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沽月
秋季之中,八月居中,一月之中,十五为中,所以把农历八月十五称为“中秋节”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中秋節是赏月的最佳时间。古人在这一天赏月,留下了许多关于月亮的名诗佳句。
中秋月圆寄思念
唐代僧人栖白写道:“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八月十五夜玩月》)” 不是其他月份里十五的月亮不圆,而是八月十五的月亮尤其圆。
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望月怀远》里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唐诗人王建也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也是不能团圆的人相互牵挂的节日。
要说起写中秋节的有名诗句,一定少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丙辰年的中秋节,苏轼喝得大醉,挥笔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看着圆圆的月亮,不禁想起了远隔千里的弟弟。月亮圆了,人却不能团圆。月亮啊,你是恨我吗?“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啊,你既然对我没有恨,为什么总在人离别的时候圆呢?苏轼随后宽慰自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好在与远方牵挂的人,可以共赏这轮明月。
最佳赏月官——李白
最爱月亮、也最懂月亮的诗人,要数“诗仙”李白。他写过数不胜数的月亮,从《静夜思》里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月下独酌(zhuó)》里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玉阶怨》中的“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子夜吴歌·秋歌》里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dǎo)衣声”,无一不是千古传诵的佳句。
《古朗月行》共有十六句,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前四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说自己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将月亮称作“白玉盘”“瑶(yáo)台镜”。圆圆的月亮像个盘子,又像个镜子,而且不是普通的盘子和镜子,是光洁晶莹的白玉盘,是瑶台仙女用的梳妆镜。李白在这首诗里还讲了关于月亮的传说。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传说,住在月亮上的玉兔,一直在帮嫦娥捣药。李白用孩子般的奇思妙想问道:玉兔捣好了药给谁吃呢?还有那会吃月亮的蟾(chán)蜍( chú),它在干什么?圆圆的月亮逐渐有了残缺,大概是蟾蜍又在吃月亮。
李白对月亮的爱可以说是从一而终的。相传,李白是醉酒后戏弄月影时不慎跌入湖中而死的。传说只是传说,历史的真相已经随着唐朝的月光消逝了。借用李白《把酒问月》中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愿月亮化作能与古人传递信息的使者,让我们在月光下与古人心灵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