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永昌卫城结构与布局

2021-09-14 01:26陆韦志
河西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卫城永昌

陆韦志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永昌卫城历史悠久,地处要冲,自汉武帝置河西五郡后,一直都是武威郡郡府凉州城的西部藩篱,有着极为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自明中期起,位于城北部的水磨川、昌宁湖一带因水草丰美,畜牧条件优良,常被游牧民族占据,导致永昌、镇番等卫所边防压力激增,这加快了永昌卫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经明清两代对于永昌卫城的扩建修复,卫城内部结构愈加完备,城市中也出现一定的功能性分区。对于明清时期永昌城结构布局修扩变化的简单复原,可以加深对于明清两代西北边疆防御体系完善的理解,同时也对探求永昌城(今甘肃金昌市下辖永昌县)城市文化、城市保护与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永昌卫城因其“武凉之屏篱”[1]319的军事地理位置,被学界广泛关注。目前有关于永昌卫城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明清两代军事制度、防御性聚落、明“九边”等方面,这些研究大都是将永昌卫城置于整个甘肃镇甚至是西北边防的军事防御体系中宏观把握,尚未有学者对于永昌卫城城市结构的变迁做过专门研究。艾冲在《明代陕西四镇长城》(1990)一书中,考察明甘肃镇长城建设时,永昌卫北部长城建设被罗列其中[1];《中国军事史·第三卷》(1987)中对于明代的军事卫所做出介绍,提到了永昌卫城为孤悬在外的镇番卫城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战略支撑作用[2];2001年,以天津大学张玉坤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北方堡寨聚落研究及其保护利用策划》(2003-2005)、《明长城军事聚落与防御体系基础性研究》(2006-2008)、明长城建筑遗产三维数据库系统研究(2008-2011)等,对包括隶属于甘肃镇的永昌卫等明“九边”、明长城建设、西北边防、军事制度、卫所沿革等进行了系统地整理;侯丕勋、刘再聪主编的《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一书对于西北地区的城镇变迁论述较为全面,有助于系统了解西北地区历史地理全貌。[3]除此之外还有田澍、毛雨辰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代西北边镇研究述评》对近期西北防务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用大量数据实例分析,再次肯定甘肃镇在西北防御体系中的巨大作用。[4]前人研究多是肯定永昌卫对于遏制卫北昌宁湖一带的游牧民族、支援处于明长城外部的东北方镇番卫、拱卫凉州卫的重要军事作用,也有提到明清两代对于西北边防的重视,堡垒、烽墩等军事边防建筑数量的增加,不过在此大背景下的永昌卫城多次完善与扩建及城市功能区出现,卫城府州郡县性质的加强的细节却未能被重视。笔者不避揣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明清时期永昌卫城的扩筑与结构布局变化予以考证研究。

一、永昌卫城建置沿革及区位特征

明永昌卫,今甘肃金昌市下辖永昌县,其地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汉代。《五凉全志》云:“永昌,春秋战国为西戎地,秦属陇西郡,自汉武帝命霍去病置河西五郡,是名鸾鸟县,属武威郡。”[5]294东汉光武时,窦融以河西五郡归汉,为鸾鸟城,属武威郡。魏、晋以后,沿及北凉,属姑臧。[6]441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中对永昌卫的地理沿革做了较为清晰的梳理,言:“永昌卫,在镇东南三百十里。东至凉州卫百五十里,西至山丹卫一百九十里。汉张掖、武威二郡地,后汉及魏、晋因之。后魏置番和郡,后周改置番和镇。隋属凉州,大业中属张掖郡。唐仍属凉州。宋初为西凉府地,时为西番所据,羁属于宋。景德中没于西夏。元初仍属西凉府,至元十五年置永昌路。以永昌王宫殿所在而名。明初改置永昌卫。卫城周七里有奇,门四。今因之。”[7]2988

永昌卫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其地“东抵凉州,西接山丹,北连胡境,南距番族,广一百八十里,袤五百八十里。”[8]卷三可谓“武凉之屏篱,盖四冲五达之区。”[1]319卫境北接昌宁湖(今涸)一带,昌宁湖在明清时期水域面积广,林麓茂密,明清均于此处广设军屯,地产大小麦及各种水果,《清史稿》云:“昌宁湖水草丰美,蒙古诸部恋牧大草滩及昌宁湖。”[9]14459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永昌一带军事防御以卫城北境最为紧要,烽墩隘口多设于卫北境昌宁湖附近,言:“昌宁湖靖,则永昌北边一路俱靖,是在守土者之绸缪焉。”[1]296永昌卫东北处设有孤悬在边墙外的镇番卫城,时受侵扰,为了能快速北上支援,在永昌卫东北一百二十里处所设的永宁堡历来也是边防的重点,谓之:“风沙不扬,易于保聚”。[10]144

明清永昌卫城城址于宋时始设,金元因之,汉唐旧址在唐末五代陷于吐蕃后就日渐废弃,遗址大约在明清卫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左右的上房寨子。[1]308自公元8世纪末起,至14世纪中叶大约600年间,永昌地先后由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在此期间永昌城一代多以发展畜牧业为主,不重视城市建设,以致“古迹湮没,城宇蓁芜”。[4]卷一及至明代设九边,属于甘肃镇防御体系中的永昌卫因其独特的边防军事位置,逐渐被统治者重视并加以修葺。《永昌县志》载:“明洪武二年指挥使张杰重修。”[11]卷二明成化八年,在旧城基础上又增设南关厢,加高城池。清初朝廷加大了对永昌卫的开发,并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通过大量移民、垦荒、屯田,永昌一带农业规模逐步扩大,经济也日益繁荣。据清初《重刊凉镇志》记载,顺治二年永昌卫鼓励垦荒,新垦过地三百三十七顷五十四亩五分四厘七毫,多征粮四百九十七石七斗九升,草四千九百七十七束九分。[4]卷三

二、明清永昌卫城的空间结构

(一)永昌卫城的扩建与总体轮廓

明代的永昌卫城,是在以前城池的基础上经过改建后而定型的。关于该城的营建,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之前汉唐在金山之阳修筑的鸾鸟县、番和县虽被认为是明清永昌卫城的前身,但是汉唐的鸾鸟县、番和县的县址均不是明清永昌卫城址。明清永昌卫城最初城址应是宋时宣宗复河湟地后,于至道二年复筑的永昌古城,[7]卷二其方位大致在汉鸾鸟城旧址的东北一百二十里处。

明代初年,地处甘肃、青海、宁夏残元势力中心地带的永昌卫城,成了拱卫凉州、沟通镇番的边防重地,备受朝廷的重视。明洪武十三年(1380),在甘肃镇初设的基础上,明都督濮英出兵扫荡河西地区的残元势力,并向西北推进,[12]8552于洪武十五年(1382)在宋筑卫城的基础上设立了永昌卫。出于巩固边防需要,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时任指挥佥事张杰对永昌卫城进行了大规模修葺,在宋筑城墙的基础上进行增拓。新修筑的永昌卫城围七里二百三十步,高三丈六尺,厚两丈九尺,开城门四座。[4]卷二四门分别是东宣化门;南武胜门;西镇西门;北安定门。[1]315废除了旧城城西门楼一座,城角楼四座和巡铺楼十六座,新筑四座月城,并在城南、城北增筑城楼,扩建巡铺楼共三十二座。明成化八年(1472),永昌指挥高升在城南添筑南关厢,南关厢城周围二百八十丈,高二丈五尺,厚一丈,开城门两座,并在洪武年的基础上对卫城城墙进行了阔二尺二丈的增修。万历二年(1574),参将王延政也对永昌卫城进行了增扩,不过此次增扩仅在嘉庆年修的《永昌县志》中有所记载[7]卷二,且未说明扩筑规模,应该只是一次规模较小的修葺。有清一代,再未见永昌卫城阔筑的记录,只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吴青宪对城郭进行了较整;嘉庆八年(1803),由于县城北门城楼倾斜,知县孙步蟾修复城楼的记载。[7]卷二据《永昌县志》记载,嘉庆年时永昌县城大致规模布局与明成化八年所描述基本吻合,至此,永昌城的形制规模已基本定型,总体上呈现为倒置的“凸”字形,并延续至民国时期。

(二)明末清初永昌卫的内部街道布局

中国古代的城市营建中,无论城池整体轮廓是否四方,均较为重视对城中街道的规划。《周礼·考工记》中的记载对城市规划布局的理论与模式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13]17所谓“九经九纬”,就是指在方形城中,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有三门,三门连连相对,从而构成东西向和南北向各三条纵横交错的主干街道,形成城市内部棋盘式布局模式,这种布局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定式。所以中国古代城市在布局筑成后,除非遭遇重大毁坏,以城市的街道布局作为城市结构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在明末清初《重刊凉镇志·永昌卫》中关于永昌城布局结构的介绍与清嘉庆年永昌县志中所绘的布局图基本保持一致。

图1 永昌县县治图[11]卷一

明代永昌卫城的城门设置与主干道布局虽然不是严格的四方开三门,东西两门和南北两门相对,呈“十字”延伸的街道布局,但是也基本遵循了上述“九经九纬”的营建模式。纵观城市街道,有三纵三横,纵横交错、布局方正对称,将城市分割成若干方块,总体上看,呈现为“田”字街道。除了主干道外,还有明增筑的南厢城和诸多小巷道共同构成明末清初永昌卫城的街道系统。

三、城区内部各功能区及其布局

城市内部功能区指的是城市中空间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产生的按照功能部署的区划。明末清初永昌卫内大致上形成了一些功能区,要进行归纳性研究就需要在复原城内各种设施建设空间方位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划分。

(一)政治军事功能区

总体来看,永昌卫政治军事功能区发生了一次转移,从城中央区域转移至城东南部,据《永昌县志》记载,县治的转移时间应该是清康熙时。[9]卷二据《重刊凉镇志·永昌卫》记载,永昌卫治所和经历司在清前期时尚设于城中部位置,城东南部设有仓储区,如永昌仓就设于此。在清中期,永昌城政治功能区转至城东南,《五凉全志》中记载清永昌县治即是在清初永昌仓地旧址上改建而来,正堂三间,前书“谕广训内”出有官箴。[1]315除此之外,参将府、查院、布政分司、小校场均设于城东南隅。[14]456这可以观察出清中期以后东南方位一直是城市内部的权力重心所在,也是该城重要官署布局的重点区域。城西南部也起着部分政治军事功能,查院[1]315、协镇公署、预备仓等均设于西南。

永昌卫城驿站、演武场、草场等均设置在城卫外部,永昌卫的军事防御体系主要集中于永昌营以及下设四个主要营堡。明嘉靖以后边境压力增大,在永昌一卫处加强了对于墩台、隘口、堡寨的原有防守系统的加筑,光是军事防御堡寨增筑量就由嘉靖二十年的七处扩筑到清初的四十处。①这些都与明时修筑的边墙、隘口、烽隧等构成了完整的永昌卫边境防御体系,卫所的军事力量并不集中于城内,在城外各堡寨要冲处也有分布。

(二)文教功能区

文庙作为一种礼制建筑,有着奉祀孔子以及其他儒家先哲,同时起到传承道统,载授义经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永昌卫文庙最初兴建年代现已无稽可考,只知其大体位置在卫城东北隅,且于元末毁于战火。明永乐年间,官方在城东北处重新选址筑基,正统五年由巡抚徐廷璋修成。有清一代,卫城文庙经过两次了阔筑,康熙十年在原规模基础上进行扩建;乾隆乙未年二次扩建后,永昌文庙已经具有规模,池泮交错,结构完备了。

此外,由于受到“庙学合一”这一定式的影响,永昌卫也和全国各地城市建设一样出现了文庙与儒学院并置的格局。据《重刊凉镇志·永昌卫》中记载,时永昌卫学校年久失修,多有倾倒现象,风雨不避,若长此以往下去,必然导致文教根源受损,科举寥寥。所以在明正统年中,地方官吏对位于永昌卫所东北的儒学学校进行了三次修筑,据《五凉全志》载:“都指挥宋忠建。巡抚徐廷璋修,参将李秉诚、指挥赵光远、游击任嵩重修。”[1]316重修的儒学学校与文庙均于卫城东北,且并置而建。在文庙于儒学校修筑时,都有时任巡抚徐廷璋修筑的记录,这不仅说明了儒学学校、文庙的建设时间几乎相同,而且证明了所有文庙、儒学等应有建筑在这次建设中都备置修建。除了文庙、儒学学校等的建筑外,卫城内启圣庙、文昌宫、崇圣祠、忠孝祠、乡贤义士祠、义学、乾隆十二年所筑丽泽书院等,也均分布在卫城东北部,这可以观察出永昌卫东北建筑群承担着文教的功能。

图2 永昌卫所建置图[14]卷九456页

(三)宗教功能区

永昌卫地理位置独特,民族成分杂糅,“番族处其南,外服牧其北”,成了各种宗教传播的交叉节点。卫城的营建受到了城东南方五凉故都凉州城的文化辐射,城中广布着大量的宗教建筑,体现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内部空间。

1.佛寺

据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修《永昌县志》中的记载,建于永昌卫城中的佛寺大致有八处,明末清初修《重刊凉镇志·永昌卫》中并未有城中佛寺修筑的记录,清乾隆十四年(1749)修《五凉全志》中记录的城中佛寺仅有“千佛寺一处、观音寺两处”,所以城内大多数佛寺的修筑时间大致应为清中期。

永昌城中佛寺分布并不集中于某一区域,东南西北处均有。城东主要有大觉寺、永福寺;城南有永寿寺、准提寺;城西有千佛寺、弥陀寺;城北有观音寺、金牛寺。城中的佛教寺院除了供奉佛像外也有一些其他神灵,如城东大觉寺,中供佛像,旁供油神像,卫城中开设油厂,榨油贩卖的邑民“咸祈福于此”[9]卷二。

2.道观

永昌城东北方位处有通天观一座,又名玉皇庙。始建于元初,明正统四年(1439)都指挥使宋忠重修,万历中邑绅胡大年扩筑通天观外墙轮廓,乾隆五十九年(1794)再次重修。[9]卷二

3.庙祠

永昌卫西接甘肃,东连武威,为武凉之藩篱,在明代就屡受北元残余势力的侵扰,清代更是中央政府对新疆、青海等地用兵的前沿阵地和后方补给之地,战争多发的社会环境使民众需要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故多修筑保城保民、祈愿战争胜利的庙宇。

关帝庙,在城东南,始建于洪武中,万历四十一年(1613)参将李秉诚重修,规模较大,南开三间大门,东西一间角门各开,乐楼一座,钟楼鼓楼各一座,大殿五间,后殿三间。

旗纛庙,在城东南,在明初应就有建设。自明洪武元年开始,明廷就对京师五军都督府及天下卫所、部分州县设置的旗纛庙祭十分重视,并规定每月朔、望祭旗纛,一年祭24次。对于永昌卫这种在边疆的实土卫所而言,旗纛庙祭祀就更为重要,这主要与旗纛庙中所祭祀的军事类神灵以及祈求战争胜利的目的有关。[15]

明清时期的永昌卫地区战事多发,故还建设有祀明清武将祠庙。忠节庙,在城南,明末由旧地藏寺改建而成,祭祀有汉武威太守任延、凉州刺史种暠、武威太守梁统、唐大斗副史哥舒翰、明指挥马骏、张傑。阵亡将官有,都指挥邬佐、郭宪,指挥孙琦、孙珍、王瑾、喻松、宋经、孙仁,镇抚杨林、陈傑,百户韩得、董忠、王忠、管锐、于真、宋真、孙缙、高经、彭谦。[4]卷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活保护类、农业保护类的庙祠。[16]如城南马神庙;城西三十五里龙王庙;城西财神庙、龙神祠、土神祠等。

(四)美化功能区

明代开始,永昌卫城发展迅速,受到中国古代风水思想的影响,在城市布局中也有着许多水域景观。永昌城周多石羊河流域支流,城北有源自鸾鸟山河流水磨川,川水湍急以能转石磨故名。[4]卷二水磨川水北流注入昌宁湖内,昌宁湖一带水草丰美,农牧发达。此外,永昌城在城池周围开挖的护城河“阔二丈二尺许,深一丈二尺”,既起到城池防御作用,又符合稳固风水的功效。

明末时期永昌城西南三十五里,有两处暖泉,四时常温,流入水磨川河。城西还有鹿泉,一碗泉。城北有茅草泉、高泉、马跑泉、赤纳泉、平泉、双泉等。[4]卷二清永昌卫过渡屯田,生态破坏严重,上述湖泉均不见记载。

永昌卫城内和城郊还有一些园林景观,为城市增添了美感,同时也成为居民平时游憩之所。如卫城西门处的弥陀寺,林深幽静。城北二里金川寺松柏诸树木,蔚然深秀;又有观河楼“回山环渠”;水云观可以坐玩,“足称幽绝”。[7]卷二可见,永昌卫水域景观,多分布在东、北的城市边缘及水磨川河流经的城郊地带,园林伴水而生,两者都对永昌卫城的环境美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纵观整个河西地区,许多城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衰落,成为废镇甚至消亡,而永昌卫城则在元代几经衰败废弃后于明清时期被重新重视,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扩筑兴修,渐成规模。这一方面是在明中后期西北边防压力激增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有意加强了对边镇卫所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也与永昌一带由于移民屯田规模逐渐扩大,人口数量增长有关。明清时期的卫城扩修使得永昌城内部功能区逐渐完善,也奠定了此后该城的基本格局。

对于明清时期永昌卫城城市结构与城市功能区的考证研究,有助于我们掌握永昌卫城(今甘肃省金昌市下辖永昌县)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这对于永昌城市文化发掘、古城建筑保护开发等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我们只有站在深刻了解永昌卫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上,才能更好地吸取前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智慧,开创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城市面貌。

注释:

①嘉靖二十年数据,据《全陕政要》卷4(甘州镇),《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21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858-862页。清初的数据,据《重刊凉镇志·兵防志》北京图书馆藏清顺治十四年刻本。

猜你喜欢
卫城永昌
传承“卫城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以慈溪观海卫镇为例
永昌小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庚子战疫歌
书画作品鉴赏
希腊·雅典卫城
书画作品赏析
国画作品赏析
卫城之光
卫城之光
挖出来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