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情境设计教学分析
——以“探究珠海市的气象灾害”教学为例

2021-09-14 01:39梁细铃
科学咨询 2021年25期
关键词:寒潮台风气象

梁细铃

(珠海市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 广东珠海 519000)

根据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地理1第六章自然灾害是新教材新增的章节,需要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作为本章第一节,《气象灾害》需要运用相关案例说明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成因、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结合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了解气象灾害带来的相关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由此合理描述特定区域的自然灾害现象,并提出相应的避灾、防灾措施。

为了达到以上课标要求,体现新教材“大单元设计”理念下的深度教学,应如何在课堂中选取适合的情境进行课堂设计?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结合珠海市的地理背景提出相应的防灾避灾措施?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对《气象灾害》的学习学以致用,形成分析“灾害类”知识的方法?

一、新课标对《气象灾害》的知识内容要求

新课标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1]。新课标要求学生利用地图、运用资料,说明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又以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为切入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分布地区及其规律,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区域认知能力、并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案例提出相应的避灾防灾措施,以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目标。

二、基于“自然灾害”在新教材中的大单元设计

实施“大单元”教学是落实统编教材、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2]。如何确定一个章节的大单元?确定大单元至少要考虑以下问题:一是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厘清本章节的大单元逻辑。二是该单元至少要对接一个学科核心素养,依据某个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具体的教材,按某种大任务(或观念、项目、问题)的逻辑,将相关知识或内容结构化。

基于以上“大单元”设计理念,《气象灾害》应作为《自然灾害》章节内容的重要基础,形成以下单元结构逻辑:

三、《气象灾害》在本节课中的情境设计选择

大单元教学理念下情境设计,一是要精准目标,做到匹配要素,对接板块;二是应优化情境,注重联系,强调真实;三是应完善方案,丰富形式,主动构建,从而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

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气象灾害对学生所在区域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选取的情境设计应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效性,最终选取以下几个情境素材:

2020年8月19日台风海高斯登陆珠海市金湾区沿海——台风灾害;

2020安徽歙县因50年一遇洪灾启用高考备用卷——洪涝灾害;

2020四川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洪涝灾害;

2019年西南地区干旱灾害相关报道——干旱灾害;

2016年1月“世纪大寒潮”相关报道——寒潮灾害。

以上教学情境以视频或图片呈现,结合学生亲身经历感受,建立灾害影响认知,从而更直观地引起学生对气象灾害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课时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洪涝灾害、台风灾害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核心素养台风灾害素材:①2020年8月19日台风“海高斯”登陆珠海相关报道。②台风海高斯移动路径图、台风云图和台风结构图、台风成因动画示意。③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示意图。④2017年天鸽、2018年山竹、2020年海高斯台风过后的珠海景观图片。思考:1.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并说出台风的概念;说出台风带来的主要天气。2.我国与世界台风多发地。3.台风灾害带来的危害有哪些?①结合学生自身经历进一步理解台风,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②提高学生读图判读能力,提高学生概括表达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

过渡 以台风灾害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过渡到洪涝灾害。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综合思维洪涝灾害素材:1.安徽歙县因50年一遇洪灾启用高考备用卷。2.四川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思考:1.什么是洪涝灾害?洪灾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结合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与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3.根据以上案例,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说说洪涝灾害的危害。①从具体案例出发,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分布,以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②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认识洪涝灾害的危害。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小结与拓展思考:洪涝灾害与台风灾害均是珠海本地易发灾害,作为生活在珠海的我们,如何减少以上灾害带来的危害呢?(引导学生回顾“海绵城市”内容)图片:金湾情侣路的下凹式绿地、绿化带等景观图。结合身边景观,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热情。综合思维人地协调地理实践力

第二课时:干旱灾害、寒潮灾害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目的 核心素养回顾过渡第一课时学习的洪涝灾害和台风灾害均与降水有关,但如果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又会引发什么气象灾害呢?结合时事热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人地协调干旱灾害素材:1.2019年西南地区的干旱灾害相关报道。2.我国降水量分布图;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3.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示意图。4.对比分析我国洪涝灾害与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完成教材P102活动。思考:1.干旱灾害的概念与危害。2.我国干旱灾害多发地及时空分布特征。①将抽象知识具体化。②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过渡素材:我国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示意图。思考:随着我国东南季风的减弱,西北季风加强,会不会又出现不同的气象灾害呢?以成因作为联系过渡,形成地理思维的内在联系。 综合思维寒潮灾害素材:1.2016年1月“世纪大寒潮”相关报道。2.我国近年寒潮灾害景观图片。3.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思考:1.珠海是否每年都有寒潮?寒潮的定义是什么?2.描述侵入我国寒潮路径,以及寒潮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的能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

课后练习:

某年9月初,某区域遭遇强降雨袭击,引发洪涝灾害。据材料回答1-2题。(图略)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 ④经济落后,工业用水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此次洪涝灾害对该地区造成的危害可能有( )。

①房屋倒塌 ②工业受损 ③农业增产 ④交通中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19年8月7日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海区形成超强台风“利奇马”,10日台风在浙江有登陆,给我国东部沿海造成严重损失,右图为“利奇马”移动路径示意图。“利奇马”由乙地移动到丙地过程中,风力变化最有可能的是( )。

五、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时,结合学生所处地区——珠海市,将第一课时内容调整为“台风灾害”与“洪涝灾害”,打破了教材设定,将二者建立了区域联系进行讲授;第二课时利用洪涝灾害过渡,进行“干旱灾害”的探讨,最后呈现“寒潮灾害”,将情境设计的效果发挥到最大。但是因重新建立了知识内部联系,对“干旱与洪涝”的灾害联系与区别未能全面体现。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能达到教学目的、指向核心素养、建立大单元的知识框架。但在学生反馈的知识迁移应用上,发现学生对不同区域的灾害判读依旧存在模糊,需要继续加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猜你喜欢
寒潮台风气象
台风过韩
气象树
超级秀场 寒潮来袭
新巴尔虎左旗寒潮天气特征分析
盼 归
台风来了
大国气象
2016年寒潮来袭,湿冻模式开启
台风天外出小心
胸中藏气象 笔底挹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