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储蓄是国家投资并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部分,而利率对家庭储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金融市场和利率变动历史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利率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以及可能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其他因素,得出利率和各个影响因素对资产配置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来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家庭资产配置
一、家庭资产配置以及利率对其影响
家庭总资产可以分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两个组成部分。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收益及风险特征,可以将家庭金融资产划分为现金、人民币储蓄存款、 债券、股票、基金、保险、外币储蓄存款七个部分。
(一)现金
利率对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有着极大的影响,凡是有理财意识的人都不会去选择这种持有财富的方法。因为货币的价值在于流通,而在流通过程中通过购买劳动力,从而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使得货币增值。大量持有货币还要面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的亏损。所以在实际利率低于通货膨胀时人们不愿意持有货币。
(二)储蓄
存款由于其收益稳定,资金安全等优势,为大部分家庭所接受。存款的风险系数最小但是其收益却不乐观。相比于实业投资,人们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后者可以带来较大的收益。而人们权衡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利率。
(三)债券
债券也是家庭财富的组成部分。在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公开市场操作肯定会扩大政府债券的需求,推动债券价格上涨,从而降低债券的利润率。
二、利率的波动原因分析
(一)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一般来说,利率处在零到平均利润率之间。商品价值转化为价格,利润就转化为平均利润。如果某个企业生产率提高,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个商品的价值下降,则这个企业的利润率提高,利润率随之上升。由于市场需求稳定,必然导致其他企业利润率下降,则平均利润率处于不变的位置。如整个市场的生产率提高,但价格不变,短时间内,平均利润率就会提高,利率会相应提高。
(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是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和,但是通货膨胀率是由人们对当期的通货膨胀率的合理性预期。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则名义利率就越高。
(三)经济周期的影响
一般来说,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一般来说在繁荣阶段,中央银行采用紧的货币政策,利率会上升。在萧条阶段,利率会下降,利率会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1)居民收入水平越高,购买金融理财产品就越多。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则手里流动资金越多,则居民就会有能力购买金融产品。这样就会减少存款的数额,居民理财产品增加,从而导致居民金融资产的配置发生变化。
(2)产品规模越大,居民购买金融类产品的意愿降低,金融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份额下降。产品规模越大,则居民需要承担的风险就更大,一点点利润率的下降就会引起居民财产大量的损失,所以人们更不愿意去购买大规模的金融产品。这需要消耗掉大部分流动资金,若对于经营企业或者准备实业投资的投资者来说,如果购买无异于短期资金链断裂,工厂有破产倒闭的危险。
(3)银行利率和理财产品利润率差值越大,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占比越高。分析发现,银行利率和理财产品利润率差对居民金融资产占比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因为居民消费比较符合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即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三、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目前大多数居民都拥有理财产品,而且产品利润率和风险系数不尽相同,高中低利润率和风险系数并存。购买理财产品由于坏账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况极少。很多极高利率也是表面现象,其中包含着其现长,资金规模大等带来的通货膨胀的损失。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多层次,品种多样化,交易的机制多元化等为特征的金融市场系统。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要保持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合理和经济结构平衡,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加快金融市场发展。加快我国市场基准利率权衡机制建设,加快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扩大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同时降低市场对国家政策的依赖。保证金融市场机制完善,居民便可以更好的权衡利弊,选择合理的各种家庭资产配置比例。
参考文献:
[1]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陈硕.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2]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因素实证初探[J].甘罗娜. 时代金融.2016(05)
[3]基于金融决策框架的家庭资产配置理论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J].王治政,王跃,贾子超.管理世界.2015(06)
[4]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因素实证初探[J].甘羅娜. 时代金融.2016(05)
[5]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楹,2007
[6]居民投资理财管理策略分析——以呼和浩特为例[J]. 文华.知识经济.2016(01)
[7]浅谈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J].谢颂杰.时代金融.2016(05)
[8]商业健康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J].吴庆跃,杜念宇,臧文斌.中国经济问题.2016(03)
[9]中国家庭金融投资组合的风险——过于保守还是过于冒进?[J].路晓蒙,李阳,甘犁,王香.管理世界.2017(12)
[10]央行沟通的可信性与通货膨胀预期[J].王少林,林建浩.统计研究.2017(10)
[11]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南京的证据[J].卢家昌,顾金宏.金融发展研究.2009(10)
[12]Households’wealth composition across OECD countries and financial risks borne by households[J]. Isabelle Ynesta. OECD Journal: Financial Market Trends.2009(2)
作者简介:郑泽亚(1995-),男,汉,河南信阳,研究生在读,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