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评价研究综述

2021-09-14 04:29赖庆标
台湾农业探索 2021年3期
关键词:综述

赖庆标

摘 要:【目的/意义】乡村性评价是衡量乡村发展水平、识别乡村内部差异、划分乡村发展类型的重要手段,乡村发展类型的划分对于指导乡村建设方向、转型、经济社会重构等具有重要作用。将目前学术界关于乡村性和乡村发展类型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以呈现出清晰的乡村发展类型和乡村性评价的研究框架,为探讨新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梳理、述评我国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评价的相关研究,针对研究尺度、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分类结果、应用层面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讨论目前研究中乡村发展类型划分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乡村发展类型的概念内涵、划分方法、应用研究是我国农业地理和乡村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乡村性评价和乡村发展类型划分的研究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但也存在研究尺度过大、指标体系缺乏统一性、研究方法单一、分析维度不够充分的不足,未来的研究中,要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加强时空尺度分析、拓展成果应用范围等措施来深化相关研究内容。

关键词:乡村性;乡村发展类型;综述

Abstract: 【Objective/Meaning】The rurality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rural development, identify the internal differences of countries and classify the types of rural development. The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typ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the direction of rural construction, transforma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reconstruction, etc. The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on rurality and rural development type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so as to present a clear research framework for the types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evaluation of rurality and als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iscussing the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Methods/Procedures】By combing and review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on the types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evaluation of rurality in China,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type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we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search scale, research methods and indicator system, classification results, and application level. 【Results/Conclusions】The concept connotation, classific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rural development types were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China.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ruralit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types had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but there were also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too large research scale, lack of uniformity of indicator system, single research method and insufficient analysis dimension, etc. In the future research, it wa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relevant research contents by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and perfect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selecting diversified research methods, strengthening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 and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results, etc.

Key words: rurality; rural development types; review

2000年以來,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的若干意见、多项举措,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培育发展农业农村新动能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都体现出党中央对“三农”发展的重视程度,农村作为“三农”工作的载体,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稳步增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在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农村的发展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发展的不充分是制约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希望通过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切实改变农业农村发展落后的现状,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农村这块短板。因此,通过不同角度将农村进行综合分类,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策略、优化农村发展路径,对促进农村转型、经济社会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70年代,乡村理论和概念的研究开始活跃,“乡村性”受到关注。Cloke[1]首次构建了乡村性指数并将其作为划分乡村类型的标准,Woods[2]在Cloke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性的评价指标提出新的观点与完善建议,Halfacree[3]提出了描述乡村性的方法与要点,OEDC认为乡村性包括所有未受大城市影响的社会和经济活动[4-5]。20世纪90年代,乡村性的变化和乡村发展的关系密切起来,主要焦点是如何构建与再现乡村性的过程,受后现代主义和结构观点的影响明显。

国内关于乡村性的研究在21世纪初主要集中于社会学和管理学界,用于乡村旅游开发和评价方面;在地理学界最早是由张小林[6]在20世纪末提出,包括乡村性的概念和指数的计算方法,但其没有对某一区域的乡村性具体测度和应用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2009年龙花楼等关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评价在具体区域乡村性测度和应用方面开创了先例[7]。乡村发展类型的划分与乡村性概念的提出几乎同时,20世纪末,就有关于乡村地域发展的模式研究[8],而后,其概念内涵、划分方法、应用研究成为我国农业地理和乡村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学者和有关工作部门对乡村性评价和乡村发展类型的划分做了较多研究和探索,逐步体现出区域性、综合性、实用性特点。

本文从学术界对于乡村发展类型和乡村性评价的已有研究为基础,从研究范围和尺度、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的分类结果、研究的应用及不足之处这4个方面进行文献的归纳整理和评述,以呈现清晰的乡村发展类型和乡村性评价的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为后续研究方向的创新提供更多参考。

1 研究的范围尺度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我国学者和有关工作部门针对不同地域范围和基本单元开展乡村性评价及乡村发展类型划分的相关研究。从宏观的全国[9-10]、东部沿海地区[7]、黄淮海地区[11]、不同省市[12-16]的县域过渡到具体的一个区市的行政村[17-19]。可以看出,研究开始关注更微观的地域空间,关注每一个县、村的特征。我国疆土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风俗习惯截然不同,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村落的发展路径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要想精准地找到制约农村发展的因素,必须将研究对象锁定在行政村级别,避免将乡村发展类型泛化、不同地域间乡村发展同质化现象严重,才能深入地研究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更加有效地解决发展问题。

2 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

2.1 研究方法

乡村性评价的定量方法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计量方法建立模型,得出各评价对象的分值,从而进行比较。国内主要是采用专家意见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确定指标权重,根据乡村发展影响方面、结合实际情况筛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法进行评价。

乡村发展类型划分的方法更多集中于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其中定性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研究地域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传统文化等现状,总结归纳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发展类型[20-21];定量评价方法,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主要有:龙花楼等[7]根据研究基本单元的一、二、三产业分别在当地GDP所占百分比,与全体样本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和进行对比,超过则认为该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李裕瑞等[11]从乡村产业构型特征选取4项指标,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人工神经网络聚類算法划分了区域乡村发展类型;姚龙等[17]通过构建乡村发展类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的聚类分析对各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李贵才等[18]、史秋洁等[22]、代绍奇等[23]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主因子,再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乡村发展类型;郭彦丹[24]利用定性评价方法总结出7种乡村发展类型,再利用定量方法判断研究对象属于何种类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发展路径。总体而言,乡村发展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简单到复杂,过程从单一性到多样性,同时也在不断创新,“3S”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广泛应用于乡村发展类型的划分,例如,孟欢欢等[12]、郑祖艺等[14]、范少言等[19]根据ArcGIS自然断裂点法对乡村性指数进行分析,划分县域乡村经济发展类型。

2.2 指标体系

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方面,虽然学界对乡村发展水平评价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不同学者对乡村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抱有不同态度,因此评价乡村性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也各不相同,目前还未形成较完善、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龙花楼等[10]对于乡村性指数评价,提出5项指标:耕地变化速率、乡村人口变化率、一产就业比例、农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李裕瑞等[11]提出3项一级指标:农业生产发展、社会经济支撑、农民生活改善,以及16项二级指标;孟欢欢等[12]从乡村发展水平和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分别选取8项和7项指标进行乡村性指数的比较;郑祖艺等[14]提出农业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3项一级指标和14项二级指标;姚丽[15]提出3项一级指标:农业生产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基础发展,以及15项二级指标;陈文盛等[16]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公共基础条件、乡村社会保障4个方面选取10项指标;李贵才等[13]从人口、社会经济、土地利用3个方面选取22项指标;范少言等[19]提出生产条件、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3个方面的6项指标;洪亘伟等[21]认为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有:城市发展、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文化和产业发展;代绍奇等[23]从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商贸服务和生态旅游4个方面选取21项指标;郭彦丹[24]从乡村景观功能的角度出发,选取生活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3个方面23项指标。

综上,乡村性评价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经济基础、农民生活、自然环境、资源禀赋5个方面:(1)农业生产是乡村发展的关键资源,耕地面积、機械化水平、科技创新、生产率都影响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2)经济基础是能够客观反映乡村发展水平的高低,地方财政能力、就业服务水平、医疗卫生水平越高,发展越有保障,发展条件也越好;(3)农民作为乡村发展主体,其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乡村发展水平呈因果关系且互相影响;(4)自然环境影响着乡村土地开发的适宜性和农业生产的气候、土壤、温度条件,同时,区位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制约或促进乡村发展的因素;(5)资源禀赋对于乡村发展来说是个加分项,若乡村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则突出了乡村的异质性,能够从非农产业促进乡村发展。

在乡村发展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方面,上述研究是通过一些计量方法或模型对乡村性加以分析,划分出乡村发展类型,也有学者单独对乡村发展类型划分进行相应的指标体系构建。李裕瑞等[11]提出人均农产品产量、乡村农业从业人数比重、人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4项指标;郑祖艺等[14]选择能够代表乡村发展、城镇发展、城乡差距变化的5项指标;姚龙等[17]在自然地形、区位条件、规模大小、经济产业与城镇化、旅游资源5个一级因子的基础上,选取28个影响因子,构建指标体系;史秋洁等[22]从自然禀赋、区位条件、村庄规模、形态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用地结构7个方面选取23项指标。

可以看出,在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从单一的农业发展因素发展到农民生活、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角度综合考虑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得出更为合理、更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能够更客观地反映乡村发展的综合水平。乡村发展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若只注重于从一、二、三产业或城乡关系的角度简单刻画乡村发展类型,未免不够具体,较难体现每一类乡村的特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低,影响国土空间开发的适宜性;地形地貌的不同,导致适宜的农业也不同,如丘陵、平原、山地等;工业的细化,可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等;商旅服务业也应具体到旅游、城镇服务、劳务输出等。

3 研究的分类结果

目前的研究成果,对于乡村发展类型的分类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1)组合型:根据不同的主导产业,同时,在各产业主导型乡村中,进一步根据各乡村的发达程度进行划分;(2)单一角度:根据政策发展导向、发展动力源、城乡关系、人口密度、地理区位、发动主体和各类土地利用规模的分析等方面进行划分;(3)多角度:根据城市发展、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自然禀赋、区位条件、村庄规模等村庄基础的7个方面进行划分;根据乡村景观功能,针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区进行划分;(4)基于现实情况:根据不同地域较成功的案例,总结出不同的乡村发展类型;(5)国家层面: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根据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规划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和搬迁撤并类村庄4种类型。具体分类归纳见表1。

以上乡村发展类型的划分结果,普遍存在研究地域广、研究视角单一、划分方法偏主观性等问题。首先在研究尺度方面,大多数都是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涵盖的范围较广,难以突出县域的地域空间内不同行政村的细微差别;在划分依据方面,基本都是将一个或几个方面做为划分依据,缺乏综合考虑影响乡村发展的因素;在划分方法上,若以某一个市县级地区作为研究范围,在充分分析乡村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定性总结归纳当地的乡村发展类型具有其合理性,但以我国某个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去划分类型,较为泛化。

4 研究的应用及不足之处

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地域空间,乡村地域空间的重构、分异等变化又体现出乡村发展的转型和变迁。目前,乡村在地域上的时空变化、乡村类型转型以及社会经济结构重组等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相关研究有:县域乡村性发展的地域差异和空间相关性[12];县域乡村发展水平和时空格局[10-11,15-16]、转型类型和时空格局[14];乡村发展空间演化模式[18]等。

划分乡村发展类型,进而探讨和制订相应的发展模式,即乡村在实践中经济发展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34],综合考虑乡村发展的各个影响因素,指导乡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要素和资源配置等,在此方面已有的研究有:归纳总结全国7种不同乡村发展类型的基本特征、适宜条件、建设和优化途径[9];福建省县域乡村发展政策导向分析与对策建议[16];城郊地区乡村发展策略[17];广州市乡村发展演化的模式[18]、乡村发展动力机制[20];城镇密集地区乡村建设内容,包括产业建设、土地利用、环境建设[21];针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不同乡村建设模式、调整要点等[31];中西部、中部、东部地区乡村转型发展动力机制与优化对策等[35]。随着国家政策层面发生的变化,从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主体功能区发展等不同方面,提出不同类型乡村的发展模式,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但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尺度过大,市域、县域内的地域空间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准确刻画乡村发展类型;(2)指标体系缺乏统一性,可以设置一个指标库,根据不同研究目的选取针对性的指标;(3)研究方法基本处于两极分化,即倾向于单独采用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4)分析维度不够充分,乡村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时间、空间上都会发生变化,需揭示其内在规律,及时调整发展策略。

5 研究的发展方向

5.1 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乡村发展类型影响村镇建设方向,特别是村镇的国土空间开发是一项综合性行为,指标体系的不够完善造成评价视角单一,有可能会影响土地利用规划,造成国土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破坏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需要构建因地制宜、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自然地理环境、乡村发展现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人民生活条件、资源禀赋等内容,根据当地独特的地域特性,筛选或增加个别指标,构成适宜本地区的乡村发展类型划分评价指标体系。

5.2 选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取应更加多元化,即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主要体现在:(1)评价指标体系,有部分描述乡村交通便捷程度、环境宜居程度、民俗文化多样性等方面的指标难以量化,需要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判断,共同构成完善、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达到尽可能全方位评价乡村性、更合理地划分乡村发展类型的目的;(2)评价方法,前文已详细阐述目前国内开展的定量评价乡村性和划分乡村发展类型的研究成果,也包含少数结合定性分析调整评价结果的例子。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部分乡村存在的特殊情况及限制因素,如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某项人文自然资源特别突出或已列入某重点示范名录、人口流失严重、受自然灾害影响等,均需要单独列出形成优先级,调整分类结果,避免忽略乡村的独特属性,才能更合理地划分乡村发展类型,有效指导乡村发展的方向。

5.3 加强时空尺度分析

开展乡村地域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揭示不同地域环境下乡村发展类型的演化趋势和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乡村发展类型演变的空间分异特征,揭示其空间异质性和内在关联机制。对乡村发展类型进行时空尺度的测度,探索、总结不同地区乡村发展的时空演化模式,能够为乡村转型、空间重构等现实问题提出更有成效、更合理的建议,适应当今乡村发展的趋势,对促进乡村振兴、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5.4 拓展成果应用范围

许多学者根据不同地域开展乡村发展类型划分,总结出具有地域特性的发展模式,这些已经成功的或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开发建设模式、产业发展路径等经验,应根据自身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土地利用现状、国土空间管制、产业发展潜力、资源禀赋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将乡村发展模式应用得更深入、更具体。

伴随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通过揭示不同乡村地域发展类型的转型过程和演进机制,构建乡村空间优化重构的模式和路径等有关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的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新趋势,其中,以土地利用变化作为乡村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还涉及到乡村转型与县域经济协同性研究[36]、农业结构调整[37]、人口土地产业[38]、生态环境效应[39-41]等的关系研究,这些转变也体现了乡村地理学研究从注重乡村主体到越来越重视乡村与环境、乡村空间、乡村地域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6 结语

通过对乡村性评价和乡村发展类型划分的发展历程、评价方法和分类结果的研究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越来越细致,一些区域已经开展微观尺度的乡村发展模式研究,研究方法多样化、分类结果也趋于地域性,应用层面上也逐渐丰富。在对现有研究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符合当地特征、科学合理的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目前普遍认可的研究方法,进行乡村性评价和乡村发展类型划分,并探索其时空演化模式,分析其转型趋势,能够使乡村得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人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的良好发展,为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1]CLOKE P. An index of rurality for England and Wales[J].Regional Studies, 1977(11):31-46.

[2]WOODS M. Rural Geography: Processes, Responses and Experiences in Rural Restructuring[J]. Rural Geography Processes Responses & Experiences in Rural Restructuring, 2005,7(3):494-496.

[3]HALFACREE K. Local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 Space,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 definitions of the rural[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93(9): 23-37.

[4]乔家君. 中国乡村地域经济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刘彦随. 中国新农村建设地理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張小林. 乡村概念辨析[J]. 地理学报, 1998, 53(4): 365-371.

[7]龙花楼,刘彦随,邹健.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J]. 地理学报,2009,64(4):44-52.

[8]刘晓霞. 乡村地域发展模式研究——以宝鸡地区为例[J]. 人文地理, 1999, 14(SI): 56-59.

[9]张富刚,刘彦随. 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J]. 地理学报,2008,63(2):115-122.

[10]屠爽爽,龙花楼,李婷婷,等. 中国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机理与模式研究[J]. 经济地理,2015,35(12):143-149,162.

[11]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 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格局与类型[J]. 地理研究,2011,30(9):97-107.

[12]孟欢欢,李同昇,于正松,等. 安徽省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空间分异研究[J]. 经济地理,2013,33(4):146-150,187.

[13]高珊,包宗顺,金高峰. 江苏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模式及启示[J]. 经济问题,2007(8):86-88.

[14]郑祖艺,廖和平,杨伟,等. 重庆市县域乡村类型划分及格局特征——基于乡村发展水平和转型评价[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0(2):110-118.

[15]姚丽. 河南省乡村发展区域差异分析[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16]陈文盛,范水生,邱生荣,等. 福建省乡村发展水平及主导类型划定[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5):145-150.

[17]姚龙,刘玉亭. 基于聚类分析的城郊地区乡村发展类型——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J]. 热带地理,2015,35(3):139-148.

[18]李贵才,朱倩琼,刘樱,等. 广州市乡村发展类型及演化模式[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4):158-163.

[19]范少言,赵玉龙. 村域尺度乡村发展水平评价及特征——以甘肃环县为例[J]. 开发研究,2018(1):57-61.

[20]陈玉飞,黄向勇. 宁波北仑山区村庄发展模式及动力机制探索[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5(3):10,22-25.

[21]洪亘伟,刘志强. 我国城镇密集地区新农村建设类型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2):76-80,100.

[22]史秋洁,刘涛,曹广忠. 面向规划建设的村庄分类指标体系研究[J]. 人文地理,2017,32(6):127-134.

[23]代绍奇,伍博炜,伍世代,等. 基于微观视角的沿海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类型研究——以福建省福清市为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6):5-11.

[24]郭彦丹. 基于景观功能评价的乡村發展模式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25]刘自强,李静,鲁奇. 乡村空间地域系统的功能多元化与新农村发展模式[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5):532-536.

[26]张利庠. 可资借鉴的八种新农村发展模式[EB/OL].http://www.gmw.cn/01gmrb/2006-04/10/content-401340.htm.

[27]罗守贵,曾尊固,王伟伦. 苏南地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探索[J]. 地理研究,2001,20(2):247-256.

[28]曾尊固,熊宁,范文国. 农业产业化地域模式初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地理研究,2002,21(1):115-124.

[29]房艳刚,刘继生,程叶青.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回顾与反思[J]. 经济地理,2009,29(9):1530-1534.

[30]郭艳军,刘彦随,李裕瑞. 农村内生式发展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北京市顺义区北郎中村为例[J]. 经济地理,2012,32(9):114-119,125.

[31]张永姣,曹鸿. 基于“主体功能”的新型村镇建设模式优选及聚落体系重构——藉由“图底关系理论”的探索[J]. 人文地理,2015,30(6):89-94.

[32]王松良. 中国“三农”问题新动态与乡村发展模式的选择——以福建乡村调研和乡村建设的实证研究为[J]. 中国发展,2012,12(3):51-58.

[33]刘晓霞. 乡村地域发展模式研究——以宝鸡地区为例[J]. 人文地理,1999,14(S1):52-55.

[34]曾祥麟,李盼. 我国农村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J]. 中国商界,2010(5):166-167.

[35]龙花楼,李婷婷,邹健. 我国乡村转型发展动力机制与优化对策的典型分析[J]. 经济地理,2011,31(12):130-135.

[36]黄丽娟,马晓冬. 江苏省县域经济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空间协同性分析[J]. 经济地理,2018,38(6):151-159.

[37]李二玲,胥亚男,雍雅君,等. 农业结构调整与中国乡村转型发展——以河南省巩义市和鄢陵县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5):698-709.

[38]李婷婷,龙花楼. 基于“人口-土地-产业”视角的乡村转型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经济地理,2015,35(10):149-157.

[39]苑韶峰,唐奕钰,申屠楚宁. 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基于长江经济带127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 经济地理,2019,39(9):174-182.

[40]戴文远,江方奇,黄万里,等.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以福州新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2):2098-2109.

[41]胡其玉,陈松林.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量的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研究[J]. 生态科学,2019,38(5):58-67.

猜你喜欢
综述
银行网络间风险传染研究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我国工业遗产档案研究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关于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文献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我国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我国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发展路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