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明
《资治通鉴》记载:唐高宗时,雍州长史卢承庆对内外官吏进行考核。当时,考察官员有级别标准,先大体分成上中下,然后每一级再分成上中下,比如最好的是上上,差一点的是上中,以及中中、中下、下下之类。
有一个官员负责督运糧食,但遭遇大风而翻船失米,卢承庆的考核结论是:“监运损粮,考中下。”那位运粮官听后没有流露出半点不高兴的神情,也没有解释,一言不发退下了。卢承庆欣赏他对待得失的淡然和雅量,就改了结论:“非力所及,考中中。”然而,那人仍然没有激动的神色,也没有一句客套的感谢话。后来,卢承庆调查发现,翻船并非监管不善,而是因为突然刮大风把船吹翻了,便把评价改为:“宠辱不惊,考中上。”从中下到中中再到中上,不同的三次结论,不仅反映了卢承庆察人识才的眼光,也体现了这名运粮官宠辱不惊的素质。(摘自《做人与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