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微环境”

2021-09-13 01:00刘波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鸡娃刘波佛系

刘波

据媒体报道,家长选择让孩子成为“鸡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一些名校的中小学招生中,会把学生获得的社会竞赛项目奖项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这让家长焦虑不已。

如果孩子对某些活动和项目有兴趣,刚好有社会竞赛项目举办,参加一下培训并争取获奖很正常。但是,现实中很多家长安排孩子参加各类跟社会竞赛相关的培训班,不过是为了增加孩子上一个好学校的筹码,并不关注孩子的兴趣,也不考虑孩子喜不喜欢。对于孩子而言,走上这样的“鸡娃”之路,完全是被家长安排的,童年的快乐由此失去。然而,这种“鸡娃”真的有必要吗?

近年来,我国正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方式的改革,让学校在录取学生的时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试,例如“公民同招”、取消特长生、就近入学,让全民学奥数等“鸡娃”行为失去存在的空间。教育部强调,要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坚决斩断利益链。然而,尽管我国大力推进学校招生方式的变革,但是依然会有很多家长走在“鸡娃”的道路上。特别是现在社交媒体进一步加剧了家长的教育焦虑,朋友圈里遍地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的精彩和别人家的家长在“鸡娃”上的努力。有人形象地比喻,彻底压垮一个成年人并使其永无翻身之日,只需要一个“鸡娃群”。这种环境下,要做一个佛系家长并不容易。

——《中國教育报》2021年05月11日 作者系浙江省青少年舆情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鸡娃刘波佛系
刘波作品
网络流行语“鸡娃”探析
“鸡娃”教育:一场面向学生的残酷“内卷”
别让“佛系”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制造鸡娃
晚霞
佛系
刘波:大海与我作伴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Jet Impingement inside a Semi-Confined Smooth Channel*