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顾颉刚生于苏州的书香人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专业,历任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考辨中国古史传说,引起中国史学界激烈争论,顾颉刚便将自己和他人研讨争辩的文章,编集成《古史辨》,分期出版七册,被公认为古史辨学派开创人。
顾颉刚成名后,却拒绝从政任高官,专以教书育人或著书立说为主业,还宁肯过穷日子,也要买书藏书。1949年后,顾颉刚从上海奉调回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荣任全国政协委员。
1971年,顾颉刚得毛泽东主席亲点,主持标点中国二十四史与《资治通鉴》工作,为新中国史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980年,87岁的顾颉刚住进医院,病情危重,便对妻子与女儿嘱告:“死后献遗体,供医学研究用,再造福后人健康事业;献出家藏图书,供后世史学研究用。”
1981年1月3日,遗体告别仪式过后,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吴阶平接走顾颉刚遗体。女儿顾潮和顾洪将顾颉刚一生珍藏的孤本和善本等贵重图书,乃至顾颉刚所有著作,整理编目共计6万册,捐献给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收藏,特增辟“顧颉刚文库”,供国内外学者研究用。
(摘自《福建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