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态美育是生态审美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生态审美教育,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本文拟对新时代高校生态美育发展路径进行研究:通过生态文学审美,发挥其教化功能;挖掘各学科生态美育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搭建多元实践平台,促进生态美育生发,形成生态审美意识,养成生态审美道德,树立生态审美理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自由自觉。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美育;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2-0080-03
生态美育是新时代生态危机环境下诞生的, 是传统美育的新延伸、新发展,是建设新时代具有生态特色的“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主题。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而生态美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主力军,而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阵地,提升大学生的生态审美教育,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生态美育理论研究
生态美育是生态审美教育,此概念最早于1972年 “联合国环境会议”上提出,是生态环境教育和生态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生态美学的观念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必要的生态审美素养,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生态美育是生态美学的组成部分,不仅在人类精神层面发挥影响,更侧重于人类现实实践的落实与完成,由“美是人化的自然”转型到“美是生命共同体的稳定和谐与美丽”。曾繁仁的生态美学思想在生态美学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传统思想,以“生态存在论”为根本,串联起“生态审美本性”“诗意栖居”“家园意识”基本范畴,其性质是人体各感官直接介入的“参与美学”的教育[1]。袁鼎生提出的“生态整体论”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地位,突破了以人的利益为标准的“人类中心主义”[2]。曾永成的“人本生态美学观”强调对精神之美进行本体性定位,揭示自然之美对人性生成的生态意蕴[3]。
综上,生态审美的主要观点包括审美交融,以伦理学为思想基础、借助生态学知识审美、遵循生态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价值准则,坚守诗意生存、诗性智慧、精神和谐;生态审美原则包括自然性、整体性、交融性、主体间性原则,突出“大地伦理、动物伦理、敬畏生命伦理、自然的内在价值”等,弘扬“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同时也渗透了一定的“生态预警”,如人与自然的冲突交织着民族冲突、宗教冲突、经济冲突、文化冲突等;生态美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态审美人,是关于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和存在观的教育[4-5]。
二、新时代高校生态美育发展路径
曾繁仁提出的生态审美教育理念在我国是首创,是生态美学理论在实践上的表现,包括经典作品的生态解读、生态审美教育的推广、简约生活方式的倡导等,他主张通过教育的形式将生态美学思想更直接、更有效地传递给人们。曾繁仁的美育教育理念與新时代“课程思政”理念不谋而合,即充分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一)经典作品的生态审美,发挥文学的教化功能
生态文学审美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审视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和审美共感,强调自然系统之中各种要素的协调平衡,是诠释、重塑人的生态观的过程,可浸润心灵,启迪心智,提升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引导激发学生内心的源动力,自觉追求真善美,是生态文明思想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文通过对莫马迪的生态作品进行生态审美举例,说明文学作品生态审美教化功能的实现路径。
1. 分析作品的自然“存在”之美,形成生态审美意识
莫马迪是印第安吉尔瓦人,从小在印第安保留地长大,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的独特种族身份和经历,赋予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如诗如画的语言风格,简单、唯美、纯净,“让自然物自然存在”之美,比如“亮亮的太阳、彩色的小花、圣洁的山川、红土地上到处爬的乌龟”,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通过分析作品的自然书写、社会文化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挖掘其生态文本的绿色蕴含,探究从文化观念和思想意识的维度消解人与自然矛盾等,引导学生能够用心体会“绿水青山”思想理论内涵,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生发保护家园的情怀。
2. 分析作品的“家园”之美,培养生态审美道德
通过分析莫马迪以独特叙事模式与叙事手法勾勒其作品主人公的命运来研究此主题,如《日诞之地》中土著人“阿韦尔”,从小和故乡的“高山、河流、山谷”待在一起,长大后曾经脱离养育他的故乡,经历了种种精神肉体折磨,最后与家乡土地融为一体才找回自我,完成个人“复原”。同样,《远古的孩子》中,“赛特”从小离开家乡,经历身份认同的迷茫备受煎熬,最后回归复原为印第安“熊”,身心才得到真正的解脱。以上作品中的主人公有着共同的经历,他们全部在游离于族群,游离于生存空间时陷入困境不能自拔,又在面对自己的责任义务时重新获得对世界认知而从此获得了新生,在这个过程中,印第安人传统的生态观自然观经过反复传递,表达了他们对土地情感、家园情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正如《远古的孩子》中描述的一样:“人只有和土地合而为一、水乳交融,才能感受土地、家园的美,感受其精髓,才能从中获得力量和勇气。”[6]通过以上的审美事例,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美丽中国”“美丽家乡”的生态美学思想,写好中国生态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3. 分析作品的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整体美”,树立生态审美理想
莫马迪用其独特的象征及意象主义手法勾勒出水草丰茂、生命同欢的平和景象和诗意世界,动物被视作“非人类的人”,人生来就受到动物灵魂的庇护,人与动物相互平等,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雨山行》中关于“魔鬼塔”的神话故事,关于“太阳舞”的宗教信仰,表达了人与动物互相转化,人与日月星辰互相转化及“众生平等”的生态哲学,诠释了“天地神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教师通过这样的分析审美,引导学生理解“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美学思想,激发学生产生追求自然、和谐、平衡和过程之美的审美愿望,进一步深化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
(二)挖掘各学科生态美育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高校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中心,充分挖掘各学科生态美学资源,形成“专业课和思政课同向同行;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同向同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向同行;课程教学中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同向同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他学科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格局[7]。
首先,专业课程美育,挖掘各门课程的育人元素,挖掘各门课程知识蕴含的指向灵魂、指向精神、指向人的生态美,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如语言课程的优美语言、生态主题、叙事手法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文化传播能力;数学课程中“精益求精的数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数学态度、坚忍不拔的奋斗决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审美素养,树立文化自信;化学课程中“积极上进的正能量、大国工匠的化学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文化素养、安全环保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体育课的“术道结合教学策略、健身健心的教学效果、奋斗拼搏体育精神”,培养学生做具备个人健康价值并与体育强国密切联系的时代新人;在劳动教育中不断渗透“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基本观念,感受付出汗水后的成就感,体会到“美好的环境离不开个人辛勤劳作”,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在“审美交融”自然原则下分析“绿水青山”思想理论内涵,欣赏森林草原、山川河流、土地、蓝天、干净的空气等生态图景。分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审美内涵,通过望山、望水、望花草和忆乡愁的生态审美体验,启发学生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保护家园。
(三)搭建多元生态美育实践平台,促进生态美育生发
为了促进生态美育生发,高校应创设多元实践平台,让“美育”落地生花。欧洲“生态学校计划”、美国的“项目学习树”都是生态美育实践可持续发展范例,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特点是通过实践一定有计划有意义的活动方案实现生态美育目标。基于上述案例的成功经验,本研究提出以下活动方案:
首先,互联网背景下建立生态美育虚拟社区,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制订每周学习主题,如“读书欣赏”“生态美学新闻解读”“我眼中的生态美景”“生态美学科普”等系列活动,通过融媒体进行宣传分享,链接传统美育场域与网络美育场域,链接家庭、学校、社会,普及更多受众。其次,构建生态美育课程体系,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贯穿于课堂渗透、课外阅读、课后反思、教学研讨、教学案例、系列讲座、作业论文各环节,通过文学的柔性介入,提升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境界。再次,构建生态美育研学实践机制,深入开展“万人读书会”“美育实验区”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等。让美好的事物“入耳、入脑、入心”,让“花草树木” 浸润心灵,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在融入自然的过程中能够将“自我” 有效融入“生态大我”中,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个人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感、荣誉感,随之培养“环境意识、理解情感、生活技能、创新能力”等品质,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效果。
三、新时代高校生态美育意义
生态审美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略,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而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是培养全民生态道德的过程,文学教化是道德真正的存在方式,渗透着情感归依、意志品德、行为倾向。因此,本文研究的主题意义可以归纳如下:
其一,发挥文学的教化功能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渠道”。文学类课程是大学校园较普及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中外文学经典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思想价值。通过阅读、分析、鉴赏等手段,润物无声地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比较文学视角下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生态文学有其特殊的功能与使命,蕴含着古今中外的生态智慧、生态伦理、生态预警等生态哲学,可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設的思想内涵,从思想根源上感染激发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其二,课程思政视角下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实现高校生态美育发展。将文学审美与生态美育乃至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让所有课程承担好生态美育责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充分发挥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作用,搭建生态美育多元实践平台,促进生态美育进课堂、进教材、进社会、进生活。拓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和途径,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纲要》精神,具体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其三,生态美育践行“以人为本”的生态教育理念,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真、善、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生态人”,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然而生态美育目前仍处于初生发展阶段,模式还较单一,有待于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美育实践平台。大学生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可塑期,对自然有着更强的敬畏之情。加强大学生的生态美育渗透,帮助他们形成生态审美意识,养成生态审美道德,树立生态审美理想,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规范自己的行为,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自由自觉,是新时代高校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 关于当代美育的生态转型[J]. 美育学刊,2020(05):1-4.
[2] 袁鼎生. 整生论美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 曾永成. 人本生态观与美学问题[J]. 文艺研究,1994(04).
[4] 程相占. 论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J]. 天津社会科学,2013(05):120-125.
[5] 王诺. 欧美生态批评:生态学研究概论[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6] 李鲜花. 走向生态美——评莫马迪的小说[J]. 出版广角,2018(07):94-96.
[7] 敖祖辉,王瑶. 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其实践路径选择研究[J]. 黑龙江教育,2019(03).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