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子
晚上,月亮高高地挂在漆(qī)黑的夜空中,散发着柔和的光。吃完晚饭,雪豆和爸爸一起在院子里乘凉。
“爸爸,你看今晚的月亮多美啊!”
“是啊,今天的月亮又圆又亮。”
“爸爸,圆圆的月亮代表团圆吗?”
“没错,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人有时相聚,有时离别,人们常常会把圆圆的月亮想象成家人的团圆。”
“爸爸,古时候也这样吗?”
“当然啦!古代信息传递和交通出行不便利,亲人分别后往往几年才能再相见。人们便常常把对家人的思念寄托在月亮上。看到月亮,仿佛就看到了想念的亲人。”
“爸爸,我想到一首古诗,就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一首经典的望月思乡诗。这首诗的名气可大了,有些外国人都知道!”
“嗯,那名气确实大,我的很多同学在三四岁时就会背诵啦!爸爸,诗里的‘床’指的是什么呢?有的同学说是‘睡觉的床’,也有的说是‘窗户’,谁说得对呢?”
“‘床’的解释目前还有争议。有的观点认为‘床’是指睡觉的床;有的观点认为‘床’是指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椅);有的观点认为‘床’是指井栏(水井的围栏);还有的观点则认为‘床’就是指窗户,因为‘床’和‘窗’的读音相似。所以,直到现在,‘床前明月光’里的‘床’指的是什么仍然没有定论。”
“爸爸,之前你给我讲过李白,但是太简单了,你能再给我详细介绍一下吗?”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曾这样介绍李白: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唐朝在西域设置的重镇,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內)。李白五岁那年,随家人迁到四川省江油县(今四川江油市)定居。李白家境富裕,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公元742年,李白到长安做官,但没有被委以重任。公元744年,李白失意地离开了长安,继续他的远游生活。李白流传至今的诗文中,很多已经成为脍(kuài)炙(zhì)人口的千古名篇。他写了很多和月亮有关的诗,除了《静夜思》外,还有《月下独酌(zhuó)》《关山月》《古朗月行》等。可以说,李白是写月亮的高手。”
“爸爸,李白漂泊在外多年,不能和家人团聚,他肯定很孤独,所以才写了那么多关于月亮的诗。”
“确实是这样的,李白通过写月亮的诗,抒发他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爸爸,听了你说的,我对李白又多了一些了解。时间不早了,我回房间写作业了。”
雪豆回到房间,打开抽屉,拿出很久没动过的老铜镜,想看看它是否恢复了开启时空隧(suì)道的能力。雪豆闭上眼睛,心里默诵《静夜思》。这时,一道白光闪过,雪豆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啊?!老铜镜恢复超能力了,真是太棒了!”雪豆自言自语道。
这是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雪豆借着皎(jiǎo)洁的月光,看到不远处有一户人家。雪豆一路小跑过去,看见门前站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这位年轻人不解地看着雪豆,问:“你是谁家的小孩儿,来这里做什么?”
雪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便说:“叔叔,我是来看月亮的。”
“嗯,今晚的月色确实很美!”
年轻人好像喝醉了,看起来还有些忧郁。
“叔叔,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觉?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你这么小,怎能知晓我的愁苦。”
“叔叔,虽然我很小,不能理解你的愁苦,但你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或许能舒服一点儿。”
“我离家数载(zǎi),对亲人十分挂念。想家的时候,我就喜欢看月亮。”说着,他抬头望向夜空中的明月。
“叔叔原来是想家了。我想你的家人也一定很想念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唉,故乡啊!”年轻人感叹道。
“叔叔,你就是李白吧!”
“我确实是李白。很晚了,你早些回家吧!莫让家人担心!”
“叔叔,再见!你多保重,不要喝太多酒啦!”
雪豆了解了李白写《静夜思》时的心情。他背诵了一遍《静夜思》,转眼间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雪豆默默地翻开语文书,继续写作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