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摘 要:通信工程建设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有线传输技术能够为信息传输提供技术支持,具有良好的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其应用进行改善,文章通过对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的介绍,分析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提出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发展趋势内容以及有效措施,给有线传输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条件。
关键词: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应用
0 引言
在工业技术水平逐渐提升的趋势下,通信作为社会的发展重点,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的信息传输条件,增加信息传输优势。在通信工程建设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体现了较多的优点,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但同时在技术发展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对有限传输技术的有效应用及创新,使其能够在通信工程体系中得到充分地利用,进而为通信工程行业的建设发展建立稳定的基础。
1 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概述
1.1 有线传输技术含义
通信技术作为我国重要的技术类型之一,其中的信号传输技术是借助各种传输路线来进行传输,包括光缆等。一般有线传输中包含了有线通道、信号处理、信息终端以及信道终端,在通信技术系统中包括了传感器、传导材料以及调制解调器等部分,借助这些结构能够使通信系统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实现对信息的传输。
1.2 有线传输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信息传输需求提升的背景下,社会对通信工程建设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有效保障通信工程的建设效果,需要加强其性能。目前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应用的技术包括WiFi等,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满足了人们对网络的使用需求。有线传输技术的性能相比具有更好的保障,是一种重要的通信传输技术,在当前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因此,为了实现有线传输技术的发展,需要加强对技术的创新,使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更多的优势。
1.3 有线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的不同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与无线传输技术作为重要的部分,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通过对这两类技术的分析可知两者的差异比较大,有线传输技术利用光缆进行传输,无线传输技术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传输,该技术在当前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能够避免复杂物理媒介传播的影响,保证了信息传输的效果。无线传输技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空间电磁波影响导致信号变弱,这种情况下会使其传输质量降低。无线传输技术在远距离传输中能够发挥出有效的作用,比如,在航天领域中可运用该技术进行信息传输等。有线传输技术在应用中借助物理传输介质及现代通信技术来实现信息传输,可加强传输的效果。导电材料会对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效果造成影响,一般传输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传输信号质量会降低。结合两类技术的特点来看,有线传输技术更加稳定可靠,能够避免外部环境的干扰。
2 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2.1 架空明线传输技术
架空明线传输技术是将导线设置在电线杆上,之后连接导线,使其能够作为一个通信载体。架空明线传输技术的信道频带不小于300 Hz,一般信道频带的高低以及线径大小受到了间距的影响。该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尤其是单路电路、多路载波、传真等,但是该技术只能进行短距离传输,传输的速率相比其他技术性能稍显逊色。因此,为了保证架空明线传输技术的应用效果,应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应用,使其能够在通信工程建设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2.2 同軸电缆传输技术
同轴电缆传输技术中芯线多使用铜线,将铜管以同轴的形式包裹住芯线,借助芯线来进行信息传输。同轴电缆电磁波的支持能够使传输的效果得到保障,提升了传输的效率。该技术在应用中不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在信道频带的设计上,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可实现10 GHz,因此使用的效果能够大大加强,可在电视等通信技术中进行应用,保证了传输的效果。
2.3 对称电缆传输技术
对称电缆频率中包括高频及低频,低频电缆的频带比较窄,高频对称电缆的频带宽,能够在较多的领域中进行应用。高频对称电缆中有非屏蔽双绞线与屏蔽双绞线,两者在使用中成本相差较大,屏蔽双绞线具有重量大的特点,相比花费要更多。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对对称电缆进行合理地选择。
2.4 光纤传输技术
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比较常见,在有线传输技术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技术在应用中有着较大的优势,能够保证传输的速度,安全性高,传输的容量也比较大。进行长距离传输的时候,光纤传输技术的损耗系数比较低,中继距离长,在远距离传输中能够展现出良好的效果,还可使传输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该技术相比其他的技术有着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保障数据的安全性。由于信息传输中不会被窃取,能够防止泄露等问题的产生,加强了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在光纤传输技术中,应用的材料是光纤材料,其中石英是主要的制作材料,可抵抗信号干扰影响,同时环境适应能力比较高,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使用。光纤材料一般成本比较低,应用在通信工程中易于维护,同时在敷设光纤的过程中操作简便,使施工能够顺利完成,这使技术的应用获得了更好的条件。
3 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发展趋势
3.1 硅光子技术
光子技术的应用作为新的趋势,在通信工程领域中,光通信技术在性能及成本等方面还有待改善,硅光子技术可通过CMOS微电子工艺来加强光子器件集成性,功能也会增加。利用硅光子技术能够使传输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还可使成本降低。因此,在未来的通信工程建设中,硅光子技术的应用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并且逐渐得到推广,实现更大的应用范围。
3.2 光通信SDN2.0
SDN是通信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利用了开放式架构,使控制及转发两种功能独立实现,可使通信性能得到提升,还可实现大面积布置。该技术相比以往的技术,在未来需要加强其网络稳定性,在网络流量扩大的趋势下,通过提升其稳定性能够使其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因此,可运用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云系统的支持下,可使该技术得到充分的改善,并且增加其功能,实现大数据技术分析等需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SDN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安全性上也将得到优化,具备更好的数据存储效果,可加强网络的智能化特点,使客户的体验大大提升。
3.3 波分光交换技术
波分光交换技术是借助直接转换携带信息的光波长到另一波长,同时不经过节点的光电转换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光波分复用系统,以光波长互换的方式来达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有效地分割光波分信道,可借助波长交换器来应用该技术,使用复用方式对各波长信道进行交换,可使其在一根光纤上传输。该技术能够使数据信息的处理效率提升,还可通过处理波长数据来加强信号传输的效果。结合通信工程建设发展需求来看,该技术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网络通信传输技术的创新过程中,波分光交换技术的应用可成为城域网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有效发挥出良好的功能。
3.4 多维复用技术、相干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需要数据作为支持,为了提升网络技术水平,应加强对宽带技术的创新,使其能够满足海量数据需求,这为独享波长入户以及长距离高带宽低时延接入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光通信技术的应用中包括了较多的形式,其中时分以及波分二维复合通信方式是常见的类型,可将接收端进行改造,使用相干接收、长距离高带宽低时延接入模式,该模式能够实现更好的宽带服务,使技术的应用效果得到改善。同时,在通信工程领域,40GTWDM-PON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大,使多维复用技术等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4 加强有线传输技术应用效果的措施
4.1 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
在通信工程领域,应加强工程与有线传输技术之间的融合性,使有线传输技术发挥出更好的应用效果。应对技术体系进行全面分析,合理地进行调整,落实各项工作,以不同角度来分析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使其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有线传输技术体系的运行需要有效的措施的支持,应将有线传输技术预期操作与通信工程运转环境、工程自身发展空间结合起来,使通信工程的建设发挥出更好的作用,例如未来发展方向等,使体系得到改善,为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带来更多的保障,并且提升有线传输技术的可靠性及可行性,有效提升通信工程的通信水平,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应对有线传输技术的指标衡量、参数调整产生关注,为有线传输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使其在未来展现出更大的优势,同时,能够在技术的支持下实现通信工程的全面发展,提升我國通信技术的竞争能力。
4.2 加强对本地骨干网络的应用
当前通信工程的建设要求得到了提升,为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应使有线传输技术与本地骨干网络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使各项工作能够按照合理的标准开展。本地骨干网络是通信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在对有线传输技术进行优化的时候,应结合传输技术的情况进行有效的优化。随着网络开放性的提升,有线传输信号的窃取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在应用有线传输技术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对有线传输技术的价格控制,使其成本能够维持在合理范围之内。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光纤作为一种优势较大的材料,能够满足传输的需求,进而使光纤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全面提升。
5 结语
通信工程建设的发展能够为社会各领域的运行带来帮助,实现高效地信息传输,在网络技术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对通信工程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其中有线传输技术在其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可运用架空明线传输技术、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对称电缆传输技术等来进行通信系统建设,使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强,同时,应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使通信工程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晨一.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8):111-112.
[2]史昊臻.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9(15):89-90.
[3]李锋.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初探[J].数字通信世界,2019(8):101-102.
[4]夏奕钧.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J].中国新通信,2018(23):2314-235.
(编辑 傅金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