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宇洋
摘 要: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日常生活美学都存在将生活与审美界限消解的倾向,但日常生活审美化过于诉诸感官刺激,不指向切实的生命体验,暗含使精神美学平面化的风险。丰子恺生活美学的实践品质富于诗性意趣,追求一种深层审美而非单纯的美的呈现,将人生、审美与艺术连为一体,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感性救赎。
关键词: 丰子恺 生活美学 日常生活审美化 感性救赎
一、 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出现
《启蒙辩证法》中阿多诺解释了“文化工业”的观点,在强大的经济政治权力的支配之下,艺术已经成为工业链下的一种可供消费的商品,隐藏着主体性尽失的风险。随着市场化日益发达,艺术摆脱了以往的精英立场而转向民粹主义,哪怕是先锋主义也一改往前的“高傲姿态”而选择与大众接轨,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交融日益加深。人们对商品提出了更多的审美要求,不只是消费品,从购物到娱乐,随处可见的是愈发精致的设计感,这些结合艺术因素建造的场所成为都市中人们借以消遣的地方。琳琅满目的商品,绚烂的橱窗,“美”似乎不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事物,它就分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过去尼采主张艺术是对生存的刺激,是把日常生活加以升华,如今则颠倒过来了,日常生活不断地提升着艺术并给予灵感,不断给予艺术以美的创造性。这就是当代消费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日常生活审美化”①(142,143)。
高建平指出,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着第三次美学热潮,即“生活论”的转向,它以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注重在日常化的审美活动中完善人格,培养更敏锐的审美眼光,提高生活品质,从而变成更好的人。审美体验与社会生活接轨的结果便是生活美学进入理论界视野,这是一种以日常生活为对象的美学,生活美学并非创新,而是对生活本身关注的一种回归,现实生活与个体本身就是它的起点与旨归。“日常生活美学指向实践,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地践行审美生活方式”②。此外,“日常生活美学负担了审美教育的角色,旨在为大众提供理论指导……最终在个体、群体、社会的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②。
粗略看去,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日常生活美学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二者都存在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消解的倾向。英国经验派的“审美无利害”的观念经康德调和之后,审美活动被定义为不涉及利害计较,只对对象形式进行观照的活动,美感再无关于欲念的满足。这样,审美主体放弃了对于审美客体的质料的兴趣而将关注点投向形式。康德这样一种精英式的美学趣味最终将美与善彻底隔离开来,极大制约了艺术社会价值的实现,把艺术放在大众接触不到的地方,使之与现实生活脱节。
在消费型社会,这种精英式美学变为遥不可及的过去。作为一种直接刺激于感官的文化现象,日常生活审美化以絕对性的力量瓦解了康德的主张,它对日常审美形象的过度要求暴露了其作为“感官的美学”,它“非常具体地从一种理性主义的超凡脱俗的精神理想,蜕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快乐生活享受……视像的消费与生产开启了人的快感高潮……使精神的美学平面化”③。在生活美学看来,审美活动本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状态一种,丰子恺的美学从生命本身出发,将以往被遮蔽的生活的审美之维揭示出来,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直接观照美、体验美。笔者认为这才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的真正途径,在当前国内环境中,日常生活审美化展现出来的多是对于视像与快感的追求显示不过是仅具有观赏价值的精神鸦片,大众在感官的沉沦中获得的不再是面对一件艺术品时体验到的审美愉悦。
二、丰子恺生活美学的诗意实践
1.由来已久的诗性意趣
丰子恺的美学思想立足于中国传统化基础,关注人的现实生存,他的艺术实践浸润着浓厚的生活美学的情韵。在他看来,艺术不是供少数人把玩的事物,重要的是能以审美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看出美来。丰子恺提出艺术要同生活相关联,将生活作为艺术品对待。他没有将艺术局限于作品本身与作家个人的情感,而是将艺术和美导向人生实践,以一种艺术的准则施于生活。
日常生活审美化无疑也是注重美的实践性的,但是若对生活美学的渊源细加梳理,则会发现支撑实践品质的美学传统更富有诗性意趣,迥异于冷冰冰的文化工业下成批量生产出来的“美的工艺”。
中国本土的传统思想对于生活—艺术贯通一体的思想早已有之。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这段文字精确概括了文学的社会价值。道家的最高概念是“道”,他们以“道”安顿现世生活,“他们所说的‘道若通过思辨加以展开,以建立由宇宙落向人生的系统,它们固然是理论的、形上学的意义……但若通过功夫在现实人生中加以体认,则将发现他们之所谓道,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④(102)。
中国古典美学植根于感性生活而非哲理思辨之中,艺术与美从不脱离有情的人生而孤立存在,美感源于生活,“并能在适当地方上升到美学的高度……那种生活见识与审美之思的融合,皆浸渍着中国传统原生的美学智慧”⑤。刘悦笛认为,生活美学虽源于实践美学,然而它是在更高层面向实践美学的复归。在笔者看来,这种更高级别的复归正在于诗性意趣。
2.理论特质及旨归
朱光潜曾将“情趣”一词同时用在人生与艺术上,“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⑥(157)。他把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家”,这种人看待事物总能以趣味眼光待之,另一种是全无情趣的俗人,在生活中丝毫不会想到追求有趣的事物,只想着温饱这一件事。丰子恺也认为“趣味”对于一个美欲发达的社会是一种必不可缺的要求,“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⑦(37)。丰子恺确然是生活美学的最好实践者,他将一天的生活情调比作音乐,生活中的冷暖晴雨都可以作为乐章中的不同音阶,而若以气候论,“春日是门德尔松,夏日是贝多芬,秋日是肖邦,冬日是舒伯特”⑧(11)。丰子恺以“诗人之眼”发掘着那些嵌入生活的情意,展现了审美主体的性情与精神。
丰子恺的生活美学观浸润着世俗倾向,其美学思想多见于散文随笔之中,这些理论也是倾向于经验型、感悟型的论述,现实根源亦可归为他对于日常生活的亲近。生活美学关注人自身的美化而非美的本体,它的实践旨趣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精神,丰子恺将人生与审美联结起来,拓宽了艺术视野,艺术在他那里不仅是阳春白雪的事物,更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艺术是人抽象情感的具象化体现,对于人格的培养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感性教育功能。如前所述,日常生活美学最终指向的是审美教育,借此培养大众的审美能力,从而在精神层面使人获得自由。丰子恺1919年前往日本留学,其时正值日本国内自由画教育运动的展开,重视对学生心灵的陶冶,反对机械临摹,让儿童的艺术得以自由发展。豐子恺回国后提出了自己的艺术教育观点,“教育就是教人以真善美的理想,使窥见崇高广大的人世的……知情意,三面一齐发展,造成崇高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完全的奏效”⑨(225)。艺术教育目的在于教人品尝出人生情味,涵育人的爱美之心,“倘能因艺术的修养,而得到了梦见这美丽的世界的眼,我们所见的世界,就处处美丽,我们的生活就处处滋润了。一茶一饭,我们都能尝到其真味;一草一木,我们都能领略其真趣;一举一动,我们都能感到其温暖的人生的情味”⑨(227)。前提是能有一颗“童心”,童心即赤子之心,在成人的世界里,唯有艺术方能培养出他们的“赤子之心”,艺术打破了习惯的迷障,不仅给人一种自由天真的乐趣,天地万物的真相也得以在其中展开,得了这一点艺术精神,人的生活便温暖起来。
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绝不会持一种孤立的眼光,他的内心必定是慈悲的,让他能平等对待世间万物,“艺术以仁为本,艺术家必为仁者”⑩(35)。丰子恺要求艺术家以艺术为生活,即用对待艺术的态度处理人生,因此艺术的同情心便会丰富,艺术家的博爱之心也会格外广大。丰子恺曾作《护生画集》劝人惜物护生,“仁者的护生,不是护物的本身,是护人自己的心。故仁者有‘仁术。仁术就是不拘泥于事物,而知权变……能活用护生,即能爱人”⑩(35)。《护生画集》体现了他以有情之眼看待世间,画集从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说起,将自我移入其中亲近自然,使人们从日常细微处体会到世间情味,认识到生活的可贵。
三、丰子恺的生活美学对浅表审美的救赎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社会文化转型下的现象之一,与文化工业及视觉文化密切相关,“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移到了工业设计、广告和相关的符号与影像的生产工业之中。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呈现”{11}。日常生活审美化对视像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它是追求视觉快感的,“当代视觉文化的深刻意义,那就是消费社会中的快乐主义”①(16)。通过外在影像符号刺激感官从而使人获得审美愉悦,用威尔士的话来说这是属于“表层的审美化”。这一文化的旨归是没有后果的欢快与审美冷漠。它的暂时性使得人们无法在其中久留,只能是匆匆一瞥后从一种体验逃入下一种体验,快感与美感的界限在此模糊。美学倡导的那种独立之精神与人格是无法凭借此而真正浸染大众的心灵的。诉诸视觉感官刺激,除了本能的商业选择外,也是深知无法撼动大众心灵后欲盖弥彰的心虚,它不指向切实的生命体验,因此很大程度上造就的不过是精致的媚俗或者媚雅。
丰子恺的美学思想以日常审美经验为中心,注重本真的生命体验,目的在于涵养人格,使人能够诗意地栖居于大地,追求的是一种深层审美而非单纯的美的呈现。他强调艺术欣赏需从整体视角出发,伟大艺术的特点正在于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气韵生动的整体。当艺术家面对自然风景时,凭借着自己的审美心襟进入一种纯粹的审美观照境界,从自然中体察道的深沉意蕴,使无情世界变得有情,由此产生的真切生命体验才能引发出感兴,创作出气韵生动的作品。
美感的获得与培育并不是过于追求事物表象的美好精致,在于审美主体是否能敏于生活之美,一旦具有这样审美心胸,那么人生将是一个充满爱与美的生机活泼的世界,艺术人生化,人生艺术化在此达到了完美的谐和。
日常生活审美化确然可以看作生活美学的背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但是绝不能将二者做简单的理论拼贴,笔者认为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由这样的浅表审美过渡至深层的美感悦乐,高建平说:“这个时代并不缺少美的外观,而是缺少美的提高。”丰子恺的生活美学思想无疑是一剂良方,“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他强调真善美的人格,注重培养人的审美心胸,提倡以艺术教育来陶冶人心,没有使艺术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他以有情之眼探寻生活艺术化的途径,将人生、审美、艺术连为一体,为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可能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感性救赎。
注释:
①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②姜雯雯.日常生活美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D].济南:山东大学,2017.
③王德胜.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J].文艺争鸣,2003(11).
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
⑤刘悦笛.“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学的黄昏[J].文艺争鸣,2010(3).
⑥朱光潜.谈美[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
⑦丰子恺,著.丰一吟,编.我与手头字[M]//丰子恺话人生.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⑧丰子恺.闲居[M]//有趣生活.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
⑨丰子恺.关于学校中的艺术科[M]//丰子恺文集(第二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⑩丰子恺,著.余连祥,选编.桂林艺术讲话之一[M]//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丰子恺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1}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J].文艺争鸣,2003(11).
参考文献:
[1]高建平.文学与美学的深度与宽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2]赵勇.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王德胜.回归感性意义[J].文艺争鸣,2010(3).
[4]刘悦笛.从“实践”转向“生活”的哲学和美学[J].社会科学战线,2020(8).
[5]刘悦笛.以“有人美学”建中国美学学派[J].文艺争鸣,2019(12).
[6]王一川.文化产业中的艺术——兼谈艺术学视野中的文化产业[J].当代文坛,2015(5).
[7]薛富兴.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J].文艺研究,2003(3).
[8]金雅.中国现代美学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J].学术月刊,2018(2).
[9]刘悦笛.儒道生活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的原色与底色[J].文艺争鸣,2010(7).
[10]苏绪玲.丰子恺生活美学思想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