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嘉惠
我始终相信,语文是味美鲜醇的,而要去享受这种滋味儿,需要熏陶滋养和咂摸品味。
我喜欢的早读是以兴致勃勃开头,在热烈讨论里进行,于喜气洋洋中结束。“巧借成语学语文”,就是一种熏陶与滋养,也是我与学生每天快乐学习的开始。每接手一届学生,我都会在学过几篇文言文之后,开始安排学生每天给大家讲个文言成语故事。这个同学必须事先做足功课,包括:对成语的全面了解;字句翻译的落实;结合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归纳本文中相关的知识点,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现象”“特殊句式”;成语带给我们的启示或自己推荐的理由等等。这一过程中,学生靠着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了知识视野,积累到了大量的新鲜知识;尝到了用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的快乐;也让他们过了一把老师瘾。刘勰有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有期待的早读绝对是有收获的,一年的成语故事讲解,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了浓厚的兴趣,这是苏高同学在初二时写的一篇文章:
雪霁天晴,空寂寥落。
道旁美景,尽收眼底。山岩紧逼,摇摇欲颓。日隐于岩后而呼之欲出,余光熹微,囊倾山坡,点染冬树,尽释于焉。遥闻深林,琴音渺渺,凝神细听,水滑石过,泠泠作响,由远而近,若即若离。水恍惚于冰下,冰翩然若绸纱。及近处,几行水击由石起,穿于冰上,如美人垂泪。水何悲?叹难返乎!溪畔草绿雪莹,相浸相染。近之,草茎雪水交融,晕青沆砀,甚奇。山坡老根密陈,集综盘旋,一席之地而有百余,山岳茫茫,不可计矣。朝晖溅跃于其间,枯藤辉煌于转瞬。美景应对酒,对酒当放歌,放歌须大醉。然此醉留与山野痴人,余幸未甚,方不得焉。
三界俱寂,惟余独享万山,恣肆风流。
这种熏陶滋养不只是在课堂上,随時随地均可发生。有一次课间去教室,不知是那天衣服颜色鲜艳还是人品爆发,教室居然在我进去的瞬间,一片安静。我随口说了一句:“哎呀,一鹞入林,百鸟无声啊!”有人接口:“老师,啥意思?”我对着那位同学说道:“真是六月的白菜呀!”“啥?啥?啥?”一片喊声向我袭来,他们知道老师的歇后语又要新鲜出炉了。我笑道:“说你们六月的白菜,是嫌你们学习上不用心,不知道积累。歇后语:六月的白菜——没心。”转身又给黑板上写了一个“鹞”字,看到这字,大家终于明白了我刚才说的那句话是在炫耀我的威严,于是教室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说到歇后语,和学生交流中,尤其是批评学生的时候,我最喜欢运用,以至于见到我批评同学,总有人起哄:“老师,赏他一个歇后语!”生活无处不语文,当老师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地把语文意识渗透在他们的生活中时,他们就不得不生活在语文中了!浸润到家,滋养到位,孩子们当然也就会对语文的兴趣日趋浓厚。
熏陶滋养,更多地落实在了“学”的兴趣上;咂摸品味,则更好地落实在了学生“用”的兴致上。
如何咂摸?去吮,吮出甘美,方可感受名家的风范。艾青有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贾平凹在《秦腔》中写道: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的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只有秦腔,才能使秦人的生活充满乐趣。高兴了,这“二愣”的民众竟会用炸雷般的声音将身心粉碎,将快乐释放。痛苦了,这秦腔竟也能如一味良药,让他们将愁苦熨平。这自古就是大苦大乐的民众,他们家乡的交响乐,作者相信,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绝对不会有别的。谁能有如此的肺腑之情,也只有深爱这片土地的人,就像贾平凹所说“我如乌鸡一样,是乌在了骨头里的”。汪曾祺对于高邮咸鸭蛋的深情,冯骥才对于天津奇人奇事、奇风奇俗的叙述描写,哪一个不是这生养了他们的一方水土所给予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呢?关注作品,更得关注作品背后那无私馈赠于作家们无限灵感和情思的大地。只有根植于生活的作品,才能成为不朽的作品。
大家对散文《老王》的关注焦点是作品的文眼:“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知识分子和底层劳动者在文化上、心理上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隔着一层“厚障壁”。所以,刘禹锡宣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同样,“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杨绛不可能和没有文化的老王有什么共同语言,更不可能成为知心朋友或亲如家人,但《老王》一文却让我们感受到作家杨绛的道德良知,而对道德尊严的执着追求也使她的散文充满了感召力。我们从杨先生身上明白了一个道理——爱而生爱,人间自有真情在。程颐有言: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诗言志,文道情,真正的好作品,都是作者最真挚情感的流露。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情感,但它们的出发地是相同的,都是作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而这,需要我们和学生用心咂摸。
如何体味?去嚼,嚼出老辣,才能学会不同的写作技巧。老辣的意思是老练而又有锋芒。清人张谦宜在《茧斋谈诗》中说:“诗要老辣,如美酒好醋,于本味严烈而有余力。然苦者自苦,酸者自酸,不相假借处,各有本等。”诗是这样,文章亦然。《湖心亭看雪》中,张岱写道:“湖中人鸟声俱绝。”虽未具体描写雪景,却写出了湖上雪之大之盛。这得益一个“绝”字。不同常人,是另辟蹊径,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雪,一个“绝”字,让人看到的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森然寒意。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画出了大雪的威严。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写道:“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活该。”没有声色俱厉,没有剑拔弩张,反而在论及法海时,语言幽默,口吻诙谐。誉之为“得道的禅师”,比之为“非凡的人”,欲抑先扬,为后文的对法海的嘲讽做好铺垫。“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吧,像闪着冷光的利刃,剖析着法海污浊的内心。而当先生指出法海自食其果时,以塔倒白娘娘复出作对比,说是“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那就是“活该”了。“幸灾乐祸”一般来说,大概是不宜提倡的,但对法海之流,却似乎不妨可以去“幸”一下,“乐”一下。老辣往往和犀利、独到、深刻、击中要害、入木三分有着天然的联系,这是一种内渗外透的风格,这种风格,内有章法,外有语言,必须和学生一起细细体味。
穷其味而后快。当学生读一篇文章,能随着作者的情感去乐而乐、忧而忧时;能随着作者的思想去张扬奔腾时;能有一种“要化这种语言为我所用”的冲动时,他也就咂出了、嚼出了语文学习的兴致了,这时无论是赏析点评、即兴仿写还是随笔拓展,自然就有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以及驾驭语言风格的能力了。咂摸品味的最终作用“用”也就落在实处了,语文教学到这里也就水到渠成了。下面这篇文章是高子衿同学学习完《俗世奇人》后,给班里的奇人用冯氏风格写出的漫画式文章。
据说在江湖上流传一种“以嗝致人”的功夫,此功夫一针见血,见者皆毙。因是独家绝技,且传男不传女,遂失传已久。可功夫就是功夫,總会有人暗中秉承,这不,在高手云集的D1班,就出了一名嗝王——衷辰越。
“嗝——”长达十七秒的!秒杀了方圆百里不知多少高手。不禁想叹:此嗝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啊!当然,拜倒在嗝王脚下皆面露痴呆之状的人,早已是堆积如山,但嗝王每每见此情景,总是耸耸肩轻声道:“天赋,天赋,没有办法。”
每当嗝王御膳完毕,尤其是喝过酸奶饮料之后,那场面更是震撼山河,血腥恐怖。
一次,不知哪家的黄毛丫头得罪了嗝王,嗝王暴跳如雷,张牙舞爪欲要讨个说法,可那丫头愣是不给情面,只见嗝王小白脸一拧,眼睛瞬间拉成两道黑线,腰一挺,“嗝——”其声愈来愈高、愈来愈亮、愈来愈重。一时间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又是一声起:“嗝——”若说前一声像公鸡叫鸣,那这后一声就更像母鸡下蛋。有人鼓掌叫好,有人已做呕吐之状;“体弱”者已被这杀人不见血的雷嗝致命;更有人附和着嗝王开始打嗝。“嗝——”又是一声,这一声比前一声更长更猛,刚才班门弄斧的那些人,立马刷红了脸,捂住了嘴止步不前,他们只能甘拜下风。“嗝——”刹那间,又一声,这一声更奇了,任由嗝王变换着调调,忽高忽低,忽长忽短,仔细一听,居然在用嗝音唱歌啊!围观者越来越多,嗝王愈加眉飞色舞继续打嗝。几分钟过后,有人大喊:“七十二个,嗝王又破纪录了。”嗝王眼神睥睨、面带不屑地笑笑,道:“刚才那个黄毛丫头呢?”
又是一阵笑声,猛不丁的,又来一声响嗝。
时至今日,此功夫在嗝王的带领下,已慢慢回归社会,步入正轨,成为D1的一种风气,一种文化,更是流传的一段佳话。
我是一个随和的人,我喜欢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快乐,让孩子们在这个压力巨大的时代也多一些灵动睿智,多有一些生活体验,多攒一点儿值得将来回味的东西。让他们永远认识到:语文,就是真善美;语文,真的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