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蒙古国全面恢复使用回鹘式蒙古文

2021-09-13 21:22杨富成买如甫江·吐尔逊江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4期
关键词:蒙古国

杨富成 买如甫江·吐尔逊江

【摘要】从成吉思汗建立强盛的蒙古政权到20世纪中期外蒙古进行文字改革,废除传统文字,蒙古人沿用回鹘式文字历史长达800余年。以西里尔文字母为基础创制的新蒙文代替了传统回鹘式蒙古文,在蒙古国使用近半个多世纪后,随着苏联解体,国家与人民恢复传统文字的呼声日益高涨,21世纪初,终于九转功成。文章通过对回鹘的历史影响、蒙古文字的创立以及恢复传统文字的现实意义等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得出蒙古国从废除传统文字到全面恢复使用这两种差异性决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种从外部环境的被迫到享有独立自主权国家公民意志的体现。

【关键词】蒙古国;回鹘文;蒙古文

【中图分类号】K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4-128-03

【本文著录格式】杨富成,买如甫江·吐尔逊江.试论蒙古国全面恢复使用回鹘式蒙古文[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4):128-13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陕西省教育厅人文专项计划项目“唐代回纥人在长安的活动及其影响”(项目编号:20JK0245)研究成果。

当今世界,局部战争虽有发生,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并将在较长时间内延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蒙古国作为一个亚洲内陆国家(国土面积世界排名第18,人口仅为300多万)。在过去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国内无战乱,相对较平稳。在政治经济上,受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和产业分工体系的影响。因地缘等多种因素,蒙古国自身的工业经济与对外贸易依附性极强,独立性较弱。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带来的一系列危机,使对外依存度极高的蒙古国国民经济受到极大的冲击与震荡。面对如此剧烈的经济震荡和危机,蒙古国最终没有出现全面崩溃和社会动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并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

近年来,在全球化浪潮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倡导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各国纷纷重视本国传统文化保护和挖掘工作。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社会精神形态。21世纪蒙古国文化艺术文学特点是,急需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提高文化的综合实力。其中,重中之重是传承保护好传统文化,回鹘式蒙古文亦属于蒙古国传统文化范畴。传统文化是蒙古国人思想精神的发展基础,幸福生活的源泉和其国家独立、安全、发展进步的保障。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上任何民族,如果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没有任何特色,就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失去地位,同时也在国际政治中失去影响力。

回鹘式蒙古文,是自古以来蒙古人民借鉴其他周边民族创立和使用时间较长的文字。文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工具,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因为有了文字,蒙古过去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得以记载和流传。2020年3月18日,蒙古国政府正式通过《蒙古文字国家大纲》,决定从2025年起全面恢复使用“回鹘式蒙古文”。关于选择使用回鹘体蒙古文、新蒙文的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一、社会环境带来了的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促使精神需求日益增长

近年来,蒙古国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国防、就业、司法体系等逐渐改善,与中国、俄罗斯的优先发展原则和“第三邻国”多边、多元外交战略取得成效,在地区事务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以及影响力也在提升。蒙古国自从独立以来,没有受到外来战争影响,社会基本保持平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精神需求逐渐增大。

人是劳动实践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铸造的产物,由此决定了人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在人的生理、物质、精神需要得以满足的条件下维系和实现的。对于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社会性需要以自然性需要为基础,社会性需要高于自然性需要。马克思认为,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的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础,在物质需要的基础之上,精神需要起着引导物质需要发展方向的作用,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物质需要具有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在生产力较过去高度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的生产资料已逐步被机器生产取代。在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两大需求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然需要已经不是现代人们所担心和顾虑的唯一问题,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随着蒙古国经济逐渐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急需用另外一种需求满足自我。如旅游参观、观看文化节目、学习和提高文化知识等。而对国家来说,就要创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的条件和环境。恢复传统文字亦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二、回鹘与回鹘文

回鹘是今维吾尔族、裕固族的共同祖先。公元840年,回鹘从蒙古高原地区西迁,迁居河西、西域等地缘上处于各民族交汇、交融之地。西迁后的回鹘 ,积极发展与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不仅与中原、西藏、西夏及东北的契丹、女真交往频繁,同时与西方的波斯、粟特、南亚印度等国保持着直接或间接的商业往来,并逐步取代粟特成为10至12世纪丝路贸易的霸主。此时,蒙古正兴起于漠北,逐渐向西扩张势力,回鹘见势,归附蒙古。回鹘与蒙古关系密切,在其历史上扮演者举足轻重的作用。李符桐在《畏兀尔人对于元朝建国之贡献》中认为,有不少来自高昌王国的畏兀尔人在蒙元朝廷任职,他们经常处于蒙古帝王、诸王左右,或是做他们的教师,教他们文字,或是通经术,或是宗教领袖,因而,他们在思想上对蒙古统治阶级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随后,回鹘成了蒙古国家统治阶层中的重要成员,而国家意志随着一个民族的加入有所改变。如在蒙元帝国时期,伊尔汗国规定,臣民自5岁起要学习回鹘文,回鹘语与波斯语是当时国家并列的公用语言。可见当时回鹘在西方的影响力之大。

回鹘在蒙元时期被称作“畏兀尔”,文字即被称为“畏兀尔文”。回鹘文是以回鹘为代表的北方突厥民族所使用的一种文字,在宋元时代通行于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诸地,被广泛使用于书写诏告敕令、宗教典籍、文學作品、契约文牍和历法医籍,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料,成为认识与研究我国古代民族及中亚诸族历史文化的取之不尽的宝藏。11世纪,著名的突厥语文学家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在其著作《突厥语大词典》中就对回鹘语文进行过描述:所有突厥语都采用的突厥文字(即回鹘文),基本字母有18个,突厥文字就是由这些文字组成的。回鹘文是一种音素文字,由18—22字母组成(因时代早晚字母数目略有不同)。目前,中国的蒙古族使用的回鹘式蒙古文有29个字母,而蒙古国使用的字母多于这个数字。现行的回鹘式蒙古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但大体仍以古代回鹘文字为基础。回鹘语言与蒙古语言相比较,二者都属于粘着语,蒙古语在语法、语音规律、形态学、动词语法范畴、结构学等方面与回鹘语有着相似性,因此回鹘文本身对母语蒙古语者而言学起来较容易接受和掌握。

8—15世纪回鹘文通行西域诸族,除了中原的汉文,是使用面积较广的文字之一。从保存至今丰富的回鹘文文献不难发现,回鹘文在蒙古、西域地区的官方与民间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桥梁作用。有许多民族在语言交流中选择回鹘语作为共同语言,而善于经商的回鹘人也知晓诸族语言,因此回鹘人在当时有被称作“天生的翻译家”的美誉。

三、蒙古文的创制及影响

蒙古是从12世纪末逐步强大起来的一个新兴民族,它的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以后,首先征服了西部的各民族和西辽属地以及中亚的花剌子模等地。回鹘臣服于蒙古,是在成吉思汗西征之时就已经开始。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前,蒙古人素无文字,据《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蒙古俗无文籍,或约之以言,或刻木为契”。尔后,随着蒙古各部的统一,实力的不断强大,地域不断扩张,没有文字的历史逐渐阻碍其自身的发展与壮大,更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其统治领域的回鹘人,归附蒙古后,随蒙古军队出征,屡立战功,因此受到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优待。同时回鹘使用的文字回鹘文,引起了蒙古贵族的注意。

回鹘式蒙古文是蒙古民族从古至今使用的传统文字,据史籍记载,蒙古贵族对回鹘文的接受始于1204年。是年,成吉思汗灭乃蛮部落,俘获了乃蛮重臣回鹘人塔塔统阿,成吉思汗获知塔塔统阿熟知回鹘文字后,遂命教太子诸王以回鹘字拼写蒙古语,并逐渐在上层推广以回鹘字母为基础拼写的蒙古文。到元成宗时(1295—1307年在位),蒙古学者又对回鹘式蒙古文字体加以改造,归纳整理了蒙古书面语语法,使其更加完善和规范化。回鹘语与蒙古语同属粘着语,在语音系统上很接近,相对于其他民族文字而言,回鹘文字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蒙古语所要表达的各种意项。因此,以回鹘语拼写蒙古语是比较科学方便的。

虽然从蒙元帝国的建立到其王朝灭亡,回鹘式蒙古文经历了阿里嘎里文、瓦金德拉文、拖忒文等多种形式的文字。还在藏文的基础上创造过巴思巴文和索永布文等新文。但最终沿用至今最长的仍是回鹘式蒙古文(胡都木蒙古文)。经受历史考验的回鹘式蒙古文,在16世纪以后,北方另一个新星建州女真人,在元朝和明朝都使用过蒙古文。16世纪末,建州女真人的首领努尔哈赤如同成吉思汗一样,逐渐统一各部落,女真社会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继续使用蒙古文字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必须创制本民族文字作为增强民族影响力与入主中原的利器,于是仿效蒙古文创制了自己的文字满文。今天我们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匾额上仍能看到许多满文,从外形上与蒙古文相似,这是民族语言文字之间互相借鉴的产物。锡伯族一直使用满文作为本民族的文字,到1947年,锡伯族对以往使用的满文来加以改造形成了自己的文字锡伯文。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满文和锡伯文中都有回鹘文的影子。

四、全面恢复使用回鹘式蒙古文的现实意义

当今蒙古国社会主流思想层面出现了新变化,西方各种思想全面渗透蒙古国社会,冲击了蒙古国传统文化,对蒙古国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尤为突出。近些年,蒙古国政府基于国家独立与安全的考虑,开始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致力于保护蒙古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2012年,蒙古国政府充分认识到 自身特殊的地缘政治优势,一方面要坚定地选择民主化和市场经济道路,另一方面要坚持“多支点”“求平衡”的外交政策,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博弈于中俄等大国之间,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结合2010年通过的《蒙古国国家安全构想》,蒙古国历任及现任执政党领导都积极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应对这一变革。

蒙古国对全面恢复使用传统文字的这一决定,一方面可以視为是对历史传统的重视和回归,因为蒙古国在长达数百年历史中长期使用的是回鹘式蒙古文,承载了整个蒙古国的辉煌历史,而不是受俄语影响才创制使用几十年的西里尔蒙古文;另一方面也可以视为对周边大国依赖的逐渐摆脱。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才能迎来快速发展,而文字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立的标志。全面恢复使用本民族的传统文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是语言文字的文化价值被体现出来。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蒙古国学者认为回鹘式蒙古文才是真正传承蒙古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而西里尔蒙古文有太过强烈的斯拉夫民族色彩,甚至造成了蒙古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断裂,因此民间呼吁恢复回鹘式蒙古文的声音一直持续不断。二是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虽然20世纪40年代推行的文字改革很成功,西里尔蒙古文在其国内立足与使用取得了一些良好效果,但当时人们对文字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没有足够的认识,从长远来看,这对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留下潜在的危机。最主要表现在,蒙古族近千年的文字文化遗产成了天书一般,只有极少人能够读懂。那个曾今横扫欧亚,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民族,文化特点所剩无几。三是从文化安全战略出发,恢复使用传统文字有利于保持本民族文化独立性,提升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和凝聚力。随着苏联的解体,一些国家,如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停止使用俄文字母,恢复本国原有的传统文字,这也是一种恢复传统文化的趋势。

五、结语

蒙古国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本身,也是一项尊重历史、发掘传统、传承文化的重大工程。在全球化的现代发展进程中,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蒙古国全面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是蒙古国继承历史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选择,反映了增强国民认同的取向。此外,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一直使用传统蒙古文,蒙古国的这一决定也意味着蒙古国在与中国内蒙古的交往交流中能够实现“书同文”的对接。这种文字系统上的对接将为中蒙两国文化教育合作创造更多便利条件,有利于促进中蒙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对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语言文字相通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曹道巴特尔.蒙古国语言文字概况[J].满语研究,2019(1):48-51.

[3]巴音吉日嘎拉.蒙古国传统文化与文字改革[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13.

[4]道布.回鹘式蒙古文文献汇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

[5]耿世民.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研究[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6]郭平梁,刘戈著.回鹘史指南[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7]刘少坤.蒙古国蓝皮书:蒙古国发展研究报告(201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杨富成(1986-),男,新疆阿克苏,讲师,研究方向为维吾尔语言文化研究、维汉翻译研究、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研究;买如甫江·吐尔逊江(1995-),男,新疆昌吉,助教,研究方向为维吾尔语言文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蒙古国
呼日勒苏赫当选新一届蒙古国总统
蒙古国被列入反洗钱“灰名单”
蒙古国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蒙古国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蒙古国也想接办美朝峰会(相关链接)
蒙古国逾千朝鲜工人丧失工作证
中国暂停向蒙古国水电站贷款
蒙古国首次派兵阿富汗
蒙古国任命新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