方立体化服装结构冲击了传统的平面剪裁。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校服开始运用装袖、省道等形式。女生校服强调服装与女性身体线条贴合,通过省的转移、缝合,处理胸、腰、臀的差量,力图展现人体的自然曲线,凸显人体美。此外,男生校服也围绕人体“三围”比例,采用转省、装袖等方式,使其符合人体结构或活动方式,做到适体化。
2.2.1思想民主化 服装是思想观念物化的重要表现,任何时期服装的变化都与人们思想的改变密不可分。周朝开始,服装等级的区分就有了明确的规章制度。“明贵贱、别等级”,中国古代服饰有着森严的等级秩序,虽穿着个性千差万别,但必须根据自己的等级穿着相应的服饰,严禁在着装上有僭越行为。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思想被引入中国,倡导民主,强调平等。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民众开始逐渐摆脱传统固有的服饰等级观念,不分贵贱,穿同样的服装,实现着装平等。尤其是接受了新思想的学生,不区分阶层,校服均为统一形制,最大限度地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
2.2.2女性意识彰显 民国前,“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思想,使得女性长期遭受不公平待遇,各种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牢牢束缚着女性。民国时期,有识之士意识到女子教育重要性后兴办女校,女学生成为时代的“新”女性,“文明新装”反映了女子社会地位“新”的变化;她们受西方女权文化影响,有了自己“新”的思想,希望摆脱旧制、寻求解放、追求平等,做“新”人,与男性地位平等。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思想先进的女性开始在服饰上效仿男子,如女子由“两截式”的袄裙装改穿“一截式”的旗袍。“男儿剪辫说亡清,女子而今亦盛行。一样长袍街上走,是男是女分不清”[10]则体现了女性摆脱封建旧思想,追求平等的愿望。
2.3.1机器制造业的兴起 服饰是社会经济的一面镜子,经济的变化引发服饰的转变。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迅速、外交呈开放状态时,服饰发展就相对较快,流行因素的形成也随之增加。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以家庭手工业为基础,人们手工生产自己所需的用品。1840年,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被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传统的经济体系被打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开启了中国的机器制造业,机器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给民国时期的中国带来了技术上的进步,制作程序机械化,效率提高,促使整个社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并为服装的发展提供了支持。经济的增长使得民众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大众愿意在服饰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那些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学生们更是如此,他们所穿校服也紧跟潮流,吸收西方服饰的特点向现代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2.3.2“洋布”的侵入 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外商嗅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能,纷纷向中国输入“洋布”,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洋布”进口量增长加速。“西洋服装的流行,不仅促使外国的各种衣料进口日多,还促使西方的缝纫方式开始兴起。上海成衣铺最多时发展到2 000多家,从业人员约4万。”[11]“洋布”的侵入带动了整个服装业发展,进而促使服装更受重视。服装业的兴起,使其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在样式等方面费尽心思,将当下流行的西式服装或其元素融入生产。新式学堂学生和留学生作为西方服饰文化的传送者,引领潮流将西方元素融入校服,带入生产。
民国时期男生校服经历了从传统长袍马褂到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再到西式的西服,女学生校服从上衣下裳的袄裙到一体式的旗袍,校服形制更加简约化、适体化、多样化;在思想上体现了民主化,去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实现了男女平等;经济上促进了机械化发展、服装行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校服呈现多元交织的状态,此时的校服既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又兼容吸收外来服饰文化,同时生产中结合当时的先进技术,为中国融入国际时装体系提供了条件,更为当今校服的设计提供了思路,为当下及未来的校服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反思现代校服设计,既要注重时尚,融入国际流行元素,又要注意保留民族特色,同时结合当下科技,在面料、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服装变迁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事实说明,中国服饰只有走向开放、兼收并蓄、与时俱进,才能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