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英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选自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内二科,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的HAMA与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干预后研究组HAMA与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减少,患者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升高(P <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绞痛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心绞痛;心理状况;满意度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腔狭窄是心肌缺血缺氧所致,随着病情进展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疼痛加剧,持续时间延长,还会诱发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来缓解和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但要保证治疗效果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良好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本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选自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内二科,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38岁~72岁,平均年龄(55.52±3.74)岁,病程1年~14年,平均病程(7.35±2.16)年,心绞痛分级:Ⅰ级14例,Ⅱ级26例,Ⅲ级20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3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17例。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上述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指导患者科学饮食、遵医嘱用药、环境护理、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具体为:(1)优质心理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情绪变化,向患者普及冠心病相关知识、诱发因素、防治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分享临床成功案例以坚定患者治疗信心,并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运用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法以消除其负面情绪。(2)优质生活护理:嘱患者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多食用新鲜果蔬,严格控制每日钠盐及脂质摄入量,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保持营养均衡。嘱患者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有效掌握运动方式及运动量,以自身耐受为宜。(3)优质用药护理:向患者讲解遵医嘱用药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对于年龄较大者嘱家属监督、提醒患者用药,避免出现漏服、忘服、私自调整剂量等不良行为,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并给予对症处理。(4)优质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播放舒缓音乐,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3 观察指标
采用汗密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焦虑量表(HAMA)评价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分值范围0分~25分,评分越低表示心理状况改善越明显[2]。并比较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心理状况改善情况
干预前两组的HAMA与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A与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干预效果
干预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討论
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以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为主要症状,其诱发因素与患者的年龄、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离不开患者的配合,而以往常规护理多以监测病情变化、机械性执行医嘱为主,往往忽视患者实际护理需求。优质护理从患者个人感受着手制定干预措施,消除影响病情康复的不利因素,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病情康复[3]。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绞痛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秀芳.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5):192-193.
[2] 纪学鸣.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6):222.
[3] 陈昶.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